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硕儒《【记叙】田氏紫荆三兄弟》20250518
|
||
发布者:田氏网 供稿者:田碩儒 访问量:1403 添加时间:2025-5-18 20:05:07 | ||
【记叙】田氏紫荆三兄弟
田碩儒(湖北麻城)
紫荆,又叫满条红、苏芳花、紫株、乌桑、箩筐树、宫粉羊蹄甲。为豆科紫荆属落叶灌木或乔木。叶为圆心形,春夏开花,团红紫色。喜阳光,耐暑热。树干挺直丛生,早春季节先於叶开花,花形似蝴蝶状,盛开时花朵繁多,成团簇状,紧贴枝干,满树都是花,枝条上能着花,老干上也能开花,给人以繁花似锦的感觉。 紫荆的花、树皮和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祛风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可治疗风湿骨痛、跌打损伤、风寒湿痹、闭经、蛇虫咬伤、血气不和狂犬等病症。记载亦见《本草纲目·木三·紫荆》。 紫荆树及花为田氏族树族花。、紫荆堂为田氏堂号。 紫荆文化亦自古至今盛传不衰。李白、杜甫、韦应物、窦蒙、冯梦龙等很多古代诗家文人对此皆有佳颂吟唱。 紫荆三田的典故及故事载於数种书籍。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紫荆树》载:京兆(今陕西省西安一带)田真兄弟三人析产,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破为三,荆忽枯死。真谓诸弟:“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复分产,树亦复荣。后因用“紫荆”为有关兄弟之典故。《孝子传》亦有记述,“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荫,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 三田分荆、三田哭荆的典故《关中胜迹图志》亦有记载。 《临潼县志》载“兄弟三人和睦同居为乡里新重。田真仕至大中大夫。”“真、庆、广卒后,合葬一墓。墓址在县北三田村。” 紫荆故址“三田村”。位於关中平原,渭河以北,距临潼城八十里。即古京兆临潼县之三田里三田村(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闫良镇三田村)。
明代小说大家冯梦龙,将这一典故演绎成了一则兄弟分而复合的感人故事。 昔东晋初,田真、田庆、田广屡世同居,和睦相处。广年少,父母辞世,随兄嫂渡日,娶妻后,邻居称她田三嫂。三嫂不贤,视哥嫂子女多,多用家产,持自妆奁盛,不宜室,欲分家,闹得不宁。兄弟无奈,将祖遗家产、珠宝,均分为三,唯余庭院一棵紫荆树,枝叶茂盛,婷婷如盖。一日黄昏,弟媳声称,将其砍断,锯而分柴。次日寅卯时分,田真等人起床开门,忽见荆树自裂三株,枯焦僵黄。真叹曰:树木同株,闻砍锯,即憔悴,况兄弟而可离异乎?人反不如物也!兄弟妯娌受感恸,泣泪俱下,曰:家不可分,树不可砍也!急将家产三份合一,同居一闾。此间,荆树展势复活,枝叶繁茂如初。古人云:紫荆树下说三田,人离人和花亦然。同气连根原不解,家中莫听妻闲言。 兄弟复和,紫荆复茂,传七世不分至南北朝,齐明帝萧鸾(公元四九四——四九八年间)亲表其门,敕“紫荆堂”额。后人以“紫荆堂”铭,垂训子孙,取其和气致祥,为传家之鉴。紫荆枯而复茂,是田氏家族的吉兆。楹联曰:“聚众数百口世间第一,同居三大房天下无双”。 以紫荆作为家族团结,家庭和睦的象征。紫荆花称之为“兄弟花”。田氏族人把紫荆树定为宗支或编修谱牒的堂号——“紫荆堂”而流传至今。香港特别行政区把“紫荆花”定为区徽,象征炎黄子孙情同手足,中华民族团结祥和。 我族(湖北麻城雁門田氏)珍藏的宋朝老谱里所辑录的“雁門宗系图”中亦载有田真,田真之名下注有“兄弟三人克敦义让荆枯复茂”等字句,我族宋朝老谱牒中所记载田福仕魏、为冠军將军。田福生绍宗,为於潜令、有政声。田祚即是田福之弟,生真、广、庆兄弟三人。今查老谱所载:秦汉时期的田叔为雁門始祖,绍宗及真、广、庆皆为雁門十三世。 经与历史朝代相对照,此故事应是发生在魏晋时期。经过考证、编写《三言》小说的冯梦龙则是明朝后期人。宗族历史事实与与民间传说是有较大区别的,与坊间小说更是不可混同。
当然,此段“荆枯复茂”的神奇佳话是田氏族人永久性的荣耀。寓意尤为深远。 供稿:田硕儒
![]()
作者简介:田碩儒,男,笔名紫荆園主,住湖北麻城木樨河。出身科甲名门,书香世家。喜琴剑,谙术数,精韵律。有诗词联赋文等发表於国内外刊物。曾管理国际汉风网站兼诗文编辑五年。被中华诗词研究院,国际中华诗词总会等四家联合评为【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现为全球汉诗总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员,湖北、黄冈、麻城等诗词学会会员。麻城雁門田氏七修宗谱任总编辑。 |
||
| ||
上一条信息: 【功德榜20250518】修缮田完祠 下一条信息: 对《盛京内务府管辖的“网户”、 “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