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 弘扬家风
(第一集)
作者:田生树
主播:田一然
在进入文章内容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历史?
文化就是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的文明传承。用作家梁晓声的四句话来概括: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
其次,什么是历史?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怎么一句话:“历史,就是一种隐藏的力量。”俄罗斯历史学家柳切夫斯基说:“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
族谱正是与国史和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在人们的认知中有“辨亲疏、明昭穆”等重要作用,圣人云:“谱牒乃立身之本也”从中可见,囯史、方志、家谱虽然同属于三大历史文献,但家谱通过追根溯源,更能够回答“你是谁,从那里来”的疑问。
百家姓中,田氏可谓传承有序之大族。尤以轩辕黄帝有舜帝传陈胡公后裔,代姜齐之田氏,为汉族田姓的最大源流。本文介绍的山西应县田氏一族,便是山东田完之族系。
据明万历《应州志》记载,应州田氏始祖为明朝宣德五年南京龙江左卫指挥使田伯用,其祖父田小虎洪武年间为南京大内带刀侍卫。田伯用因随军调迁,戍边雁门,屯田关外,自此于山西应县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为深入研究山西应县田氏文化,2018年,在田氏族人田生树的倡导下,成立编委会,多次召开会议解决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历时两年完成了《田氏族谱》编修工作,族谱共10章37节,428页,21万字。内容包括:序、综述、族谱方案、寻根溯源、先祖世系及分支世系、祖训族规、字辈排序、恩荣录、词堂、祖茔、历史及现代人物录、家族文化(人物传略、诗歌、碑文碑记、地方风俗)、附录、后记等,详实记载了田氏一脉繁衍、迁徙、发展历程及现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始祖田伯用,豪爽大方、胆识过人。镇守雁门关期间,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威震鞑虏,确保边关安宁。第五代田盛,他为人慷慨仗义,平日在应州城内以开旅店、粮店为业。三个件事至今广为流传。明弘治年间,应州连续二年遭受干旱,在颗粒无收的情况下,为赈济灾民,开仓放粮。明成化七年,捐资对应州文庙进行大规模修缮。拾金不昧三百金之举,更是雅重舆评。第六代田天泽,刚直之性,明敏之才。初任河北定兴县令,抵御流贼攻城,城内百姓赖以保全。升广西上林苑左监丞,政绩卓著,百姓称颂。擢升陕西耀州知州后,拒绝宦官横索钱财,地方百姓无科忧。第六代田天济,先任河南洛川知县,后升任河北正定府通判。据说他任上在治理农业、水利、社会治安颇有建树,尤其在办䅁中铁面无私,有铁包公之称。离任时辖区百姓挥泪送别。第八代田蕙,进士及第,初任山西应州学正,以进士科入仕陕西蒲城县令。主政期间,大力整治官场弊政,均衡田赋,鼓励开荒,修复城墙、城池、门楼,改造街道,处理陈年积案,惩治乡绅恶霸,深受百姓爱戴。因任上政绩卓著,升户部四川司主事,通政使司左右参议、左通政,通议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进阶资政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二品)。在朝为官,忠于职守、刚正廉明、直言敢谏、驱驳奸佞。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辞官回籍,受应州牧王有荣之邀编纂《应州志》,历时四年完成,俗称“田志”。卒后明万历帝朱翊钧御赐碑文,高度评价其在职功绩。田蕙墓于2004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代田中硕,时任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平虏堡都指挥。率众将士主持修缮城墙;移建岳庙,善待僧人;深受地方百姓赞誊。 第十代田敦俭,文才横溢,乐于助人。在任南京户部郎中一职时,勤政廉洁,办事果断,因理财节俭,有“田青菜”之称。 亦有时任中国机械出口总公司总经理,外贸部进出口局长(副部级)田犁春,山西省消防总队长田生有,省妇联副主席、巡视员田久英,现任中国中轻国际控股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田美等许多英才。可以说是代代出精英,个个有作为。
目前,山西应县田氏已经发展到3000余人,传承香火25代。
由于山西应县《田氏族谱》文化历史悠久,装帧精美,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被国家图书馆、山西省档案馆、山西省图书馆、中华家谱博物馆、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大同市图书馆、大同市方志馆、朔州市图书馆收藏。
为慎终追远,弘扬家风,继承先祖懿德,2021年,第二十一代孙田生树组织族人捐资对明诰赠通议大夫、通政使七世先祖田维鲁墓进行全面修缮。并于6月6日顺利地举行了揭碑祭祀仪式。北京、成都、太原、大同、朔州市的族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谱牒文化至今有千年之久,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与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已融为一体,弘扬族谱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增强族人忠孝诚信、亲仁善邻、厚德载物、天下为公的思想观念。特别是对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和道德规范去粗取精,从中吸取精神力量,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做一个有益于家族的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
2022年4月制作
供稿:田生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