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田氏迁徙初探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569 添加时间:2013-9-28 23:21:25 | ||
根据1951年家谱记载“我田氏山右人也,明初始迁于小濮州,继居田铺历数世·····”。山右即山西。然而明初具体指什么时候迁入小濮州,无从查起,只能根据明代濮州大事记,推断一个大致时期。原文如下:
“ 洪武二年(1369年) 濮阳县并入开州,治所今濮阳县城,不再设县,并领长垣、东明2县, 与南乐、清丰均属大名府。因历代天灾兵祸,居民锐减。嘉靖《开州志》载:“居民仅存七 姓,壮丁不满千人”。后从山西洪洞等地移民于州境。同年,鄄城县撤销,地并濮州。 洪武三年(1370年) 寿张县撤销。其地分并入阳谷、须城(今山东东平县)。 洪武四年(1371年) 清丰县署创建今县城东南方。此后历代扩建,相继沿用。民国中期,日 本侵略军侵占清丰后,大部建筑遭毁。 洪武十三年(1380年) 复置寿张县,属东平州(洪武八年,东平府降为州),隶济宁府。时, 黄河决口杨静口,溃水淹没寿张城,县治设王陵店(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与今台前县治隔金堤相邻)。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山西洪洞等地首次向开州一带移民。次年及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 、永乐八年(1410年)移民又相继入今濮阳、南乐、范县、清丰等地。”
根据上段文字,可以推断鄄城田氏先祖迁入小濮州的大体时间为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永乐八年(1410年)之间,迁入地为河南濮阳小濮州,今河南濮阳户部寨乡小濮州村。其佐证为濮州志第八卷艺文百二十六至百二十七页《田氏三世孝友碑记》:“田氏,濮阳望族也,先世在中公,以御史显,宦绩昭然,载在州乘。厥后名宿辈出,科甲连绵,迄于敬直、明德、鰴猷诸公,而其德弥盛焉。·····”在中公即田美,字在中,濮州志记载“田御史墓在郡城西南有郡人学士李廷相撰志铭,俱见通志”。敬直、明德诸公为我田氏二门中的前辈佼佼者。
关于小濮州的历史,潘立夫日前写了一篇《我记忆中的小濮州》,部分节选如下:“我出生的村子叫小濮州,这名字对于一个村儿来说霸气。
村子里人不这样叫,他们给念转了音,叫小卜州。离我们村东北十八里远的地方,有一个镇叫濮城,方圆几十里最繁华,村里人叫那儿大卜州,也许我们村的名字是从那儿来的。
小濮州属于户部寨乡,小濮州正北八里地,可能当地曾出过一位户部尚书。户部寨乡属于濮阳县,濮阳以前叫濮州,北宋时寇准跟契丹人签澶渊之盟时叫过澶州。再往前溯就到了春秋,当时是卫国的都城,孔子周游列国时住过几年,他的二徒弟子路也死在这一带。
如果往回走得再远点,我们这儿还叫过帝丘,五帝之一颛顼在这一片生活。颛顼是一个大巫师,1989年濮阳西水坡出土过古墓,6500多年前的,蚌壳拼的龙虎守着一把骨头,我觉得那就是他老人家。
濮阳在河南的东北角,我们村又在濮阳的东北,离山东20里地,中间隔一个黄河,河对面就是菏泽。黄河以前经常泛滥,有过几回改道,很久以前就有黄河大堤,小时候常听大人讲,谁家是河滩的,谁是上堤的,谁家是下堤的。我到现在也没分清,我们村是上堤还是下堤,我姥娘家的人喊我“集上的”,他们村在黄河沿上,离山东只有5里地。”
读着上面的文字我倍感亲切,祖上发源地也有大濮州和小濮州的说法,我小的时候村里的人都把田铺写成田卜,这跟把小濮州读成小卜州也许是祖上传下来的。
小濮州正北八里地,可能当地曾出过一位户部尚书。这位尚书就是李廷相,跟我先祖田美(字在中)是同乡,同朝为官。
根据后田铺村志:“明崇祯年间,田氏八祖由河南濮县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为田铺。1924年因水患分为两村,该村居后故名后田铺。”通过该记载说明鄄城田氏从小濮州迁往鄄城田铺的确切时期为公元1627年-1644年。
综上分析,鄄城田氏从山西迁入河南小濮州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从小濮州迁入鄄城田铺已近400年的历史。田氏八祖田可兰为长门一支,过去我们村分老三门,据老人相传为兄弟三人。与河南范县田老庄之间的渊源估计要从山西迁居小濮州后算起,因为河南范县田老庄的家谱是从五世祖田杞开始的,与先祖田美差不多的时期,但我门家谱失之明末,八世祖迁居田铺之前的家谱资料已难觅取,甚为遗憾。
注:田美为正德九年(1514年)进士,三甲180名。根据《濮州志》--田美传:田美,字在中,濮州人,正德甲戌进士。性笃信、寡交,为御史,与中官不合,外补山西佥事。时寇犯柳园,为督战,以不善乘马,竟死于边。赠光禄寺少卿、谕祭。详见同郡学士李廷相墓志。
李廷相(1485~1544)字梦弼。山东濮州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康海榜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世传李廷相是宋朝文状元李迪的后人。正德年间,宦官刘瑾专权。李廷相被改为兵部主事。直到刘瑾被诛才官复原职,升任春坊中允,充经筵讲官。武宗称赞他为真学士。历官南京吏部侍郎,与父亲李瓒同朝为官,人皆以为荣。官至户部尚书。
文/田孝磊 |
||
| ||
上一条信息: 寻江西田文焕后裔同宗 下一条信息: 明初迁自山西洪洞的田氏(附部分更正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