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焕生平新证佐以祖源新考
田振华
清涧县志顺治版,道光钟章元修订本述清涧明代县令74人,第一任县令、与田焕为同一时期的清涧县令为邹宗彝。该志书名宦祠栏,历代清涧县令供奉神位,这中间没有田焕神位。田焕名字出现两次,都明确载明官职是教谕。
这几则资料的发现,告诉我们第一点——田焕,不是清涧县令,是清涧县教谕;第二点——田焕祖源,四川眉州人。
第一点,推翻了我们家族几百年来世世代代相传相信了的祖上知县令“署理清涧”的家族历史。
第二点,推翻了我们祖先来自雁门、来自麻黄的说法。田焕祖源眉州,对我们的祖源世系的重新审认,这将是革命性的。
其实,田焕是否清涧县令,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任职清涧,史有其事,一定意义上,也证明了我们有这么一个先祖,没有认错,没有乱认。
那么,为什么在我们的老族谱、祠堂、先人墓文,甚至据说当地三汇方志记载,田焕都是清涧县令呢?
可以猜一下。
一、有可能是后人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被添油加醋了?
二、有可能是后人阴荣祖先,抬高门第,故意给家族戴高帽子?
三、三人成虎,这个故事,历经几百年后,它就成了真的了。族谱、祠堂、先人墓文,现在看到的,都是田焕祖几百年后的子孙后人所为,这些人在修谱,建祠、立墓时,他们自己都不会怀疑这个事情。
四、三汇方志,是最近几十年才有的,这些方志在编辑过程中,根本没有官方历代典籍史料为依据,特别是“先贤篇”之类的民间人物传记,多是民间收集,口述整理的。以讹传讹的情况很普遍。
如果选择谁更可信,我选择清涧县志的记载。
因为:
其一、官方历史中,这些不需要虚饰的客观性史实,没有不据实记录的理由,是可信的;
其二、历代县州方志,都有专人(典史)为之,断代和大面积错漏,可能性不大;
其三、比如清顺治版清涧县志,他一定是在大量的前代方志的基础上,修订,充实和完善而成的。
现在于我们,最大的困难是祖源的重新考证和确立。
过去,我们的谱书,都说我们是雁门系,来源于麻黄(或贵州)。但,田焕,眉州人,这一史实属实,那我们祖源来源于关中(或蓝田、京兆)系、来源于洪雅田锡直系或旁系,这个猜想,就是成立的。
关于关中田氏及其洪雅田氏——
楚汉战争以后,汉有天下。刘邦为削弱各地豪族力量,强行将他们从原籍迁移分散,为便于看管,大多集于关中。其中,迁至关中最多的就是齐国田氏。至汉景、武帝时,关中田氏形成京兆郡一大旺族。齐王田荣子田广之后田蚡、田千秋先后为相。
唐朝末年,为避黄巢之乱,京兆(西安)田姓一支迁到嘉州(今乐山)洪雅中保乡定居。这支洪雅田姓始迁祖为田开。
从唐晚期到宋初100年间,传四五代:田开—田殖—田诚—田懿。
田懿任陵州司马,累官尚书郞中,生三子:田筠(继云)、田锡(继仲)、田继英。
田继云生子田昌裔。田继英生子田嗣宗。
田锡(公元940--1004年),所有史载,祖籍京兆(其先祖就是京兆来的,但田锡是土生土长的洪雅人,为什么田锡的祖籍不写眉州呢?因为写的是祖先的籍贯)。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宋太宗亲策殿试,以第二名进士榜眼及第,为宋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革陈推新,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文学家,著有《咸平集》50卷,现已佚。清代纪晓岚将明人安磐所集田锡奏议和诗文合为30卷录入《四库全书》。田锡自入仕途,历任监承、通判、兵部员外郎、工部员外郎、户部郎中、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等职,死后又被宋真宗追赠为工部侍郎、兵部尚书。为官作风正派,敢于直谏,田锡的“谏”名为后世称道。宋真宗说:“田锡,直臣也.....!”范仲淹为田锡亲撰《墓志铭》曰:“呜呼田公,天下之正人也。”司马光说:“公稽古以鉴今,私心仰慕,想见其为人。”苏轼评价田锡曰:“呜呼田公,古之遗直也.....”
纪晓岚在咸平集提要中说:“范仲淹作墓志铭,司马光作神道碑,而苏轼序其奏议亦比之贾谊。为之操笔者皆天下伟人,则锡之生平可知也。”
田锡死后葬于江苏泗州临淮县。
《赠兵部尚书田公墓志铭》(范仲淹著):“父懿,因公之贵,累赠尚书左司郎中。”《附先君赠工部郎中墓碣》(田锡著):“锡兄弟三人,兄继云;锡名继仲,后改曰锡;弟继英。”“锡弟兄相次云亡,兄亡于郑,弟终于蜀。”
就是说,田继云宦于河南,死于河南。田继英生在四川,死在四川。
田锡游官之前,近30年生活在嘉州(今眉山)洪雅。其先代到他本人,在洪雅历经80余年。因此,洪雅田氏应为田锡直系或旁系后人。
宕渠田氏谱叙先祖田铨,谱说来于麻黄,也有谱说来于贵州。其实都只是后人的后人修的谱说,证据并不是充分可信。这些谱,最早成书于清乾隆和咸丰时期,而且都是民国时期的后人抄本。他们那个时代,和我们今天比较,掌握的证据材料,并不会多多少。所以,可信度不会太高。
田铨生活的年代和田锡相差近200年,田锡曾孙田衍,历任河南沈丘县知事、南荆巴东知州。田铨,是田衍六世孙,是洪雅田氏一分子。也就是说,田铨,祖籍嘉州(眉州)。
田振华 宕渠田氏27世
宕渠田氏清溪田应龙分支
宕渠田氏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宕渠田氏家族志》总编
供稿:田晓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