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宗祠
     
    四川洪雅县沙溪寺纪念田锡 暨赠送寺匾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2831    添加时间:2024-8-11 22:17:21
     

    四川洪雅县沙溪寺纪念田锡

    暨赠送寺匾文化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617日四川洪雅沙溪寺举行纪念田锡暨赠送寺匾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文化爱好者近500余人在千年古刹的沙溪寺参加了这次活动。活动由沙溪寺庙管委员会主办,负责人牟绍燕邀请了田锡研究会、洪雅乡村旅游协会、雅女茶书院、眉山易学研究会、汉服文化爱好者群等社会组织成员及知名企业负责人参加本次活动,同时邀请了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及负责人、社会各界人士、文化爱好者及地方老百姓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




    2019年牟绍燕接管沙溪寺并做了大量的整改措施及工作,在接管后看见古寺为真正的寺名牌匾,在认识地方文化研究者唐从祥先生后便产生恢复寺名牌匾的想法,在当日的文化交流中说到致词中感谢各位来宾的到来,沙溪寺有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也是四川洪雅的文物保护单位,今年是田锡诞辰1079年,而我们在一起纪念这位洪雅的历史名人。感谢各位老师的支持与关注,在你们的关注中沙溪寺的历史渐渐被发现。委托唐从祥先生的题字下制作一这一牌匾,本人非常荣幸能捐资以恢复这一牌匾。文化与文脉需要传承,希望大家能关注与重视田锡文化与沙溪古寺悠久的历史。我们祈福保佑大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洪雅的文脉能够传承千年。




    田锡研究会会长王仿生发言称:“洪雅修文山沙溪寺距今已经有千年历史,最早的记录于宋、元、明时期。沙溪寺又以田锡读书处历史又有修文书院被洪雅县志记载。现在建筑群为洪雅文庙、文昌祠等历史建筑群搬迁遗址,现在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2018年田锡研究会会长及会员多次到沙溪寺考察,看见古寺漏雨,建筑被风吹日晒雨淋,多处横梁有折断的危险,并向文物部门反映,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在考察过程中由鲁仕铭、卢亮、唐从祥同行考察沙溪寺中唐从祥偶然发现沙溪寺明代石碑。碑中记载元代真际禅院改名沙溪寺的历史。为洪雅县志记载填补了历史空白。千年沙溪寺的历史被揭开,唐从祥先生在发头条新闻后进一步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重视。2019年沙溪寺由牟绍燕接管,就沙溪寺千年古寺无寺牌匾名称,愿意捐匾并委托唐从祥题写,希望古寺得以传承。并对田锡文化进行挖掘与推广,今日正值初夏时节,万物复苏茂盛生长,社会发展欣欣向荣,我们借此机会进行田锡文化的传承交流,进行赠匾活动以祭沙溪古寺历代大德弘扬。我们以此传承洪雅传统文化精神,弘扬田锡“天下正人”精神。祈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社会和谐!”




    在本次交流会中,唐从祥先生进一步介绍了了解沙溪寺的过程,也交流田锡的生平事迹:“田锡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谏著称,同时又是一位革陈推新,影响后世深远的文学家,被称为宋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有《咸平集》五十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田锡幼时即聪颖过人,在村后九龙山灵池发蒙苦读书,年少时求学于县城西北五里的修文山中(迄今尚遗洗墨池,修文井),未及而立便扬名蜀中,洪雅附近的峨眉县令杨徽之,犍为县令宋白与他结为忘年交,诗文唱和引为高山流水,并为之延誉。在今天罗坝镇南约5公里的阿吒山上,有田锡启蒙读书之处,被宋真宗赐名‘科甲名山’。昔日田锡读书时的读书楼遗址、洗墨池、乳泉仍保存完好。”




    “田锡三十岁后游学长安,与后为翰林学士、官至礼部侍郎的韩丕同于长安白鹿书院、河南嵩山太乙书院刻苦攻读,终于在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一举登胡旦榜第二名进士榜眼及第,真可谓‘一举成名天下惊’。田锡由榜眼入仕后,历任左拾遗、河北转运副使,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等职,田锡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谏著称,即使是在被贬寂寥时,其好言时政缺失的秉性也不因此稍改,依然秉笔直书,勤谏不讳。把‘文死谏、武死战’这一古训发挥到了极致。 25年的政治生涯中,田锡历仕太宗和真宗二帝。宦海沉浮二十五年以“谏”闻名,德高望重,满朝颂服。咸平六年十二月十一日(100415日),田锡病逝后宋真宗阅其遗表后深感遗憾,对宰相李沆说:“田锡直臣也。朝廷少有缺失,方在思虑,锡之奏章已至矣。若此谏官不可多得,天何夺之速乎!”范仲淹亲撰《墓志铭》曰:‘呜呼田公!天下正人也。’苏东坡在《田表圣奏议序》中,称田锡为古之遗直也!”



    今年是田锡诞辰1079年,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田锡曾经在沙溪寺中读书,在宋代至明代时期曾经创立了修文书院。沙溪寺也位于修文山,半山的寺院里有两口千年古井,现在这两口古井的水清澈见底,甘甜入口,在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文脉之源一直孕育着洪雅儿女。王云贵老师代表传统国学文化爱好者也进行了发言,对现在沙溪寺建筑的渊源也进行深入的介绍。对沙溪寺的历史进行了解读。希望保护好这一方宝地,保护好难得的这一历史古建筑群。




    洪雅沙溪寺在唐、宋时期已经有记载,也是当年的田锡读书的地方。是修文书院的遗址。洪雅县志记载为修文山,在山中有两口泉眼,也被称为龙眼,至今泉水清澈透明,终年保存着稳定的水位,不管是大旱来临还是雨水季节。这两口泉眼曾经被以前的老和尚封住了一口,传说是为了困住修文井的巨龙,不让其成为人间祸害。修文山中这两口泉水也是当年田锡打水洗墨,打水煮饭的用水。难得的这口泉眼在历经千年后还能不断喷涌。由此“巨龙困沙溪”的历史传说流传至今。




    我在2018年国庆节所发现的明代石刻碑记中记载了元代时期真际禅寺改为沙溪寺的历史记录,由四川布政司对庙宇的名称、庙宇的田产、边界等进行了详细的官方说明公告。沙溪古寺不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之地,更是洪雅文脉的发源传承之地。田锡读书处的阿吒山洗墨池、与沙溪古寺的修文井见证了这位历史名人的读书生涯,也见证了千年文脉传承的发展。




    沙溪古寺被几经毁灭,最后被毁于一场大火。现在沙溪寺建筑为明、清洪雅文庙、文昌祠、雅雨楼建筑群遗址整体搬迁。三重大殿分布于密林深处,远离喧嚣都市繁华世界,在洪雅县城附近也是难得的一片净土。同属于修文书院遗址、沙溪寺遗址的修文山在历史上与田锡等洪雅的历史名人密不可分,由于文脉与文化的传承得以延续这千年的传承。每每有升学考试迎来无数学子到此祭拜,以求考试顺利,并向历史的古圣先贤致敬。




    在牟绍燕女士接管沙溪寺后对寺内的电路、卫生环境、道路交通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与维护。而看见沙溪寺虽然名声显赫但是连寺名牌匾也无的情况下,特委托洪雅文化爱好者唐从祥先生题字制作匾额。唐从祥先生酷爱书法领悟颜体书法与二王行书之法,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沙溪寺三个字在创作后得到了书法界的高度认可。并认为此应为沙溪寺文化内涵的传承。在这个背景下方才将三字在牟绍燕女士的捐赠下制作成为牌匾。在本次纪念活动中将其挂于山门,并使得其沙溪古名称能为公众所知并能传承。




    洪雅雅女茶书院王柳琳院长在现场表演了“宋代点茶”。古时点茶与点汤成为朝廷官场待下之礼,多见于宋人笔记,王国维《茶汤遣客之俗》已有考证,云:“今世官场,客至设茶而不饭,至主人延客茶,则仆从一声呼送客矣,此风自宋已然,但用汤不用茶耳。”又薛瑞兆《元杂剧中的“点汤”》,亦论及宋代情景,认为:“设茶点汤的礼节盛行于宋,并流传到北方的辽金,只是次序更改为‘先汤后茶’,宋张舜民《画墁录》卷一可见。

    由此我们可了解“唐、宋点茶”与中国茶文化在历史上的记录,洪雅的茶叶种植历史也体现了茶叶在洪雅的历史上的发展过程,而好的茶叶一直成为寺院高僧接待居士们的重要饮品。田锡读书处的沙溪寺周边现在也种植着大量的茶树。雅女茶书院王柳琳院长介绍:“在宋微宗《大观茶论》中明细记载了点茶手法和注汤的方法,被我们称为宋微宗七汤点茶法,对点茶手法有极高的要求。也正是如此,茶文化在宋代被推到了鼎盛时期。宋朝宫廷、文人墨客、民间百姓,都会组织自己的斗茶文化活动。茶文化与佛教、道教文化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

    在文化交流中表演了茶艺与古琴演奏,古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并有上千年的历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古曲流传至今。而宋代点茶艺术的表演与古琴演奏演绎了茶文化与田锡文化的深厚渊源。同时也展现出东方古典艺术的魅力!




    在现在洪雅汉服协会会员及发起者杨丹萍朗诵了王仿生老师写的关于沙溪寺与田锡的诗句。以此纪念并缅怀这位洪雅历史文化名人。并号召洪雅人民学习田锡精神。文化需要传承,以这样的方式进行也是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纪念田锡的交流会活动中,地方群众表演了自己编自演的节目,体现了当代洪雅人民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精神状态。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中也在不断的融入与平衡。要不断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同时,将传统的精髓融入到百姓生活,让我们体会到幸福感。




    田锡文章内容丰富,包含了佛的智慧,儒家、道家的思想,其在《诸葛卧龙赋》中,田锡精心塑造了诸葛亮的形象,认为他有经世济民的干练才能和超凡脱俗的气质:“其人自比管乐,其迹尚耕于垅亩,负霸王之大略,每讴歌于梁父。”在王侯面前,诸葛亮具有独立的人格,他“可以屈就,难以邀取,若应龙之卧渊泉,俟良时以为风雨。”他与刘备君臣相得,如鱼得水:“亮之遇先主也,若龙之得水;备之得先生也,若云之从龙。”他建立了超凡卓著的功勋,以至于死后,使国家无依,而仇敌仍心有余悸:“刘禅攀髯以何及,谯周仰首以无依。世灵其神,敌惧其威,杨仪鸣鼓以震恐,晋宣丧胆以奔驰。”在诸葛亮这一形象身上,体现着超凡出众的人格力量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慷慨情怀。这种人格美是田锡所景仰的。在《贻杜舍人书》中,田锡称:“若志在济民,名未为人知,必反经合道,用奇矫时,名乃一日千里。诸葛坚卧,太公钓图,郦生长揖,王猛扪虱之比也。”在《上中书相公书》中他又说:“是以古人知崇重之难接,非奇伟之莫伸,故有危冠长剑以饰容,长揖抗礼以自异。锡常研几于此,而取类于彼,悦怿自得,始终可图。”他认为忧时济世的热情和超凡出众的人格是统一的。在宋初文臣中,田锡的济世热情和耿介人格为世人瞩目。司马光在其神道碑中称他“为天下之正人”。陈振孙也说他“所谓忧治世而危明主者也”。可见,慷慨不群的人格美也是田锡自身的写照。这种人格美根源于忠君的信念,是由忠君而生发的浩然之气的体现。田锡在《鄂公夺槊赋》中描绘了唐代鄂国公尉迟敬德与齐王李元吉夺槊争勇的场面。在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杀死了李元吉。田锡把这一历史事件戏剧化了,他以鄂公在比试中战胜元吉象征这一事变。在赋中,田锡一开始就点出了忠君的主题:“非太宗不能得我之死力,非我不能赴太宗之指踪。”出于忠君的信念,不避嫌怨,以致杀死君之骨肉,鄂公的忠君可谓笃厚之至。在田锡看来,诸葛亮的忠于刘备,鄂公的忠于太宗,之所以具有雄豪壮伟的人格美,乃是他们对君有一片赤诚之心。田锡留下清名,名垂青史!




    “修文山中锁龙井,文脉龙眼看千年。

    泉水煮茶忆田锡,天下名臣古遗直。”

    纪念田锡及田锡读书处,是为了让这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大器晚成的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也为洪雅历史名人的翰墨精神代代相传。这位敢于谏言的“天下正人”的精神能得以传承。而“沙溪寺”匾额的重新恢复也希望这一个文脉文化之地能让外界的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我们洪雅的传统文化人物与传统文化精髓在当今任何发展并发挥其社会作用。




    《修文山沙溪寺中拜田锡公》

    作者 王仿生

    谏议大夫 田献翼公 特以鸿文 曲乘嘉慧

    居缄郑重 刀尺再三 耽味勿忘 叹服无双

    岷峨英气 稷下素风 秉笔著述 穷经甘旨

    策论入试 科考首创 扬赋十年 梁园右席

    研习汉简 启迪丝言 藻绘新施 声猷籍盛

    警世先觉 道乃悬衡 登于龙坂 乐天诗句

    早自计阶 已深景行 何为望回 博访编联


    在以上诗句中体现了田锡研究会会长对于田锡的无限崇敬,对其成就的无限敬仰。对于千年先贤的无限哀思与缅怀。当日在沙溪寺朗诵此寺,表达了对于田锡的种种感怀。田锡研究会成立以来开展大量的洪雅文化研究与挖掘,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指导下尤其对田锡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紧扣时代脉搏,弘扬廉洁精神并作出了重要的推动。

    在当日挂匾后部分老师代表在古寺山门前合影留念,感觉梦回宋代,穿越历史时空,在往日的沙溪寺前与古人又相遇“沙溪寺”。在“沙溪寺”三个金色大字闪烁光芒中,这群文化传承的爱好者,也会不断前行,而沙溪古寺也将再现文脉传承之耀眼光芒。




    当日成功举办了田锡文化交流活动与沙溪寺牌匾赠匾仪式,在会后来自洪雅地方的文艺演出队与参会的代表进行了合影。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下,2019617日的纪念田锡文化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在我们纪念田锡,挖掘沙溪寺文化的交流中深入开展学习田锡精神,传承洪雅优秀的文化基因。将新时代的精神与传统文化结合,为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开辟了新的方向。也希望通过交流活动宣传正能量,宣传田锡“天下正人”的刚正不阿的精神,通过活动也希望大家能够保护沙溪寺与修文书院遗址独特的文化文脉资源!

    (文章内容编辑:唐从祥 摄影:陈述平 赵兴权)

    信息来源:天府大法观

    供稿:唐驳虎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听田锡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仿生介绍阿吒寺       

    下一条信息: 发现眉山——关于三苏与洪雅田锡 及名胜古迹(金釜山)的历史探究




    图片新闻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田氏荆树堂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
    田齐王陵【组图】
    田齐王陵【组图】
    贵州印江:“田氏宗祠”古建筑群
    贵州印江:“田氏宗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文田婴墓(孟尝君陵园 )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热门信息
    ·  巨野田庄清末武状元(田在田)林及相关
    ·  经营湘西土司王府--田家老院子的笔记
    ·  田完祠简介
    ·  巨野县章缝镇西街田氏荆树堂
    ·  田齐王陵【组图】
    ·  贵州印江:“田氏宗祠”古建筑群
    ·  薛国故城遗址和田文田婴墓(孟尝君陵
    ·  田纪云的家庙碑和祖先墓
    ·  走进上虞小越田家村
    ·  张家界田氏紫荆堂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