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迁自山西洪洞的田氏(附部分更正资料))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33179 添加时间:2013-9-30 22:28:49 | ||
1、邯郸田氏。 邯郸田氏一支始祖讳盛, 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人, 自前明永乐年间迁入邯郸县城东社八甲, 迄今已传十九世; 邯郸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邯郸市南庄村; 2、藤县田氏 滕县田氏一支始祖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滕县南石乡南石村;【编者注:经查实此记载有误,见附录】 3、濮阳田氏 濮阳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前田丈村; 濮阳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末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城关镇铁炉村; 濮阳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城关镇田文村、濮阳市区胡村乡北店当; 濮阳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新习乡丁寨乡; 濮阳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文留镇田庄村; 濮阳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濮阳县渠村乡田王庄村; 4、郓城田氏 郓县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县李集乡田河涯村; 5、枣庄田氏 枣庄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枣庄县南石村;【编者注:经查实此记载有误,见附录】 6、虞城田氏 虞城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虞城县田庙村;【编者注:经查实此记载有误,见附录】 7、莘县田氏 莘县田氏一支始祖讳千、讳万兄弟二人, 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魏庄乡田马固村; 莘县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城关镇花园村; 8、黄骅田氏 黄骅田氏一支始祖同李、王三姓, 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滕庄子乡岭庄村; 黄骅田氏一支始祖同赵、张三姓, 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黄骅市齐家务乡寨里村; 9、新城田氏 新城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新城县李家营村; 10、无极田氏 无极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县碾子村迁居无极县户村; 11、郊区田氏 郊区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天津市郊区朱唐庄村; 12、怀柔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北京市怀柔县碾子村; 13、荣成田氏 荣城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荣城市崖头镇; 临颖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临颖古田村; 14、任丘田氏 任丘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北任丘; 15、新河田氏 新河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姬家圈村、北张化庄村; 16、临洮田氏 临洮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临洮县北乡; 17、大成田氏 大城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大城县平舒镇田庄村; 18、阳谷田氏 阳谷田氏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张秋镇田堤口村; 阳谷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七级镇东田庄村、田楼村; 阳谷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西湖乡田王楼村; 阳谷田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阳谷县十五里园镇田庄村; 19、内黄田氏 内黄田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内黄县六村乡前化村。
根据上面的记载,我认为山西洪洞大槐树只是历史上移民的代名词,但明朝洪武、永乐大量移民河南、山东是不争的事实。通过对濮阳田氏的六支移民的记载,为濮阳(鄄城)田氏自明初由山西洪洞迁居濮阳提供了又一有力的证据。
附: 田绪科 回复留言: 文中: 虞城田氏是错误的,年代、始迁地都不对。虞城县田庙村田氏是归德田氏坤祖们后裔。
发现网络中很多文章,以讹传讹很多。因统计者当时了解的人不一定清楚渊源,河南、山东等中原地有大批移民来自洪洞,但原住民和从安徽迁北的、其他地方迁来的也不少。
古代文化人较少,世传小脚趾两瓣皆有山西迁来,故不知来源的多说自洪洞迁来,明末清初所修民间谱基本都写这一来源,有家族智者主笔者,族中无影响者多请当时专业修谱者续修,多是此渊源出处。因为这样写是不会错误的,洪洞是移民出发地。
在商丘,因为《归德田氏家乘》原为官谱,要求严格,密不外传,只有族中长者才能持有......故导致即使现在很多老家周围的文化不高的老年人大多还说是由洪洞迁来。田庙临近山东单县,离老家距离较远,网上或图书中说虞城田庙村由洪洞迁来,属误传现象。
因老家原还按传统思想影响,没有往网上上传资料,导致网上叙述归德田氏的信息很乱,经过这几年纠正,现在网上引述基本的较为正确了。当然,上传网上只能是个大概,不太可能全部上传,量太大,没有那个精力。
田家运 回复留言:
上文的“滕县田氏”即是“滕阳田氏”,明朝洪武二年由山西平阳府迁居兖州府滕县城南之河北庄(民国五年改为田家湾村,即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田家湾村)定居,后滕阳一世祖田福祈次孙田辉之子:田伯埙、田仲篪迁居南石乡南石村(今枣庄市薛城区南石村)。
滕阳田氏三修族谱序
田氏之著于古籍也尚矣。子方以道。单与忌与司马穰苴以兵法。骈以术。何以经。真以孝友。燕之光。汉之叔。以侠畴。以勋节。显於于三国。魏横有烈士五百人。以雄长于东海千秋一言。寤主取相印如反掌。其下臣人名德光显于历代者又不可以悉数也。盖材器之重于世也久矣。而本原其所出。皆由辨族姓修睦姻崇学校而宗法之立甚整以严。故一本之爱既敦士皆争自刮磨。知德行道艺之为贵。非苟而已也。余读世族谱。田氏无他。系属皆有虞裔也。而滕峄之间田氏可得而溯者自元之季。世居山西之洪洞。迄有明洪武之代。始迁滕之河北庄。再分迁峄之南石沟。相与通任恤笃庆吊不绝。岂非以世挺名德犹有古宗法遗意故欤。夫所谓宗法者。岂以矜门第侈阀阅为族姓光荣而已。亦谓宜如万石君之家学颜延之之庭诰。以垂为世守也。余尝取田氏族谱而读之。族规何其周以挚也。训词又何其深切而著明也。田氏勉乎哉。道乎宜有若何者。孝友乎宜有若真者。勋节乎宜有若畴者。至兵法侠烈侯王将相虽不心尽为田氏期然春秋士大夫贵数典而不忘其祖。吾知田氏之所为不忘者。必于族规训词三致意焉。方兴正未有艾也。余是以为之序。
赐进士出身诰授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
甲午科山西正考官掌贵州湖广道监察御史署工科给事中
宣化府知府高熙喆顿首拜撰
2009年《华夏田氏族谱第一辑》颁行后,华夏田氏族委会曾送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族谱1部,我附信说明了滕阳田氏始迁兖州府滕县城南之河北庄(民国五年改为田家湾村,即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田家湾村)定居,后滕阳一世祖田福祈次孙田辉之子:田伯埙、田仲篪迁居南石乡南石村(今枣庄市薛城区南石村)的情况。
元时,峄地属益都路峄州。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年(1265年)废兰陵县入峄州,下无辖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属济宁府。自此,峄县之名一直沿用至1960年。洪武十八年(1385年)峄县改属兖州府。 清沿明制,为山东省兖州府峄县。明朝年间南石村隶属峄县,而不是滕县。
录《滕阳田氏概论》部分章节:
田福祈是为兖州府滕县河北庄田家湾滕阳田氏始祖。
福祈祖在滕县河北庄田家湾村定居后,人丁茂盛瓜瓞绵绵,传至5世孙时,福祈祖长孙田元后人田学、田校、田稼延居田家湾,其余迁田家岭、托里、峄城曹马、逍遥村、西曲柏、郗山、微山岛姚家村、韩庄镇田家楼、菏泽单县、安徽灵璧等地。次孙田辉后人田本棠、田暠、田本枣、田普迁居峄县南石村、临沂市苍山县后银厂等地。在以后600多年中由于生存和生活诸故,各支子孙又各自动迁若干次,遍及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河北、黑龙江、甘肃、浙江、辽宁、吉林、北京、陕西、西藏、台湾、广东等省市地区。
迁居于峄县南石村的田伯埙、田仲篪之子田本棠、田暠、田普等系滕阳田氏始祖田福祈5世孙,聚族而居,繁衍生息,遂成峄县望族,有“峄县四小家”之称。南石村和田家湾村相距不过数里,田家湾村位属滕县,南石村系峄县所辖,历次修谱都是田福祈后人一起共襄义举,丕振滕阳家声。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滕阳田氏重修族谱,田汝格在《重修族谱滕阳注》序中说:余自太高祖已离滕来峄,余大父首事族谱额曰《滕阳田氏族谱》。其额滕阳何?盖以余始祖于前明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来隶山东兖州府滕县河北庄(田家湾村),是滕阳为吾族肇基之地。厥后虽有迁徙他县他郡以及他省者,亦要知诒孙翼子先代之仁,首邺依风后世之义,额曰《滕阳田氏族谱》。示不忘本也,非示一人不忘本,是示一族不忘本。其额滕阳也。以此夫。田汝格虑年久代远,子孙迁徙频繁,所以专撰一文,望后世子孙能遵而守之、体而行之。一世遵守,世世遵守。虽千百同等,即亿万分户,永守一脉之传。正所谓深思高瞻远虑千年,勒诸简编后世永循。
滕阳田氏班辈自十二世划一。创修族谱之际,十世孙利见公起十字:汝、若、承、忠、厚、传、家、始、久、长。二修族谱时十二世孙正也公续十字:绍、修、明、斯、懋、崇、正、溯、肇、昌。四修族谱时十五世孙学海公、十六世孙铸卿公续二十字:永、继、绵、延、续、方、显、耀、宗、光、世、守、先、遗、训、丹、桂、自、芬、芳。五修族谱时十六世孙弼山公、厚增公复拟二十字:吾、侪、齐、勉、旃、合、力、宏、富、强、彪、炳、经、纬、潮、治、国、亦、安、邦。
田孝磊 回复留言:
看了续科、家运宗亲上传的资料,我也深有同感,家谱相对于研究历史的学者,还隔着一层,他们只能根据历史资料研究,自己的家事还是自己人最明白。
研究祖上的变迁,还得把过去地名的变更和归属地的变更弄明白才行,比如濮县一度属山东管辖,而今属于河南,鄄城与濮阳也多次合并、分置,比较复杂,必须搞清楚不同时期的名字和管辖权才能说的明白。
我祖上处于三省交界处,过去的管辖权和地名变迁更为复杂,在祖上的地契中很多是山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公文。 明代之后的变迁摘录如下:
明代(1368-1644)初属中枢省濮州。
1369年(明太祖洪武二年)废鄄城县入濮州,于鄄城置千户,属东昌府。
1376年(洪武九年)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濮州属地。
1451年(明代宗景泰二年)因黄河之患,濮州治由鄄城迁至黄河西之王村集(今河南范县濮城)鄄城古城遂称旧城,一直沿用至今。
清(1644-1911)初属山东省东昌府濮州地。
1730年(雍正八年)升濮州为直隶州,直属山东省。
1735年(雍正十三年)又降为散州,改属曹州府。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属兖沂曹济道曹州府濮州地。
1913年改濮州为濮县。
1931年“濮鄄分治”,于濮县河东地区复设鄄城县,仍属山东省第二专署。
1936年并鄄城县入濮县,属山东省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聊城)。
1938年濮县改属山东省第十六专署(驻菏泽)。
1940年3月5日,成立鄄城抗日县政府,属运西专署。是年9月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专署,是年11月属鲁西行政主任公署第二专署。
1944年8月属冀鲁豫第十八专署,
1946年2月属冀鲁豫第二专署。
1949年8月,鄄城县属平原省菏泽地区专署,
1953年初属山东省菏泽专署,
1958年10月属山东济宁专署,
1959年6月又改属菏泽专署,
1967年属山东省菏泽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属山东省菏泽地区行政公署,
2000年属菏泽市至今。
|
||
| ||
上一条信息: 鄄城田氏迁徙初探 下一条信息: 麻城雁门田氏七修宗谱序言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