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完祠落成十周年暨丙申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上的发言
田启礼
尊敬的各位田氏宗亲,社会各界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在这春暖花开,杨柳吐翠,清风和畅,阳光明媚的美好季节里,华夏田氏宗亲,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山东省枣庄市,隆重举行田完祠落成十周年暨丙申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我们来自田完故里的河南、安徽两省,周口、商丘、开封、亳州四市的五十余人代表团,向“田完祠落成十周年暨丙申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向为本次大典操心费劳的华夏田完文化研究会、田完祠管委会、田完祠落成十周年暨丙申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组委会,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来自华夏各地的田氏宗亲表示亲切的问候!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吾田氏源远流长,可上溯到轩辕黄帝。黄帝十世孙为舜,舜三十四世孙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妫满即陈满。陈国都邑始建于株野,即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妫满史称胡公满或陈胡公,成为胡姓与陈姓的得姓始祖。后迁都于宛丘,即是今天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现在河南省的东部(周口、商丘、开封)和安徽省的西北部一部分。春秋时期,陈国虽然是一个小诸侯国,但也是中原列国的重要国家之一。公元前673年,陈国发生内乱,陈满十一世孙公子陈完惧祸避乱,弃陈奔齐。逃到齐国后,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这就是陈完立足齐国的开始。由于陈完是从故土避乱逃到齐国的,不欲称本国故号,不愿再用自己原来的陈姓,随改陈姓为田姓,陈完即田完。从此以后,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中,就有了“田”姓。田完即为我们华夏田氏的始祖。
自此,田完后裔在齐国大地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谦谦君子,忠孝传家,繁衍生息。至公元前545年,田完五世孙田桓子侍齐而得宠。田桓子之子田乞采取施新政,争取民心。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善待民众,名声大振。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田氏逐渐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公元前386年,周天子正式立田和为齐候。到此,齐国的吕氏政权完全由田氏所取代。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田氏代齐”,史称“田齐”。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田齐灭亡。齐国的覆灭,使田氏家族遭受了严重打击。有的田姓族人纷纷改姓;有的为避难逃奔他乡;有的被官府强迫迁徙;有的异地为官,落户他乡;有的因灾年度荒,背乡离井;有的经商周游四方,他们各有其土,繁衍生息,枝繁叶茂,田氏族人遍布华夏各地。田姓,成为中华姓氏中的重要姓氏。
斗转星移,岁月如烟。自田完始祖至今,历史已跨越了2700余年。山东枣庄的田氏宗亲,尊宗崇祖,慎终追远,在田氏后裔的原居地,也是田氏族姓大本营的齐鲁大地上,斥巨资建起气势恢宏、雄伟壮观的田完祠,为华夏田氏族人拜宗敬祖、亲情联谊、族谱融合、广泛交流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到今年落成已经整整十年了。这是山东枣庄田氏宗亲对田氏大家族的重大贡献。四年前,首届华夏田氏文化论坛暨祭祖大典在此隆重举行,我作为河南商丘归德田氏的代表,有幸参加了那次盛会,并作了大会发言,至今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再次相聚在这里,热烈庆祝田完祠落成十周年,共同拜谒我们的先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河南商丘、周口、开封、安徽亳州田完故里的田氏族人,纷纷报名,自愿组团,前来参加本次拜祖大典,并向田完祠敬献恭塑田文圣像一樽、自撰自书中堂联一幅、文学著作四套八本、归德田氏活动纪念册一套五本,捐献价值二万元的茶叶作为本次庆典用茶,以表对先祖的敬仰之情,对庆典大会的祝贺与支持。
普天之下田氏一族,率土之滨田姓同源。吾归德田氏,先由齐地迁晋,居山西泽州高平,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到了明洪武四年(1371年),德甫公携夫人岳氏,由汴(开封)之浚仪迁归德府(商丘)东三十里建家,即为田老家。在此男耕女桑,生息为家。故有“一迁大梁,复迁郡东”和“先汴后宋”之说。后称“归德田氏”。归德田氏,忠孝为本,耕读传家。书香始于五世祖进,而盛于八世祖珍。此后,归德田氏子孙,补博士员不可胜数,附增食讫垒垒相望,副车拔贡亦踵相接。归德田氏光宗耀祖,成为中州名门。
归德田氏是华夏田氏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同根同源同宗同祖,血脉里流淌的都是田氏血液,天下田氏一家亲。我们归德田氏以及田完故里所有田氏族人,愿意与大家一道,精诚团结,同心同德,为华夏田氏家族事业腾飞发展,再铸辉煌,贡献一份力量!
最后祝田完祠落成十周年暨丙申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圆满成功!
祝与会的各位田氏宗贤宗亲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田启礼,河南商丘人,华夏田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商丘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商丘市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归德田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商丘师范学院现代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