平乐、恭城田姓渊源史考初探
(一)千年始祖 源远流长
千年始祖源远流长。广西昭州田姓千年始祖田福(?—1023),祖籍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今青州市),北宋进士,天禧五年(1021年)官任昭州刺史(下辖平乐、恭城、荔浦、修仁、富川、昭平、贺县七个县),真宗元年癸亥岁(1023年)卒。白羊谱记载是“终于任所”。其死因不明,未知寿终几何,安葬于昭州城郊的大立里龙田源鹧鸪岭,丙山壬向(今平乐南洲村,古称香花村),与二世祖田法兴、四世祖田执中同葬一处,成一字排列,福公居中,祖妣欧阳氏、王氏,古墓碑已无踪影,1987年重立墓碑,并举办湘、桂两省四县(平乐、恭城、江永、道县)大型祭祖活动,数百福公后裔齐聚墓前拜祭。
田福公妣欧阳氏,生有五子:田法太、田法兴、田法尼、田法卫、田法衔。石头老谱唯一记载有五子,其中没有详细记载第五子田法衔的后裔。与其他各村老谱记载大同小异,其他各地记载只有四子,道县阳乐田村老谱记载只有法兴、法尼、法卫三子(见附件1)
白羊谱记载了第12世祖田克常介绍始祖田福死亡的时代背景:“时遇干戈,子难扶柩归里,是就昭岗安厝”。反映了北宋开国之初的几十年间,盖因广西地区尚未完全平定,还有战乱,又因父亡远离故土,扶柩回原籍安葬,千里迢迢并非易事,经济拮据开销大而无力承受,只能就地安葬。福公死因与当时战乱频繁有关,盖因公殉职。
田福公是唯一葬在平乐城郊的一座北宋千年古墓,又是昭州府刺史。笔者曾经两次分别向平乐县府、县文物管理所申报福公墓为受法律保护的千年古墓,希望列为平乐县重点文物保护名录,未获官方认定批准,遂邀集两省四县五十多位宗亲,齐聚平乐研讨,按人均捐一块钱,亦能筹集到一万块,派两人前往桂林、南宁、济南、青州以及国家图书馆,查阅省志、地方志有关历史证据,然而,除了岩口村积极捐资外,其余各村并未执行而计划天折。
(二)五大宗支 播迁湘桂
(1)始祖田福公派下五大宗支永久定居地及历史年代(详见附件2)。
(2)观察历代先祖葬地,亦能推测其迁徙轨迹(详见附件3)。
(3)始祖田福公派下五大宗支,有统一的祖考派行共十六字:法是执简,承居添庆,才文龙常,仁义绍福。以辨尊卑,分世次以别昭穆。石头谱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详见附件4)。
长房法太:“分居白羊,妣李氏,二老同葬东横岭乙山辛向”;白羊从十六世之后其派行是“理、宜、聪、修”,“分居日久且至今白羊叔侄繁衍依祖十余代,以知长房之嫡派也。”
二房法兴:“葬平乐鹧鸪岭,妣王、袁氏葬清溪岭,后裔自昭州徙居茶城(今恭城),由白羊至北乡龙渚墟古潭埠上坊头,曾经元末遭兵贼改居小湾秀水坊落业,明宏治己酉(1489年)置业立碛头村。”
三房法尼:“分居湖南永明县新泽落业,妣王氏。之后不过略修数代,以见同宗之嫡派。”
四房法卫:“四房始祖法卫分居鸭塘村,妣莫氏葬东江岭,法卫公之后略修数代,可见大宗分支之源也”,“谱存鸭塘村,之后分派。”
(4)各村开基始祖名讳,定居年代及人口(详见附件5)。
(三)元末之战乱 泪洒古潭埠
二房法兴公生殁失传。“厝父后应洲置业而居”,宋、元时期其后裔“首居香花(今平乐南洲村,古称香花村),次居茶江源口。”后代有徙居恭城下鹤头,茶江明秀,继而又移居加会白羊,宋末元初,先后陆续往北迁至龙渚墟古潭埠上坊头定居(龙渚墟乃废弃的古县城,公元976年至1264年为县治所在地),古潭埠乃古县城郊区,在今上宅村江家坪,远古时期因地壳陷落而形成的千年陷落源,直径约15米,终年有水。
元末明初,村庄以及古县城被焚毁于战火,石头老谱记载当年族人家破人亡的悲惨命运:“呜呼!—十八世元末时遭獾贼,(獾(tong)贼,是对少数民族侮辱性的称呼,这里指蒙古兵)受烽烟之灾惨矣!壬辰年(1352年)各往逃生,死者不计其数,幸吾祖避难于永明(今江永)新宅潭同派,而我恭邑北乡四处皆荒,龙渚墟则坦平矣!”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因战乱而失去家园的十八世祖田政邦和部分族人逃到湖南桃川新宅宗亲那里避难,在此栖身。“大乱一十八年方见太平”,(白羊谱记载)有的族人却留在那里定居,开发土肥水美,一望无际的桃川垌,这就是新宅村小田家的来历。还有一个大田家,就是三房始祖法尼公的后裔。战后田政邦折返至秀水坊(今石头村后的小湾屯)安家落业,政邦公之子田昌士(1370—1434年)。昌士公(有二子:隆七、隆八),就是石头、岩口两村的两大宗支(详见老谱复印件6)。
(四)古代祭祖 说易行难
历代先祖始终勿忘祖宗功德,每逢清明节,照例前往平乐祭奠始祖田福公,白羊老谱《先世行述》一文具体记载了五大宗支从每年一次的春祭聚首到最后逐渐失联的原因和过程:“永乐、洪熙之时(1403—1425年),吾祖各立宅业。”各大宗支分别定居加会白羊、恭城北乡、江永桃川、道县阳乐田,还能坚持每年春祭聚首一次,然而,到了“天顺、成
化、弘治、正德之岁(1465—1521年),各惮路遥,不复聚首。”畏惧路途遥远难走,各地宗亲距离平乐近则70公里,远的则有100多公里,从此每年春祭不再聚首,各地宗亲自行去扫墓。时光流逝,到了“嘉靖、隆庆、万历亦相传甚远,则失各房支派之由也。”即近一个世纪未聚首,深厚的感情则逐渐疏远、淡忘,进而各地宗亲彼此失联了。
(五)元末明初 开发碛头
开发碛头村始于元末明初。壬辰年(1352年)第十八世祖田政邦(彝小湾李家山,墓碑被毀,生殁失考)及族人原聚居古潭埠,因战火焚毀村庄而失去家园,政邦公被迫躲进小湾秀水坊定居落业,生子田昌士,字志祥(1370—1434年),生二子:长子隆七,字永通(分居岩口);次子隆八,字永瑛(分居碛头)。
明宏治已酉岁(1489年)在小湾秀水坊始建宗庙,俗称“小夫庙”,供奉祖宗牌位,以示勿忘祖德宗功。如今仅存遗址,建祠碑记被生产队用来做牛栏门坎石,1989年族人将此碑抬到之茂墓前放置,又被人偷走而遗失。
明隆庆二年(1568年),第25世祖田绍富(1552—1602年)为头首,在碛头村“东左敖峰兴建宗祠兼读书室,村西狮子山建香山寺,并立村西关帝庙。”
正德元年(1506年)始立石头村,“报税八家于皇都”,牛岩山前的八家垌,就是当年由八家人开辟成280多亩耕地,俗称“八家垌”,这就是八家垌的来历。
道光十年(1831年),在村前新建规模更大,建筑面积更宽的“刺史祠”,第33世祖田之理、田之愍主持兴建,至光绪十五年(1889年)需要修葺祠堂,因缺少资金,遂将隆庆二年所建的老祠堂出卖给田俊嘉等三户人改建成民居(详见附件7祠堂地契)。现存祠堂建祠碑记(详见附件8)1952年土改,祠堂被没收分给贫雇农改建成民居,昔日祠堂风貌已变得面目全非。
在冷兵器时代,为防备兵匪袭扰,保护族人生命安全,小夫庙刺史祠族人于清代先后兴建两座炮楼,矗立在村中央,文革时期被拆毁一座用于建校,仅存一座。
清乾隆年,刺史祠族人始建神亭,其规模与建筑式样与现存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大夫庙仁公祠族人兴建的神亭一模一样,原建筑地址位于现存神亭的西边,两亭相距约20米左右,因年久失修而荒废,仅存遗址,唯有神亭后殿尚在,1952年土改,将后殿分给贫雇农,原神亭的石柱、石雕、石刻、石鼓这些石材尚在,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遗产,1962年村民将这些石材抬到大河边砌水埠头、筑坝,如今被淹没在江底。
(六)宗支播迁 派行各异
十九世祖田昌士(1370—1434年)之次子隆八,字永瑛(1404—1465年)后裔于宏治已酉(1489年)始立石头村,至今共26代,总人口500多人,播迁于小湾、东湾、长埠、白竹岭。其派行共28字:世政昌隆、聪明智惠、富贵荣春、尊德洪正、之本道学、安邦定国、家修廷宪。
田昌士之长子隆七,字永通,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永通公徙居岩口立村,生三子:信文、信章、信有。其后裔播迁于老洼、凤凰、大兴底、黑木园、墨塘,至今共 26 代,总人口1100多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岩口村始建宗祠,其派行共28字:信仁义礼、帮金立成、启太宜上、有家心庆、多德修时、运正富贵、代发祯祥。
明清时期的碛头村,另有一支田姓,始祖田瑜,字资中,祖籍山东寿光县,北宋康定年间(1040年),官任广西提刑检察使司,其后裔第五代田仁,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正式落户石头村,至今共26代,约700多人,其派行共28字:资芬耿贤、仁璠震必、德义礼智、良显世有、玉乐中上、元朝俊秀、文章华国。其祠堂称为“仁公祠”,顾名思义,五世祖田仁是定居石头的始祖,故曰“仁公祠”。
未知何年代,在碛头村后始建大夫庙,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坐东朝西,庙的左侧是大河,河水自东向西流经大夫庙附近,古称:“庙门江”,其庙年久失修而荒废,“大跃进”年代拆毁,仅存遗址。
隆庆年(1567—1572年)七世祖田琪于洪武年间(1368—1397年);在村东边山前始建书室,至八世祖田世礼于崇祯癸未(1643年)主持维修,扩建而成仁公祠,道光甲申年(1824年)再次修葺、扩建。因受山势地
形限制,建筑面积狭小,但地理位置高而醒目,建筑设计、造型精美别致,然而文革时期被拆毁,砖瓦、木材用于建校,仅存遗址(详见附件9)。
(七)同名田瑜 难解之谜
2009年笔者去西安游黄帝陵,发现西安人民出版社发行的《百家姓书库》,其中有一本专门介绍田姓渊源史考的书,遂买了一本,其中记载有一位同名同姓的田瑜(?—1054年),字资中,进士出身,河南寿安人,系河南田氏望族,曾历任数省各种地方官职,其中也任职过“广西刑狱”,生有七子。而碛头村的田姓始祖田瑜系山东寿光县人,两个田瑜既有相
同亦有不同之处,这个难解之谜,有待专家学者解答(详见附件10)
(八)历史文化 丰富多彩
地处风水宝地的碛头古村落,远眺村庄,群山来朝,背倚高大的显面山仙人座,稳重大器,明堂开阔,河流自东向西绕过村前,恰似玉带,下游白虎锁水,村东是纵贯南北的大象岭,村西是昂首远望的狮子山,狮象拱卫,格局天成。
众多四合院式的明清古民居,造型精美的古神亭,别致而颇具美感的九板石桥,高而坚固的古炮楼矗立村中心,门头上古老的进士匾,文武功名的拴马石等,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这些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维修与保护。碛头村是县重点保护的古村落之一,古神亭、古炮楼已由政府资助维修并列入县重点保护名录。
碛头村是有名的文化古村,自宋代始能人辈出,是全县宋代至明清的第二大科举人才产出的姓氏,仅次于周姓(详见附件11)。
碛头村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宽广,田多地少,土肥水美,旱涝保收,自古就是种植水稻的产粮大村,有“栗木的乌克兰”之美称。
碛头村自古以来就有提倡修善积德的优良传统,热心行慈善活动,遇灾荒之年,青黄不接之际,有大户人家向灾民施米,救济贫苦灾民,以度过难关;村前有大河,来往行人涉水渡河不安全,一遇洪水泛滥,耽误了农活,更是苦不堪言,遂有大户人家出资架设数十米长的木桥,方便村民出行:还有的大户人家到湘桂古道上建凉亭,让过往行人在凉亭里歇脚、乘凉,向行人施茶水,还有的人家就出资为民修建碛头至岩口村的河边山路等各种慈善活动,人们赞叹不已。
碛头村两支田姓后人都是瑶族,讲瑶族方言,自元末明初至今在此世代繁衍,坚持以和为贵,两支田姓后人一家亲,为开发碛头村共建美好家园,近700年来,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恭城瑶族自治县有名的明清古村落之一而载入史册。
后 记
昭州(平乐)田姓千年始祖田福源远流长,乃千年不朽之根基,绵绵世族人繁、苗裔千顷。历代先祖为开发恭城、江永、道县作出历史性的贡献,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探索福公后裔的播迁概况,找回互相失联的宗亲。为后辈贤能编修联宗合谱提供一些参考是笔者之愿望,2007年至2014年应邀自费前往各地多次考察。发现各地宗亲的播迁史,其共同特点是:(1)远在宋代中期,是福公后裔首次自平乐迁往恭城、江永桃川定居,元末明初的大迁徙都发生在这一战乱频繁的历史时期,其原因都是因躲避战乱而被迫迁到偏僻的山区落户定居。(2)因年湮世远,绝大部分宗支相互失联,以致祖源,房派迷失而互不来往,只知在当地定居的始祖,而出现断代现象。
历代先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衷心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古代田姓文武名人事迹及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弘扬先祖的优良传统,激励后世圆中国梦,复兴中华多作贡献,为国为族争光。
本文粗浅探索祖脉播迁概况,因才疏学浅,且年逾八旬高龄,精力有限,难免存在错误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在考察过程中,各地宗亲的热忱配合,在此一并衷心感谢。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 田兆
2021年10月25日
供稿:田家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