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田林生编撰《田氏春秋》选录十七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287    添加时间:2016-7-30 19:06:55
     
    110、日照市情概述
    日照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东南部,黄海之滨,是山东半岛的尾翼,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水上运动之都”。
    位置境域
    日照市位于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之间,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59平方公里。
    人口
    2013年年末日照市户籍总人口290.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4.10万人。人口出生率12.80‰,人口死亡率4.55‰,人口自然增长率8.25‰。2013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285.05万人。
    地形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低,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
    气候
    日照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潮湿,台风登陆频繁。年均气温12.7℃,年均湿度72%,无霜期223天,年平均日照2533小时,年均降水量874毫米。空气质量为国家二级标准。
    日照属于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其濒临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相对同纬度其他内陆地区四季温差较小,因此夏冬季气温适中。
    历史沿革
    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考证,在莒县陵阳河、东港区两城镇等地,已发现了一些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北京猿人时期)和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存。
    夏、商时期,日照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史记》亦说他是东海上人。《齐乘》说:“太公,海曲县东吕乡人”。
    西周到战国前期,地属莒国。公元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赵王勾践灭吴,徙都琅邪,地归越国。公元前431年(楚简王元年),楚灭莒,以莒为邑,又属楚国,后属齐国。公元前284年(周赧王三十一年),燕将乐毅伐齐,入齐都临淄。齐王奔莒,莒人立齐王子法章为襄王。公元前270年,齐将田单破燕军,尽复齐失地,迎齐襄王回临淄。地仍属齐。公元前255年,楚又北侵,取鲁,封鲁君于莒,地为楚国所占。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地归秦国。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日照地为莒县东境,属琅琊郡。
    西汉时,始置海曲县,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西汉元帝时,封城阳荒王子光为昆山侯。日照之西半境(今五莲县)属昆山侯国。东汉时,废昆山国,海曲更名为西海县。
    三国魏时,废西海县,并入莒,属青州刺史部城阳郡。
    西晋初年,沿魏制。
    宋明帝失淮北,随莒县归北魏南青州东莞郡。公元529年置梁乡县,故址今东港区两城镇,属胶州东武郡。
    北周改南青州为莒州,郡县仍旧。
    隋代,日照地属琅琊郡莒县。
    唐代,日照地随莒县改属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五代因之。
    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公元1087年,置日照镇,仍属莒县。日照之名始于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后日照镇划入胶西县,改京东东路为山东东路,属之。
    公元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升日照镇为县,仍名日照,属益都府莒州,县治于今日照城。
    元代,日照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莒州。
    明初,日照属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洪武年间,为防倭冠,于县之南境置安东卫。
    清初,沿明制。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莒为直隶州。1734年置沂州府,降莒州为散州,入沂州府,日照亦归属沂州府。1742年(乾隆七年)裁安东卫并入日照县,置安东卫巡检司。
    1913年2月,日照划入胶东道。1925年冬,改属琅琊道。1928年撤道制直属山东。1936年2月,隶属山东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照县政府仍隶属该公署。1940年3月16日,中共领导下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1年1月,隶属莒、日、临、赣四县联合办事处,后四县联合办事处改为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1941年8月,日照隶属滨海专区。1944年6月隶属滨海区滨中行署(三行署)。1945年4月,滨海专员公署改为行政公署。1946年7月,滨海行政公署改为滨海行政专员公署,日照隶属该署。1948年8月,日照隶属鲁中南行政区行政公署第六专署(次年7月改称滨海专署)。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日照划归沂水专区。1953年8月,又归胶州专区。1956年5月,改属临沂专区。1984年4月,临沂行署石臼港办事处建立。
    1985年3月22日,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县级日照市,仍隶属临沂地区,5月正式办公。
    1989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1月5日对外正式办公。
    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设区带县,将原属临沂地区的莒县和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同时成立东港区。
    1993年5月29日,设立岚山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2004年,岚山办事处撤销,成立岚山区。
    1993年8月20日,成立日照开发区,2002年2月更名为日照经济开发区;201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开发区的政策。
    1995年9月12日,山东省政府批复设立山海天旅游度假区。
    2011年12月,日照市委、市政府设立日照国际海洋城工委、管委,作为行使市级管理权限的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并将涛雒镇整建制划归日照国际海洋城管理;同时设立日照国际海洋城投资公司,开展海洋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
    行政区划
    日照,周为莒地,秦属琅琊郡,西汉置海曲县,三国魏时属城阳郡并于莒,北魏置梁乡县。隋时归莒县,属琅琊郡,唐、宋属密州。1087年(宋元佑二年)置日照镇,属莒县,日照之名始于此。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始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元明沿袭。清属沂州府。
    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撤府,属胶东道。1928年撤道直属省政府。1940年3月,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先后属滨海行署、滨海专署和三专署。1950年归属沂水专署。1956年归临沂专署。
    1985年3月,撤县设市(县级)。1989年6月,升格为地级市(直筒子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2004年9月,设立日照市岚山区。
    截至2013年底,日照市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经济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共55个乡镇街道,1944个村居,总人口290.13万。
    2014年日照市乡镇、街道名录一览:
    东港区辖7个街道、7个镇:日照街道、石臼街道、奎山街道、秦楼街道、北京路街道、卧龙山街道、两城街道、河山镇、涛雒镇、西湖镇、陈疃镇、南湖镇、三庄镇、后村镇。其中,奎山街道、北京路街道由日照经济开发区代管,卧龙山街道、两城街道由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代管。区政府驻日照街道。
    岚山区辖2个街道、6个镇、1个乡: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碑廓镇、虎山镇、巨峰镇、高兴镇、黄墩镇、中楼镇、前三岛乡。区政府驻安东卫街道。
    五莲县辖1个街道、9个镇、2个乡:洪凝街道、街头镇、潮河镇、许孟镇、于里镇、汪湖镇、叩官镇、中至镇、高泽镇、松柏镇、石场乡、户部乡。县政府驻洪凝街道。
    莒县辖1个街道、18个镇、1个乡:城阳街道、招贤镇、阎庄镇、夏庄镇、刘家官庄镇、峤山镇、小店镇、龙山镇、东莞镇、浮来山镇、陵阳镇、店子集镇、长岭镇、安庄镇、碁山镇、洛河镇、寨里河镇、桑园镇、果庄镇、库山乡。县政府驻城阳街道。
    文化事业
    在日照境内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遗址有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
    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
     
     
     
     
     
     
     
     
    田家村发祥史记略
    少时听老人们讲:“日照县田氏始祖,是在明朝洪武二年自江苏省东海县迁来日照的”。为什么要迁居日照呢?留下的传说是:洪武年间东海县出了红头苍蝇,咬着谁谁就死,所以才来到日照县。事实真得是这样吗?田氏始祖来日照时,一开始就住在田家村,还是城关呢?没有明确记载。
    今经查阅历史资料,调查祖先的墓地,对照家谱的记载,综合考证,了解了大概原委。
    为什么要迁居日照县呢?先从日照县史谈起。日照县在古时已有大量人口居住(据考古发现:尧王城、东海峪、刘家楼、古城子和两城等多处有龙山文化、商周文化和汉朝文化遗址,现已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到汉朝时,在现在日照地区已经设立了行政治所名海曲县(据日照县志记,故址在小古城东)。因县官草菅人命,滥杀无辜,激起民愤,被吕母带领百姓杀死了县官。后海曲县被废,先后由莒州、沂州代管为日照镇。此时,日照沿海长年受海盗、倭寇侵袭杀戮,致使人口稀少。到南宋时,江北地区受金朝统治,始又设日照县,所辖三个半镇,即涛雒、石臼、沙沟和梁乡(今两城)之半(此转载于日照县志)。元灭金后,北国鞑子施政残酷,人口锐减。元末大乱之时,山东北部出了一大贼寇毛贵,拥有万余众,后发展到两万余人,先后攻破胶州、莒州和日照。所到之处,百姓所剩无几,一片废墟,非常荒凉。明朝时,朱元璋下令戍边抗倭,将人口从稠处迁往无人区,以备屯军。田氏始祖同众,迁往日照县。初来日照县时,驻日照城里北关一带(一世至五世祖墓原在石汪店即城后店子、山庄、代庄附近,后来迁往城东岭。此族谱有记)。六世祖时,即明万历年间山东又出一大寇,为首者刘六、刘七兄弟二人,仍自北向南,先后攻破胶州、莒州。据县志记载:贼到之处,百姓所剩百无一二。日照城危在旦夕。众六世祖们,随同他人,弃家逃往山野避乱(此即族谱所记明季遭乱),有的去了黄墩田家沟、东旺庄、涛雒两河、河套等地,远离县城。八世祖有的去了潍县胶州。
    我六世祖讳“逢耕”同其姑家表弟申氏八世名“命禹”结伴来到田家村北边(即前团岭庄前,西北岭东坡下,地名北泉子)住了下来,取名“粪汪”,后又南移至现田家村东西大街中段、田毓荷家老宅一带。彼时东西大街是一条河,在河北面。该河的东段,也就是后来的东大汪,就是该河东段遗址,直到1964年前后被填平。六世祖去世后,葬在前团岭东边,申氏命禹葬在村西北申家林,此是田家村第一代祖,田、申两家族谱均有明记。大乱之后,众六世祖们商榷为祭祖方便,把石汪店等祖墓移到城东岭,距离田家村较近。在田家村西头(即现在的小学处)修建了祠堂。九世时,有一祖去南方宦游未归。十一世时,又有部分因生活所困,迁往高家村、韩家村等村。日寇侵华时,因生活所迫逃往东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若干。
    自六世祖到日照至今,田家村已立500余年,现人口约五百人,土地原两千余亩。现因日照县发展为县级市、地级市,田家村周边土地被高科技工业园占用,原田家村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被扩展的城市所湮没。
     
    十六世孙广甡草撰
    二○○六年春 农历丙戍年正月
    莒南人的祖籍和故乡多系江苏古之东海,自东海迁入莒地的时间也多为明朝洪武初年和永乐年间,这是莒南人普遍了解的常识性史实。这一史实,在全县各大姓氏的谱碟、碑文中也多有记载。《重修莒志》记载:“氏族之兴,肇自古昔,以官以邑,各有本源,莒之已嬴,今竟阒如,晋南以来,诸葛、徐、刘、臧氏诸族,文学勋名,大显于世,而求其遗裔,渺不可得。今之诸氏,多于明初来自东海,以前皆无可考”。也明证了莒南人的祖籍多为江苏东海。而查阅《莒南地名志》发现:在莒南现在有的759个行政村,994个自然村中,约近百分之九十五的村来自东海,其姓氏包括张、王、李、陈、孙、刘、徐等一百多个姓氏,更明证了东海是莒南人的祖籍和故乡。
     莒南人的祖籍和故乡是东海,为什么在明洪武初年和永乐年间,大举北迁并在莒地落户生根呢?查阅《明史》、《重修莒志》、《胶南移民考》等史料,参考各大姓氏的家谱、族谱综合分析之,大致认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原因:
     一是宋金时期的南北战争和宋王朝的南迁,造成莒地大量人口消亡和迁徒。莒地东近黄海,气候温和,山川秀丽,土地肥沃。历史上不仅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好地方,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宋金南北战争爆发后,莒地作为战争双方的拉锯战场,战争连年,生灵涂碳,人民群众房屋被毁,田禾遭劫,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为躲避战争,百姓们纷纷举家外逃,造成莒地人口锐减。宋金战争结束后,腐败无能的北宋王朝为逃避金人的追歼,逃亡到江南,并以长江为界,苟且偷安。在北宋王朝南迁之时,莒地部分北宋遗民不堪忍受亡国之辱和金人的欺凌,也纷纷举家随宋王朝南逃,再一次造成莒地人口大面积的消亡。对此《重修莒志》记载:“盖赵宋南迁,隶属金元,板荡流难,而晋绅编户,具祸以尽,岂不痛哉。”
     二是宋王朝南迁后,占据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的金(女真族)、元(蒙古族)两大少数民族,为争夺北方的土地、人口、政权,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终以元军战胜并取代金朝而雄据北方广大地区。元军为征讨南宋王朝,在两淮地区大量屯兵,并在土地肥美的沂沭河以东地区,驱赶人民,纵兵牧马,致使本受战争蹂躏的宋朝遗民,再受背井离乡的煎熬。莒地出现了“蓬蒿四十里,村舍两三家”的荒凉景象。?
     三是元朝末年,由于元贵族和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特别是刘福通的红巾军与元军决战两淮、河南、山东、河北等地,战争非常残酷。元军与地主武装联合对农民起义军所据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使豫鲁、苏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莒地作为元末农民起义军活动频繁的地区,也连遭战争重创,人口十亡八九,真正到了“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无人烟”的境地。
     四是莒地除了是宋金南北战争和元军同农民起义军战争的重灾区,还饱受地方军阀、土匪和流寇的洗劫。据《重修莒志》记载:“宋宁宗嘉定四年,益都人杨安儿起掠莒(州)、密(州),安儿死,其妹四娘子统其众,复掠食至莒之磨旗山(马亓山)。十一年春正月,李全袭破莒州。夏五月,金黄阿鲁答袭破李全于莒州”。记载了杨安儿、杨妙真(四娘子)的红袄军与金兵在莒地特别是莒南马亓山附近攻杀不息的战事。又据《陈氏族谱·序》中记载:“始祖本东海大村人也,稽自元末之衰,山东总兵有毛一清(中国通史记载为“毛贵”)者,乘元明未定之际,聚雄兵百万,横行一区,大肆杀掠,鸡犬扫荡,人民逃难,千里无烟,房屋尽空,荆棘满地,青草遍野。斯时也,父子朝食而暮不保膝下同欢,夫妻夜聚而昼难定旧巢之复眠。母南子北,兄东弟西,寂寂寥落,虽有山东之名,而无山东之实矣。”军阀割据,匪寇称雄,也是造成莒地人口消亡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战争过后的瘟疫,以及旱灾、水灾、蝗灾等自然灾害的重叠出现,也是造成莒南地方人口消亡的重要原因。
     通过以上史料证明,莒地经过连年的战争消耗和匪患的洗劫、朝代的更替,人口大面积迁徒、消亡,至元朝末年,已成为人烟稀少的旷野。明朝建立后,为巩固边防,恢复经济,让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富民、强兵、固国的战略决策,朱元璋首先使朝廷上下均明了“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决定了招募流民回乡、移民垦荒、移民屯田(分民屯、军屯两种)等战略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时五十余年的大移民就此拉开了序幕。
     明代的大移民,自洪武二年至永乐年间先后10余次,共向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四川等地移民数十万人。最初的移民基本方针是从人口稠密、经济富庶的广东、山西及江南的苏、浙、嘉、湖等省份、地区,以“三丁抽一”的办法,责令成年男子迁徒到人口稀少地区。此办法刚刚推行不久,朝庭紧接着又严令推行“二丁抽一”的法案,明令:凡一口之家中,以男为丁,一户中若有男丁两人者,必须分野,以加快大面积移民的速度。对此,《陈氏族谱·序》记载:“明太祖登基,首命汤和任山东宣抚使,招济离散百姓,但杀掠数十年,人民荡然,即有复业者,皆漏网之鱼耳。群臣本上,明太祖凄然,复命各省由人口稠密者三丁抽一,务携妻子各占地方。该抚使给其牛、种,垦野修庄,暂为栖身之处。又载:“始祖六人自东海大村来我山东日照县西车疃桑行地,盖屋两间,锅造未干,而国命叠张,圣旨下:有二人同室,不分野而居者,依列问罪。”以此可见当时移民的决心之大,法令之严。?
     明朝大移民的分布很广,以河南、山东、河北为迁入人口最多,在山东以鲁西南、鲁东南迁入移民最多。鲁西南以滕州、枣庄、微山等为主要迁入点,迁入人口多为山西洪洞县人。鲁东南地区临沂、日照两市迁入人口除部分来自安徽、山西洪洞县,多为江苏东海。东海人外迁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东海地处沂、沭河下游平原富庶地区,经济繁荣,人口稠密,是自秦、汉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虽同莒地一样同遭战争的灾难,但比较莒地而言,物质基础雄厚,人口密度高,基数大,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也远远超过莒地。而且由于受经济的支持,人口繁衍速度较快,成为大移民的人口迁出地之一,也就顺理成章。二是元末明初,元末起义军张土诚残部和倭寇勾结横扰沿海,沿海被迫实行“海禁”以“备倭”。洪武年间,明政府就下令“片帆不许入海,如敢有私下与诸蕃互市者,必寘之以法”(《明太祖实录》)。明初海州云台山(今连云港花果山所在)尚在大海中。这样的海禁森严,致使海船断绝,商船无法往来,扣船封海,沿海岛民鱼无售处,货无购处,海州岛民失去了生活所依,逃亡者(外迁)愈众。其后海州地区为了封海裁海,杜绝岛民与张土诚残部的联系,凡沿海居民悉令内徒。因此,综合分析之,第二个原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而莒地作为与江苏东海相距百里的近邻,气候、物产、风俗习惯与东海基本相似,东海人要外迁,不愿背井离乡走得太远,选择莒地作为第二故乡也就情有可缘,可想而知了。?
      需要说明的是:明、清时期各大谱牒所言称的东海(海东),其故址与区域、范围是指现在的江苏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连云港市所辖的赣榆、东海、灌云、灌南4县和新浦、海州、连云3区等更广义上的大东海,轴心在连云港,而决非狭义上专指的现东海县狭小的区域范围。
     据史料记载:连云港古称瀛州,秦时称朐县,属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年)始称海州。唐代以后,除元代一度称海宁州外,其余各朝连云港一直延称海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废州设县,海州改称东海县。1933年设立东海行政区。同年,陇海铁路终端港建成,因面向连岛,背依云台山而取名连云港。全境解放后设立新(浦)海(州)连(连云港)特区。1949年10月建立新海连市。1950年5月,东海县与新海连市合并为新海县,12月又恢复新海连市和东海县建制。1961年10月1日新海连市因港口而正式定名为连云港市。在这期间,东海的行政中心一直在海州(连云港),直至1957年东海县城才由海州搬迁至牛山(今东海县城驻地)。
     东海一词作为地名是以东海郡的形式出现的。汉在秦置三十六郡的基础上,为加强地方领导,又在不少地方增加了大量的郡置,东海郡就是在那个时候和背景下出现的。据《中国古地名考》记载:东海郡,汉置,故址在山东旧兖州府东南、至江苏邳县以东至海皆是,治郯,在山东郯城县西南三十里。其区域范围包括今天的山东的枣庄、临沂、济宁局部,江苏徐州的新沂、邳县、睢宁,宿迁的沭阳,连云港的赣榆、东海、灌云、灌南等地。另记载:南朝宋置,东魏改曰海西,隋废,故治在今江苏涟水县北。东魏置,隋废,故城在今江苏灌云县郁州。东魏曰海州,隋改置,元废。东晋侨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北境,旋移京口(今镇江)。隋唐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朐山(今连云港西南海州镇)。另据史料记载:古之东海郡,有二处。汉代的东海郡在今天山东省郯城一带;东魏及隋唐后的东海郡,相当于今天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这说明东海作为行政区划的概念,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而不同的时期的东海,其行政中心也分别在今山东的郯城和今江苏连云港所辖区域内。史鉴于此,我们不难看出,明清时期各大谱牒所言称的东海,当为东魏及隋唐以后的所指的东海郡范围,也即连云港的故称――海州的区域范围。
      东海县以县的名字出现是在南北朝时宋明帝泰始七年(471)。据《东海县志载》:东海县一带地域,在夏、商时属徐州,周代属兖州,春秋战国时期相继属郯子、鲁和楚。秦朝始设朐县,先属薛郡,后属郯郡。汉立东海郡时,朐县属东海郡,三国时魏改东海郡为东海国。南北朝时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在今云台山一带始建东海县、属东海郡,因当时县境东边临海而得名。这是东海作为县治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历史典籍中。此后,自晋到隋、唐、宋几个朝代,屡有罢郡为州或改州为郡之变化,但这一带所建东海,朐山两县一直比较稳定。元代海州升为海宁府,后降为海宁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东海县并入朐山县,明初,朐山县并入海州,属淮安府,辖赣榆县。清雍正二年(1724)升为直隶州,又将沭阳县划入。民国元年(1912)海州废撤,分为东海、灌云,初属江苏省徐海道,后属江苏省第八行政区。从东海郡到海州,再到东海县的史料记载看,明洪武至永乐年间迁入莒地的东海人,把自己的祖籍称做东海或海东(海州、东海的简称),就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连云港这块土地上,海州与东海交替并存,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地方,两种叫法,正像我们把十字路称作莒南县城,把莒南县城叫作十字路一样。
      在查阅连云港、东海县史料的时候,让我感到惊喜和欣慰的是,历史虽然经历了六个多世纪的沉淀,今天,当我满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连云港市的电子地图,搜索到新浦区花果山乡,竟欣喜的发现,那些令我们魂牵梦绕,感到熟悉而又亲切的故乡的村名,如大村、小村、当路村、云台山、孙家山等至今犹在。点击着这些故乡的山名、地名、村名、岛名,我们还怀疑自己的祖籍和故乡不是东海吗?
    商丘海州寻根记
    箕山宋氏,为沂水和莒县东北部宋姓氏族中较大的一支。其始迁祖德兴公的墓碑上,开宗明义写道:“吾宋氏原籍海东宋家村,明初之时,始祖迁居於山东沂州府、莒州北乡、流泉牌、圣水社、箕山庄安居焉…”。村里许多人问:“海东宋家村”具体在什么地方?德兴公之上的历代先祖,到底还有哪些人?甚至还问:全国宋氏自始祖微子启以后,排行到现在总共有多少世系辈分?我们箕山宋氏在全国宋氏排行中,应该排到多少世系辈分?周围村的人都传说祖先是从山西洪洞移民来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对这些困惑大家的疑问,过去总感到很难解说清楚。
    (一)
    据村里老人们传说:由于族谱的前半部分,早年曾经遭到损坏,其中主要是:始迁祖德兴公的具体迁出地点、时间,以及德兴公本人兄弟和上代先祖的历史源流部分,大多缺失无存。现存族谱,是清朝光绪年间,由宋法德老先生等人,通过搜集和抄录各位先祖的墓碑碑文,以及各分支的相关记载等,费了好大气力才续补修成的。
    对于祖先迁移的历史,由于资料缺失,大多已无从考证。从而使后来的一些族人,也随着周边村的传说,认为祖先最早都是来自山西洪洞大移民。这大概也与我们的祖母和母亲等上辈人中,从她们娘家或亲戚的相关传说中,又潜移默化的、自小时候就传播给了我们后辈人的缘故。所以,一辈一辈传下来,有的又把姥娘家或亲戚家的祖先,也当成了自己的祖先;甚至把所有的山东人,也都当成了山西洪洞大移民的后人。由此看来,明初山西洪洞大移民的传说,也太过于惊天动地,而深入人心了。
    据史书记载:由于南宋至金元时期,长江和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被少数民族所侵吞占领。期间,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一直常年不断。到了元朝,蒙古游牧民族以胜利者和当权者自居,对汉人实行残暴统治,又引发了元末大起义。经过各路义军推翻元朝的连年残酷战争,到朱洪武最后削平各路义军军阀割据,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此后,燕王朱永乐又发动夺取皇位的所谓“靖难之役”,从北京打到南京,战争也十分惨烈。从而,前前后后近百年的拉锯战争,给山东(当时是指太行山以东,包括河南、河北等广大地区)一带的居民人口,造成了巨大的摧残。加之元末以来连年灾荒,造成全国人口大量减少;尤其山东、四川一带,出现了大面积无人区。而这时期的江南东南部和山西中南部地区,因未遭遇战乱和灾荒,人口密度则相对稠密。所以,朱洪武建立明朝之初,面对全国极为不均的人口形势,他采纳了国子监祭酒、文渊阁大学士宋讷等人的建议,即提出并开始了以“湖广填四川”、“山西填山东”的大移民战略和计划;并且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
    期间,朝廷决定从人口稠密的山西中南部和两湖、两广及江、浙一带部分地区,通过大移民,来填补山东和四川等地的无人区。这是大的方面。此外,限于当时的交通落后状况,还采取了一些局部对局部的小型移民。如江、浙迁山东、江西填两湖(湖南湖北局部);以及军屯、民屯(即征发和调集军队及地方武装,并准许携带家属,开垦荒芜地区和边疆地区)等等。并对移民户,给予盘缠银钞、划拨土地、馈赠农具种子和减免租税三年等优惠政策。
    据史书记载: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前后历经50年,移民18批,移民总人口超过400万。由于当时的人们不愿背井离乡,骨肉分散;朝廷除了征集无地户以外,便实行“两丁抽一”(即家中有弟兄俩必须走一个,多去不限);并一路由军队集中押解看管护送。
    由于朱洪武出身安徽贫寒之家,在元朝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大饥荒中,他的父母、大哥大嫂和侄子等,全被饿死;二哥外出逃荒,三哥做了倒插门;他被迫到皇觉寺出家当了混口饭吃的小和尚。所以,朱洪武对旧官僚地主非常痛恨。他做了皇帝开始大移民时,对这些人也毫不留情,强行迁出了大批旧官僚地主豪强家庭,去填补灾区。
    当时规定:凡是从山西去山东的移民,先集中在边界洪洞县一带报到,领取“凭照”盘缠,然后开拔。所以其后人通过世代口口相传,都说是从山西洪洞迁来的。一路上,押解官军为防止逃跑,便将移民用绳索一串串捆绑着双手,移民要大小便,都必须报告押解官军,解开手上的绳索才行。所以,直到现在仍然把大小便叫“解手”,原因即此。在当时交通、通讯极不便利,社会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先人们翻山涉水、风餐露宿的长途跋涉,千里大移民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
    据史书记载:在从山西大移民的同时,朝廷又从江苏一带人口密集地区,迁出来一部分,并就近迁往山东。箕山宋氏祖先墓碑上说的:明初之时,自海东宋家村迁移而来,应该就是这一时期。据《中国历史地理》记载:古代江苏东海称“海州”,海州东部地区统称“海东”。如同山东的“胶东”,即指古代胶州以东地区。
    我在前几年写《箕山宋氏溯源》一文时,曾根据现存箕山宋氏一世祖德兴公的墓碑碑文“吾宋氏原籍海东宋家村”的记载,以此为线索,曾去江苏古代的海州东部一带,进行寻访过。由于那时还在职工作,公务繁忙来去匆匆。去江苏通过查问才知道,古时候的“海东”,其辖区包括现在的连云港、东海、赣榆、沭阳、灌云、灌南等七八个市、县、区。那里的宋姓氏族村庄非常多,光叫“宋家庄”或“宋家村”“宋庄村”或“宋庄”的,就有十几个,而且有些村名历史上曾经变来变去(如宋家箕山村和王家箕山村,历史上也曾叫“箕山前庄”和“箕山后庄”)。
    通过朋友联系本姓宋氏宗亲,查看了一些宋氏族谱,找了一些老人了解;但尤如大海捞针,最后只了解了一些线索。从这些线索中,当地的宗亲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箕山祖上说的“海东宋家村”,很可能就是赣榆宋庄村一带,因为这里紧靠东海,历史上曾叫东海宋家村,并且传说村里有一支宋姓人家,于明朝初年去了山东。所以,当时初步推论:海东宋家村,即今赣榆宋庄村一带。
    从那次去江苏回来后,心里总感到很不踏实。一直想找机会再进一步调查核实,并寻找出与箕山宋氏祖先相关的族谱史料,把祖先的这一段历史渊源,弄个水落石出。
    2010年,正值“世界宋氏宗亲第二届恳亲祭祖大会”在河南省商丘市筹备之际。这时我已退居二线,空闲时间多了。所以,就一直关注商丘方面的会议筹备情况,并保持联络。到了9月份,我决定提前去一趟河南。于9月25号赶到商丘,受到中国宋氏宗亲会商丘总会和宋氏文化研究会、监事会的宋德友会长、宋崇义主席、宋孝祥名誉会长和宋金洪秘书长等宗长的盛情款待。他们不仅陪我到了始祖微子祠、微子墓祭奠始祖;瞻仰历代宋氏名人画像及事迹、书画作品等;还给我提供了一些有关始祖微子和宋氏宗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对于我带去的箕山宋氏族谱,他们通过核查后认为:由于缺少箕山宋氏始迁祖德兴公以上的历史源流资料,所以目前还没法与海州宋氏族谱相对接,也没法与始祖微子的后代世系族谱相衔接。所以,他们建议,需要重新续补好这一部分资料后,并经总会和海州分会核查确认,方能连根归宗,并纳入全国宋氏总谱世系序列,成为公认的宋氏分支谱籍。
    他们可能觉得我早年曾经做过县委秘书一类工作,有一定文字功底,就一再提出让我回来后写一篇大会发言材料,准备在十一月份第二届恳亲祭祖和宋氏文化研究大会上发言。同时邀约为今后总会编纂《宋氏文化》等刊物,撰写一部分稿件。
    通过这次商丘之行,使我深深感受到:商丘作为始祖微子和宋姓氏族的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保留和扩建了古宋国的历史古迹及历史风貌,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更感动心扉的是,那种血浓于水的宋氏宗亲之情。
    尤其在微子祠,看到了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夫妇等,于2009年3月来商丘祭祖、观光;以及2005年5月,宋楚瑜访问大陆,拜谒黄帝陵,并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的图片;还有宋楚瑜为微子祠题写的亲笔题词,他的毛笔字写的非常漂亮。更有由印度尼西亚华侨企业家宋良浩宗长及其全家先后捐资1。6亿元,不仅重修扩建了壮观华丽的始祖微子祠、微子墓;还捐资在商丘市辖区内,共修建了中小学校100多处;其中原商丘二中现改名为“良浩高级中学”,占地315亩,拥有师生12000余人。他还捐资牵头成立宋氏慈善总会,使许多陷于困境的宋氏族人得到了救助。为此,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宋良浩先生最高荣誉奖——“黄河友谊奖”。这一些,参观后岂止是感动,而是深受震撼。
    到2010年11月26至29日,商丘大会召开之际,我带领临沂代表团共18位宗亲有幸参加;并在会上作了《试论始祖微子的伟大人格与智慧》的发言;同时被总会正式聘为顾问。大会期间,参加会议的800多名世界各地、海内外宋氏宗亲代表,举行了祭祖大典与联谊交流及文化研讨和观光等活动。
    会后,于2011年3月至5月,我又两次去江苏连云港、沭阳、灌南、灌云、赣榆、东海等地,拜访了宋永熙、宋世璋、宋厚清、宋以恒、宋承举、宋发岭等宗亲。他们除热情招待,介绍情况外,还赠送《海州宋氏宗谱》及各县分谱等谱籍资料。并陪同瞻仰了当地的宋氏祠堂及文物古迹。
    《海州宋氏宗谱》历代资料搜集、保存、续修都比较完善,其中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宗谱资料,十分珍贵。而且海州宋氏族谱,包括各县分谱,都相互连接,上下一体,自成系统;而且明朝以前部分,各谱内容大都基本相同(据说都是从原先一部家谱抄下来的)。据他们讲,清朝乾隆年间,有一祖上述先公,为了续修海州宋氏族谱,曾经卖了自家的二百亩地,全部捐献出来,专门去南京找人刻板,编印历代海州宋氏宗谱200套,分发各支族保存。从而使其历代族谱,得以留存后世。至今那里的宗亲们,都还对当年述先公不惜巨资,编修家谱之举,心存感激。
    据《海州宋氏宗谱》记载:海州宋氏开基始祖为宋昭公,字子朗,号真翁;祖籍河南商丘县官宦之家。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举孝廉(古代的一种推荐选拔制度),官至太学(也称国子监,国家最高学府)内舍直学士(负责教授太子经史等),授朝散郎(又称侍御史、朝议郎;是朝廷的文职散官,掌谏议、监察等)。他为官清正,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因此得罪了奸臣宦官童贯、王甫等权贵大员,而遭贬罢官。并被派往海州接受编管(所谓“编管”,即京官削职后,发往地方接受监督)。他便从此举家定居海州(今江苏东海县一带),以讲学教书和编释经史,度过晚年;享年八十五岁。死后安葬于海州朐城(今连云港市西部)白虎山。直到宋理宗宝佑三年(公元1255年),宋昭公被平反昭雪,追赠朝散大夫(朝廷文职官衔,掌管谏议等);谥号“忠毅”。并赐田百亩,以供祭祀。宋昭公有两子,长子宋明;次子宋朋。其后人为了纪念昭公,便引用皇帝所赐谥号,遂起堂号名曰“忠毅堂”。至今海州、海东宋氏族人,皆以“忠毅堂”子孙,而引以为荣。后来,又有族人,因出仕任官、游学、经商等,陆续迁入海东赣榆、灌南、灌云等地居住,遂开始形成海东宋氏望族。目前总人口已达十余万人。
    据《海州宋氏宗谱》记载:到了宋末元初,第九世祖宋仪公,为避战乱,自海州迁入“沭阳韩山”(即今沭阳县韩山镇)定居。与此同时,宋仪公的两个哥哥,大哥宋侃(读刊)公,迁居东海新县一带;他的后人中,又有克裘公一支,迁居赣榆青口及沿海宋庄一带;而克箕公一支,则仍然留在东海。二哥宋信公,先留在白虎山老宅(今连云港市西部);后来绍祖公一支又迁居惠泽(今灌南县一带)。
    又据《海州宋氏宗谱》记载:到明初洪武年间(公元1368至1399年)大移民时期,第十四世祖宋怡公,及其后人,又自沭阳韩山,随移民举家迁入山东沂州府辖区定居。而宋怡公的哥哥宋悌(读体)公,则仍然留在沭阳韩山。而悌公的玄孙中(排第十八世),有一支宋致公,后来又迁居济宁府;目前也还没有联系上。
    查遍《海州宋氏宗谱》(包括各县分谱,明朝以前部分都基本相同),所有记载都是:自宋末至元、明前后一百多年间,尤其明朝初年,随移民迁往外地的有许多支;但是,迁往沂州府的仅此一支。虽然目前有些具体情况(如怡公其他后人和德兴公兄弟等族谱资料),还有待进一步核实。但除了以上族谱记载,其他线索尚未发现。
    另据赣榆县宋世璋会长和宋厚清秘书长介绍,赣榆宋氏支系中,曾有一支于明初迁往沂州府辖区,相传其后人主要分布在日照涛雒、临沭玉山和莒南相沟、书院一带。前几年修谱时,他们之间曾有人相互联络过。但也是由于祖上早期家谱失传,这段历史也没有具体疏理清楚。
    依据上述族谱资料,经过海东宋氏文化研究会宋永熙、宋以恒、宋承举、宋世璋、宋厚清等会长、秘书长共同坐下来反复讨论,最后基本认定:
    一是海州、海东族谱记载,明朝初年自海州、海东迁入山东沂州府的仅此一支;而海州和海东宋氏历代族谱较为完备,其记载真实可信。由于明朝年间,海州宋氏经大移民之后,又补续宗谱之时;沂州宋怡公分支,由于路途遥远,交通闭塞,信息不通,而漏续。
    二是沭阳韩山宋氏,其祖居地确有宋家村(又名宋庄村)。
    三是箕山宋氏始祖德兴公之墓碑碑文上写的也很清楚:自明初之时,由海东宋家村迁入山东沂州府莒州北乡之箕山庄,其记载真实可信。
    四是论排辈分,海州、海东宋氏的现有辈分,已排到32至40世;箕山宋氏的现有辈分,已排到17至24世;如果再续上自始迁沂州府的开基祖怡公之上、到海州开基一世祖昭公,以上共历14世,箕山宋氏辈分应排到31至38世;两相对照,基本吻合。
    他们一致认为:依据以上四条,作为认定600多年前的远迁支系,证据已经比较充分。所以他们一致同意,将箕山宋氏,按照其源流迁出地,纳入海州、海东宋氏宗谱之沭阳韩山支系。堂号列入“忠毅堂”。并建议:等箕山族谱进一步核实完善后,在适当的时候,可以举行一个联谱归宗的仪式。
    据《海州宋氏宗谱》中关于历代宋氏祖先“世系辈分总排行”等资料记载:自海州宋氏开基一世祖昭公算起,再上溯历代、直至宋氏始祖微子启,其总排行共计相隔66世;(也有宗谱考证说67世;海州宋氏1世祖昭公,为总第67世;也有宗谱考证说第68世;尚有待进一步考证核实)。所以,按全国宋氏世系总排行统算起,海州宋氏后裔已排到总第98至106世;箕山宋氏后裔则排到总第97至104世(其中不同地方的宗谱略有差异,总会专家尚在考证核实中。特此说明)。
    下面,再对照一下与宋姓氏族一脉相承的孔姓氏族的世系辈分总排行。据《史记。孔子世家》与《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孔氏开姓始祖孔父嘉,乃是微子启的同母胞弟微仲衍的第9世孙;孔子是孔父嘉的第6世孙、微仲衍的第15世孙。现代中国孔子基金会老会长孔德懋(读茂;是清末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德成的妹妹),乃是孔子嫡传第77世孙女。如与宋氏始祖微子启衔接起来,则排至第91世。孔德懋年纪大、辈分高,她之后还有10世左右;所以,孔氏辈分如果与宋氏先祖联系起来进行总排行,现在大约也到了100世左右。孔子嫡传后裔,自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皆由历代皇帝册封,直至清末民国而从未间断。所以,其宗族世系,历代不乱。由此看来,宋氏与孔氏相对照,其宗族世系,也大体吻合。(据《孔子家语》记载:孔氏早辈人丁稀少,如孔子乃其父64岁时所生;而后辈人则比较兴旺)。
    据《海州宋氏宗谱》记载:海州宋氏这一宗族支系,在全国宋氏郡望(古代指世居其地的名门望族)中,属于“广平宋氏”郡望。历史上曾经出过不少著名人物。其中唐朝开元盛世的著名中兴宰相宋璟(按宋氏总排行世系为第57世;也有说第58世;有待考证);生于公元663年,卒于737年;系河北邢州(今邢台市)南和县人。史书记载:他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工于文辞,为人耿介超俗,有大节。二十岁中进士,授上党县尉;后官至御史中丞、凤阁舍人,吏部尚书,直至宰相。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为唐玄宗创立“开元盛世”,做出了巨大贡献。享年74岁,死后追封太尉(相当于中央军委副主席),谥号“文贞”。(详见本人写的《宋氏源流探微》)。
    为了弄清明初大移民情况,我在查找相关历史资料时,偶尔看到了由著名历史学家纪连海教授撰写的《历史上的刘墉》这部书。书中记载:刘墉的始祖于元朝末年,从当时的江苏徐州府砀山县(砀山县后来划归安徽省)大刘家村,避乱迁入江苏东海当芦村;至明初大移民时又迁入山东。先迁到日照东港区黄墩镇与莒县交界的甲子山西北“喜鹊窝”村居住。据明朝万历18年(公元1620年),刘墉祖上续修的家谱记载:“我刘氏自汉隶属于莒…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乱起(即红巾军起义),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本朝洪武3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刘墉祖上,也是洪武初年,从江苏海东一带移民山东。
    刘墉祖上自称“我刘氏自汉隶属于莒”。这是因为西汉孝文帝刘恒曾封其侄子刘章为城阳王,东汉光武帝刘秀又封其弟刘祉为城阳王;历史上城阳国设在莒县城。所以,自汉以来,刘姓为莒地的名门望族。如中国第一部文学评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读协),即是南北朝时期的“东莞莒人”(详见《梁书。刘勰传》)。据考证,刘勰就是莒县东莞大沈庄村人。刘墉的祖上也是莒地人,大概与那里历史上的刘姓名门望族,也有一定关系吧。
    后来到了明英宗天顺年间(公元1457-1465年),刘家发生了火灾,房屋家产损失严重;到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8年),刘墉的祖上兄弟五人决定分家并外迁谋生。其中,老二刘思源留守本地;老大刘承源迁往安丘;老三刘接源迁往邱前;老四刘续源和老五刘根源迁往莒县。刘墉的祖上刘思源,他有八个儿子。过了若干年后,由于感到当地的人口比较密集,缺少发展空间;而外边还有许多人烟稀少的地方,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刘思源决定只留老四刘禧和他本人在家,其他兄弟七人外出谋生。其中刘福、刘禄同迁日照三庄乡刘家沟;刘寿迁刘家庄;刘诗迁大株洲;刘书迁莒县与叔叔刘续源、刘根源会合;刘忠迁临沂;刘厚迁沂水刘家店(后人一支又迁居沂水卜泉庄)。再后来到清朝弘治年间,刘墉的高祖刘福,因避匪乱,又迁居诸城逄哥庄(今属高密市);从此,刘墉家族定居于逄(读旁)哥庄。
    看了刘墉祖上,自江苏迁入山东的历史演变过程,感到与箕山宋氏先祖自海州迁入海东,再迁入沭阳韩山,又从海东迁入山东沂州府的迁徙过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另据近年出版的《古镇大店》,书中引述《庄氏族谱》说:“我庄氏,明洪武初年,由江苏东海郡海东村(今连云港市云台山北)迁来朱陈店”。朱陈店庄氏,即闻名遐迩的山东莒南大店庄氏。电影《平鹰坟》“庄阎王”,即出在这个村。据史书记载,大店庄氏自明万历40年,庄谦中进士;到清朝末年,族人共有20人中进士,20人中举人;拔贡12人,岁贡19人;有功名的乡饮介宾以上共411人;其中官至巡抚1人,道台2人,知府8人,知州6人,知县16人。直到民国初期,原清朝末年的翰林庄陔兰,还担任末代圣人孔德成的老师,并当选为山东省国民议会议长。直到现在,大店庄氏名人辈出,真可谓名门望族,簪缨世家。但可惜的是,他们家的族谱,其前半部分,也于明朝末年毁于兵火;许多也是后来拼凑续补的。可见历史无常,史料保存之难,连如此豪门望族,也不能幸免。由此及彼,箕山宋氏先祖早期迁徙、繁衍的相关历史资料出现缺失,也就不难理解了。
    沂州宋氏始迁祖宋怡公,明初从沭阳韩山迁入山东沂州府辖区后,其具体迁徙过程和子孙分支、以及再迁去向等相关历史资料,因早年族谱缺失而难以理清。根据目前掌握的一些有关族谱资料分析,是否可能存有如下情况,尚不敢冒然定论,在此推论几种可能情况,仅供参考。
    一是始迁祖宋怡公,于明初先从沭阳韩山,随大移民迁入沂州府辖区(沂州府驻地兰山县,离沭阳仅百多公里);其后不长时间(仍在明朝初年),其后人,有一支自沂州府又迁入蒙阴北楼(历史上曾属新泰县)。还有一支,即箕山宋氏始迁祖德兴公,则迁入当时的沂州府莒州北乡(今沂水县)箕山村。据箕山宋氏古谱记载:到了第五世,箕山又有五世祖安太公迁居北楼,投靠本家;并且到了第八世,这一支的三友公又从北楼迁回了箕山;三友公的后人至今在箕山繁衍兴旺。在古时候交通、通讯极不方便的情况下,箕山族人之所以跋山涉水三四百里迁去蒙阴北楼,而不去投奔附近就有的许多宋姓村庄;并且后来又有族人从北楼迁回箕山;莫非投靠直系亲族,是不可能的。如果纵览刘墉等家族的搬迁历史,相似的情况在那个年代,也就不难理解了。
    据老人们传说:箕山祖林中间有一块空地,这里本来是北楼宋家与箕山宋家三世和四世先祖的坟墓,由于北楼宋家后来发了家,感觉来箕山上坟很不方便,提出迁去蒙阴。但箕山人不同意,结果蒙阴宋家就趁过年黑夜间,来人偷偷迁走了。第二天村人发现,林地周围有许多马粪,还有人拣到他们夜里匆忙之间落下的银酒盅,等等。还有传说:迁坟者就是五世祖安太公的后代。所以,八世祖三友公又迁回箕山村定居后,由于那时村里有人还计较过去迁坟的事,所以他只好另选南林作为墓地;而另一从北楼迁回的一支,则只让他埋葬在老林的东地堰之外(那里确实曾经有一些先人们的坟墓,大约1980年前后因通路才迁走)。现在看起来迁坟已不算什么大事,但过去的人比较迷信计较。之所以又提这事,目的是说明箕山宋氏与北楼宋氏,历史上确实有非常密切和扯不清的关系。
    二是据《东蒙宋氏族谱》记载:自始迁祖古真公,于明初移民蒙阴北楼村定居,世代以耕读传家,虽居沂蒙山腹地,但人才辈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其后人通过仕官、游学以及躲避战乱等原因,散居于蒙阴、新泰、沂水、沂源等地。其中沂水西部、新泰东部、沂源南部有许多宋姓村庄,皆是蒙阴北楼宋氏后裔。其中明朝监察御史宋钦、宋铠兄弟及其后人,即迁居新泰杨庄,并逐步形成新泰宋氏支系。谱载:其家族最早有宋本公,洪武丁卯年(公元1379年)中举人,被派往广州任知县等职。后有宋钦公、宋铠公兄弟,先后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至1488年)和孝宗弘治年间(1488至1506年)中进士;宋钦公官至御史(掌管对朝廷与地方官吏的监察纠举等);宋铠公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掌管本省官吏的监察纠举等)、直隶真定(即河北真定)府知府。又有宋启亨公及其子大儒、真儒、明儒公,父子四人在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皆为拔贡贡生,且皆任知县;启亨公任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知县;其子真儒公后又接任石泉县知县;大儒公任陕西朝邑县知县;明儒公任山东嘉祥县知县。谱载:蒙阴东蒙宋氏家族,在明清两朝考中进士的3人;举人3人,其中武举人1人;拔贡贡生共有16人;授儒林郎、修职郎以及教谕、训导等职衔的二十多人。
    又据《东蒙宋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先祖中,确实有族人迁居于箕山。而且他们也祖辈相传:箕山宋氏是从蒙阴北楼迁去的。所以北楼宋家也有人推测:祖上有可能先落户沂州府兰山县,后又迁入蒙阴北楼;其兄弟或者后人们,不久后又有人迁入沂水、莒州一带,包括箕山村。而后来箕山村又有人为了投靠本族,又回迁北楼村等等。因为祖上同是根在海东;所以,箕山宋氏祖碑开宗明义就写明了祖居地为“海东宋家村”。这几种可能性都有可能存在,有待进一步考证。
    由于明初自海东韩山迁入沂州府期间的族谱,至今尚未发现。而北楼宋氏也与箕山宋氏的族谱一样,其先祖及以上部分已经缺失。所以,箕山与北楼宋氏族谱中,有关这一段先祖迁徙的具体历史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续补完善。
     在这次商丘盛会期间,宋良浩宗长偕夫人宋张美玉女士全程参加,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到入会的海内外800多名宗亲代表、以及地方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以英雄、领袖般的盛大欢迎,场面十分震撼!为人处世能够达到如此境界,实在难能可贵!
    更值得一提的是:宋良浩宗长也是 宋璟公后裔,其祖籍福建闽侯宋氏,乃名门望族。1949年他随父去台湾经商,后又到印度尼西亚开办纺织企业;由于善于经营管理和不断开拓创新,且为人慷慨,好善乐施;被尊称“纺织大王”和慈善家。会议期间,我特地让宋崇义主席和宋德友会长提前向他打了招呼,于晚饭后到他下榻的房间进行拜谒。谈到同祖同宗,他热情有加,主动站起来摆好姿势,与我们合影留念。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加之目前族谱资料仍有许多缺失部分;文中多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不吝赐教。并衷心希望今后有更多族亲,能够发现和挖掘出更多族谱资料,以进一步续修完善,昭示后人。并能够与全国宋氏通谱、以及海东宋氏族谱等,尽快衔接起来,让列祖列宗安息于九泉。
    (2011年夏秋写于箕山老家)
    洪武赶散——揭开鲁南明朝移民的秘底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2-25 19:55:43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始于明朝,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冯仁宏撰写的《新安镇源流》中称:“大明洪武登极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洪武赶散’,子孙相沿,传世为例。传至嘉靖,适奉旨击散,而苏之阊门周姓、常之无锡惠性,以及刘、管、段、金皆被赶散,来至朐南(原海州以南地区),芦苇荒滩,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
    县境人口始祖多从苏州迁徒而来,不少旧宗谱均有记载。因当时称民是强制的,又是武装押送,事情又发生在洪武年间,故称为“洪武赶散”。
    “红蝇赶散”揭迷
    幼时,即听老人们多次讲述“红蝇赶散”的故事。近来,我调到县志办工作,故常有些老人向我打听“红蝇赶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先后翻阅了《明史》、《清史稿》、《隆庆海州志》、《康熙海州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等一些海州方志,但均未见到“红蝇赶散”的记载,各种灾害记载的十分详实。为什么象“红蝇赶散”这样数万人大迁徙的灾难,却被史学家们忽略呢?其中一定隐藏着一个迷团。两年多来,我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精心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才初步揭开“红蝇赶散”的神秘面纱。
    一、“红蝇赶散”的影响范围
    因工作之便,我借阅了一些家谱,很多家谱,都明确记载本户在明代时,由苏州阊门,因“红蝇赶散”迁居海州的。如沭阳县大竹园洛安堂《孙氏家谱》、东海县张湾紫阳堂《朱氏家谱》、赣榆县沙河无锡堂《孙氏家谱》、灌云东辛洛槐堂《王氏家谱》等。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的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在走访灌云、东海、沭阳、灌南、赣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称自己祖先在明代由苏州一带因“红蝇赶散”、“红蝇赶散”、“红军赶散”、“红蜂赶散”而迁来海州定居的,甚至在涟水、洪泽、盐城、阜宁、响水等地也听说过“红蝇赶散”的事,山东的郯城、沂水、莒南、临沭等地的老百姓也称在明清时期,海州地区也曾发生过红蝇赶散的事件。其影响范围在苏北、安徽、鲁南一带,地域广、时间跨度长,民间影响大。
    二、关于“红蝇赶散”的民间传说
    一说,明初在苏州阊门一带偶生很多红头苍蝇(也有说是“红蜂”),见人就叮,叮了就死,故纷纷逃来海州避难。二说,元末张士诚率盐民起义,义军头裹红巾,后来义军之间互相混战争天下,张士诚的红巾军为了死守苏州,把苏州阊门的老百姓强行驱赶到海州。故称“红军赶散”或“洪武赶散”。三说,苏州百姓为了不忘祖籍是苏州,都忍痛把自己的小脚趾剁了一刀,作为标识,将来好回苏州认祖归宗。民间种种传说,虽然讲的服服贴贴,活灵活现,但很难自圆其说。
    昆虫学家对“红蝇”、“红蜂” 赶散的说法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世界上从古到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昆虫能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苍蝇只能传波疾病,根本不可能咬人就死;蜂类一般不主动叮人的;退一步讲,假如是“红蝇”、“红蜂”这类昆虫造成的,他们的家谱为什么没有记载一位亲人被“红蝇”或“红蜂”叮死的呢?由此可见,他们的逃难,根本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屈于某种人为的因素,被强迫驱赶而来的,只是他们不敢说,史家不敢写罢了。因此,所谓“红蝇”或“红蜂” 赶散之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毫无科学依据的,只能说是以讹传讹,子虚乌有。
     “红蝇赶散”如果是张士诚的红巾军所为,站在张士诚的对立面的明代史学家,为什么不抓住其罪而大书特书呢?为什么张士诚死后,从苏州赶来的人们仍留住海州,并在海州一带长期的繁衍生息呢?从时间来看,也不可能是张士诚的红巾军所为,因为张士诚已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自杀,大迁徙发生在明洪武年间(1368年)以后的事件又怎能与张士诚有瓜葛呢?
    由此可以证明,“红蝇赶散”的说法,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实在委屈了张士诚的红巾军。
    三、“红蝇赶散”的事实真相
    既然传说中的“红蝇”、“红蜂”、“红军”赶散不能成立,那么家谱中的“红蝇”这个历史事件又当何解释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灌云县博物馆,见到一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安镇志》手抄本,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洪军赶散”的发生原因及经过。据《新安镇志》载:大明洪武登基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子孙相承,定为世例,传至嘉靖,适奉旨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来至朐南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
    又据《苏州市志》载: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00户,190万人口。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戊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盐区),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
    由此,不难看出,明初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等广大地区,因此,所谓“红蝇赶散”,当指移民事件。“红蝇赶散”,这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率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史书和地方志不见记载的真实原因。
    四、海州也曾发生过“红蝇赶散”
    明代初期,海州地区的张士诚残部逃亡海岛,与日本浪人武士勾结,在沿海进行抢劫和骚扰。为此,明洪武年间,朝廷下令“片帆不许入海”,实行“封海”、“裁海”,海州沿海的岛民,被强迫迁去内地,如迁沭阳、莒县、沂水、郯城一带,多有云台山区迁去的家族。据《江苏海洋渔业史》载,清顺治十八年(1662年),清廷发布《迁海令》,强迫云台山、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入海”。
    五、“红蝇赶散”的功过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这个强迫性的移民事件,一方面,统治者采用了拆居烧房,关押驱赶,不顾百姓的死活的政策,使大批移民苦不堪言,对其中倒流移民,又采取重治罪。这无疑是朱元璋的一大错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广大居民带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有力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明初,海州盐民逃亡殆尽,盐业生产基本停顿,官府靠移民充作灶民(盐民),发展盐业生产,改煎为晒盐,后改为砖地晒盐,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产量和质量。从巩固国防和发展经济来看,也是功不可没的。
    日照田家村支系田氏一世祖葬石汪店,后迁至许家楼庄东岭。
    二世祖葬石汪店,后迁至许家楼庄东岭。
    三世祖葬城东岭许家楼庄。
    四世祖葬山庄。
    五世祖葬城东岭、山庄。
    日照田家村祠堂旧址位于田家村庄西头,堂屋三间,一世至六世,东屋三间,七世至十四世。
     
     

     

     

     
    古城子
     
     
    山子河
     
     
    田家沟
     
     
    李旺庄
     
     
    两河
     
     
    河涛
     
    日照海曲田氏是以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东海县迁至日照县定居的田福能为共同祖先的所有田氏宗亲的统称。
    目前,日照海曲田氏宗亲广泛分布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和莒县,在山东省内的临沂市、青岛市、潍坊市和威海市有部分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也有零星分布。
    根据日照海曲田氏家谱记载,结合日照海曲田氏宗亲世系、辈分实际,汇总日照海曲田氏宗亲提供的资料,得出日照海曲田氏宗亲的判断依据,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村居判断法
    村居判断法,是根据田氏宗亲祖籍所属于的村居进行判断是否属于日照海曲田氏的方法。根据日照海曲田氏家谱记载,综合部分宗亲、村落调研,表明日照市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莒县和临沂市沂南县、莒南县的76个自然村的田氏宗亲都属于日照海曲田氏。村居判断法是较为简洁的判断日照海曲田氏的方法,实用性较强。
    A、日照市(71个)
    1、东港区
    【1】秦楼街道
    (1)田家村;(2)高家村;(3)荷疃村;
    【2】日照街道
    (1)田家窑村;(2)大韩家村;(3)西安吉庄子村;(4)城关一村;(5)屯沟村;(6)尧沟村;(7)别家村;(8)小李家村;
    【3】奎山街道
    (1)申家楼村;(2)河套村;(3)东长河村;(4)前两河村;(5)后两河村;(6)大古镇村;
    【4】石臼街道
    (1)石臼八村;
    【5】后村镇
    (1)马家店村;(2)东山字河村;(3)中山字河村;(4)西山字河村;(5)田家岭村;(6)杏坊村;(7)东山河村;(8)李家洼村;(9)三合村;(10)丁皋陆村;(11)辛家皋陆村;(12)丁家院村;(13)东小曲河村;(14)西小曲河村;
    【6】涛雒镇
    (1)涛雒一村;(2)涛雒六村;(3)栈子一村;(4)栈子二村;(5)栈子三村;(6)田家园村;(7)宅科村;(8)桥东头村;(9)桥西头村;(10)海员村;
    【7】南湖镇
    (1)东黄山前村;
    【8】两城镇
    (1)东屯村;(2)大界牌村;
    【9】河山镇
    (1)河山店村;(2)林前庄村;(3)屯岭村;
    2、岚山区
    【1】岚山街道
    (1)佛手湾村;
    【2】黄墩镇
    (1)田家沟村;(2)田家董旺庄村;
    【3】虎山镇
    (1)泥田沟村;
    【4】碑廓镇
    (1)田家寨一村;(2)田家寨二村;(3)大河口村;
    【5】巨峰镇
    (1)邱后村;(2)车沟村;
    【6】汾水镇
    (1)贾家湖村;(2)前合庄村;
    【7】中楼镇
    (1)中楼村;(2)库山子村;
    3、五莲县
    【1】街头镇
    (1)东徐家沟村;(2)罗家丰台村;(3)乐山村;
    4、莒县
    【1】长岭镇
    (1)田家村;
    【2】刘官庄镇
    (1)大官庄村;
    【3】夏庄镇
    (1)前石屯村;
    【4】城阳镇
    (1)付家洼村;
    【5】浮来山镇
    (1)田家念头村;(2)田家店子村;(3)后石灰窑村;
    B、临沂市(5个)
    1、沂南县
    【1】蒲汪镇
    (1)圣母冢村;
    2、莒南县
    【1】朱芦镇
    (1)前青峰峪村;(2)大青峰峪村;(3)东青峰峪村;
    【2】文疃镇
    (1)看马庄村;
    二、辈分判断法
    辈分判断法是根据田氏宗亲所属的世系、辈分,判断田氏宗亲是否属于日照海曲田氏宗亲的方法。根据日照海曲田氏家谱记载,结合日照海曲田氏宗亲世系、辈分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凡是按照以明朝移民17世孙辈分为毓(玉),且18世辈分为鸿(洪),且19世辈分为文的田氏宗亲,就是日照海曲田氏宗亲。辈分判断法是可以直观判断是否属于日照海曲田氏的最好方法。
    三、族谱判断法
    族谱判断法是根据田氏宗亲所传承的族谱进行研究,遴选族谱中否有关于来自日照海曲田氏村落的记载来判断是否属于日照海曲田氏宗亲的方法。族谱判断法是较为常用的、且正确率较高的判断日照海曲田氏宗亲的方法。
     
     
    113、日照田家村支系田氏辈分考证
    据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光绪年间、宣统年间,中华民国《日照县田氏家谱》记载,结合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田家村、五莲县街头镇东徐家沟村和罗家丰台村实地考察,综合三村族人历史家世手抄资料,整理出完整的日照田氏一世祖至今所有世系传承信息。
    据《日照县田氏家谱》记载,清朝年间,日照田氏一世祖八世孙从日照县田家村(今属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田家村)迁日照县徐沟村(今属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街头镇东徐家沟村),延续至今。
    五莲县街头镇东徐家沟村田氏和罗家丰台村田氏辈分是按照综合考量日照田家村、五莲县东徐家沟村和罗家丰台村田氏家谱而得出的。
    日照田家村支系田氏辈分的整理,对日照田家村支系田氏理顺辈分,分明世系,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日照田家村支系田氏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附:日照田家村支系田氏辈分世系图(略)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世荣著《大明棋王》(连载十九)长篇象棋小说       

    下一条信息: 田林生编撰《田氏春秋》选录十八




    图片新闻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照片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
    田慧中和他的“田氏脊柱骨刀”
    田慧中和他的“田
    田维华《贵州建制史新论》出版
    田维华《贵州建制
    【祭文】壬辰年华夏田氏祭祖祭文
    【祭文】壬辰年华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祖敬拜始祖仪式:田绪科宣读《拜祖文》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
    热门信息
    ·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注释及译文
    ·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赏析
    ·  最新最全田姓名字
    ·  田氏香火神龛对联选录
    ·  田纪云:我是怎样步入中南海的
    ·  中国趣姓及人数最多和最少三个姓氏
    ·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  田氏 “紫荆堂”“三田哭荆”的来历
    ·  从副总理(田纪云)故居所想到的
    ·  国艺书画馆:田氏家族及其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