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返回上一步

 
家谱的序跋、体例和格式内容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3469  添加时间:2007-6-10 17:43:42
 
     家谱:
    “家乘”一词,最早出现于渔阳地区(今北京),是从《乘》衍生出来的。春秋时期晋国的史书名为《乘》,因此后称史籍为“史乘”,“家乘”一词也因由而生。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著有《宜州乙酉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日记性质的作品。此后,有人撰写家谱时,袭用“家乘”之名,意为家族之史。

    “谱牒”是古代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因中国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重视门第,有司选举时必鉴稽谱牒,所以古代的谱牒是封建地主官僚保持门阀的重要工具。本文所说的“家乘谱牒”,指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和有关事迹的书或图表,即族谱或家谱、宗谱的概念,限定于姓氏族人源流、繁衍、迁徙、分布的范畴。

1.家谱的谱序、跋:
 
     《序》、《跋》是家谱前的定性括文,多为本族贤者、名人撰写,也有请外族名人贤达撰写的;昭、穆则为族中贤达,切磋琢磨,取得共识,定下来后,共同遵守。

    《序》、《跋》大多谈古论今,内容丰富,文体流畅,呈现出原作者博闻强识、文采照人的特色。宋朝的郑樵在所著之《通志》的《氏族序》一篇中说:“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吏以掌之,乃用博古通今之儒士执撰谱事。百官族姓之家状者,则上官,为考定翔实,藏于密阁,副在左户。若秘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不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门阀,故其书散失而其学不传。”显然,在隋、唐两朝时期,官方取仕重簿状,民间婚姻重门阀,所以谱学盛行,后来因为不重视这些了,好些人都把谱学看成可有可无之事。

    许多家族名士由于文化素质较高,其族谱序、跋,多为自家名人所作。也有例外者,如浦江义门的《氏谱图序》、《荥阳族系记》就分别为名人吴莱、柳贯所作。《族氏规范》虽经历代修改,最后定稿却由明朝开国文臣宋濂完成。各个朝代名人也多为各姓氏族谱作序。

    《族谱》之《序》、《跋》,有长、有短,多数都论及族谱之重要和本谱之特点。笔者所见郑氏族谱《序》、《跋》,最长的为明朝郑纪所写之《家谱引》,他远自“浑沌之初,天地定位,上下摩荡,气化而生万物……始,及至是……古无圣王乃赐姓名氏,以别其误,如虞之姚、夏之姒、商之子、周之姬之类”,然后论到本族“……姬之后又分别为郑、为鲁、为卫,不一而足,然推原其始,则皆黄帝之后……”在论及族谱之必要时说:“……后世别之久之,遂隔阂易分尔汝贤者,知有父子、有兄弟,以至堂从功缌之间,恩爱流通,有差无间。不肖者知有父子兄弟而已,至于堂从功缌之亲,则相视如途人焉。又有甚者,父子兄弟之间亦皆相仇……此则分别既久之弊……须知先王赐姓,一本之散于万殊,近世谱图,则万殊之归于一本也。”其中又说到本族发展、支世系(略),最后归纳总结:“贤者当以谱责为己任,毋甘自弃,以励族人……”此篇谱序,论述甚详,最后是鼓励族人,要把自己的族谱修好。

    清同治年间郑维藩的《族谱序》,则以古先圣贤教导为依据,论述修谱之必要。如引:《易》曰:“君子以类族辨物”;《书》曰:“以亲九族”;《诗》曰:“振振公族”;《左传》云:“公问族于众”;《仲礼》曰:“合族以食,序以昭穆……人道亲亲也,亲亲尊,尊族故敬亲,敬亲故得族。”最后归结为:“盖天下之大,始于一人之身,分为百族之子,沿而下焉。”亦是要求追祖探源,把谱修好。

2.管理家谱的昭穆、宗人:

    昭穆、宗人是管辈数的。按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间,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二、四、六世(双数),位于始祖的左方;右为穆三、五、七世(单数),位于始祖右方。用以分别宗族内部的长、幼、亲、疏关系。祭祀时,子孙也按此规定排列行礼。昭穆后来也用于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

3.修编家谱:

    谱牒修撰的历史相当悠久。汉朝刘歆在《七略》中提到与他同时的杨雄有《家牒》,而一些古代地方志中摘引的《家牒》片断涉及历史名人的身后世。《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提到数十种南朝士族家谱,此外,古籍中还提到北齐有佚名的《杨(忄音)家传》,以杨姓和王姓等为多,南北朝时的各姓大族,均已有编撰家谱之风。

    全国姓氏一样,都有修撰家谱的传统,一向对家谱和族谱十分重视。他们认为,家谱就像国史一样,是自己的家史和族史,是血缘源流和人伦昭穆的可靠依据,与世教人伦的关系十分密切:“夫人之生,其初一身也。传世之久,子孙众多,族属繁衍,显徽殚续,离居散处,而至有不相识如途人者,其故何哉?由谱牒之不明也。谱谍明则宗法立,昭穆序,长幼有别,亲疏以合。尊祖敬宗,笃恩义,正伦理,而孝悌之道行焉。此谱之作岂不大有关子世教也哉!”正是基于上述思想,人们世代相传,修谱续谱,形成了独特的谱牒文化。

    家谱又称宗谱、族谱、家乘、房谱、支谱、谱牒、家牒、家传、谱系、氏谱等,是以特殊形式记载宗族发展的史书。主要用于记载某一姓族世系、迁徙源流、具体人物事件等等,即“人自为书,家自为书”,它是古人于一族之内“明世次,别亲疏”的依据,也是继承权和财产权的凭据。编修家谱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古有三世不修谱即为不孝之说法,一般修谱的间隔最长不超过三十年。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各姓氏人等以前的血缘先祖,相继生活于黄帝的姬部落和后稷的周部族中,由于黄帝和后稷是本部落的领袖人物,“姬”、“周”等姓氏便是他们的血缘标志。在周人的部族内部,又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区分为许许多多的家族和氏族村落,遇有婚姻、丧葬、财产等等,都要按一定的习惯和世系进行安排。特别是后稷等人对于部落首领地位的传承,都要遵守严格的血缘次序。

    这些谱牒内容,在文字出现以前是由部族首领口头传颂,再由专人负责整理归纳,以强记方式流传。文字出现以后,则由指定的人专门记录在特殊的薄册上。这种簿册,就是最早的家谱雏形,姓、氏在古代的承传世系和祖宗名讳,便是通过这种方法得以流传下来的。到了后稷的裔孙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专门设立了负责王族世系及宗族事务管理的官员,称为“小史”,并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史官修谱制度。后来传世的《世本》和《大戴礼记》中的《帝系篇》,便是当时修撰的关于各国王公在周朝的列位先祖传衍情况的带有家谱性质的典籍。因此可以认为,关于家谱的渊源和修撰情况,最早是应该追溯到该史时。

    修谱,主要是为了巩固家族的团结,扩大家族的活动和维持家族的秩序。修家谱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谱例,大约有序文、凡例、目录、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像赞、别传、墓志、家规、家范、墓记、艺文、著作等十几项。另外,家谱中还有各种纂例,如出族例。出族,即从家族中除名,这是一项严厉的家族惩罚。全国各地的各姓诸支多有家谱,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尤其是遭受战争、灾害和人为的损坏,许多珍贵的家谱资料遭到破坏,难以为续。

    在西周末年,各姓建国,周王朝分崩离析,各姓人氏正式从周朝王室中分离出来,有了独立发展的世系。那时,各国的官员也模仿周朝 王室的设官和《周礼》规定的情况设置了负责记录史实的史官,同时记录各国历代国君的世系传衍情况。这样,对姓氏具有直接意义的谱系资料才开始出现。不过,尽管家谱修撰的雏形出现较早,但真正的家谱的出现还应是在魏晋或者以后。在南朝初年人裴松之所注释的魏晋人陈寿所作的《三国志》里,曾三次引用《郑玄传》或《郑玄别传》,其中就有关于家世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家谱性质。特别是在东晋时期,著名谱学家贾弼之撰著《姓氏薄状》,其中包括十八州七百多个著名家族的谱传,在此前知名于世的家族的谱传当然也在其中。只是这部谱学著作早已亡佚,我们已无法窥知这些早期家谱的面貌。至南朝时,又有谱官修撰《百家谱》、《十八州谱》、《新集诸州谱》等,其中有诸多姓氏的谱牒。同时,各个姓氏族人为了准确记录自己的家族发展和世系源流,也都私自修撰有自己的家谱牒。当时,收藏在国家谱局的一些总谱和案谱,都是以这些家谱为素材整理而成的。至于这一时期的家谱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由于全都没有保存下来,人们还无法得知其面貌。但从当时人编修的其他一些书籍中,以及当时人注释其他书籍所引用的资料中,仍然可以窥知其一鳞半爪。

    到了唐朝,由于官方修谱和私家修谱的风气更为盛行,家谱也进一步丰富起来。今天保存在《新唐书》中的关于传衍情况的谱学资料,便是由这些私家谱牒整理而成的。根据这些节录后的家谱,我们可知在唐朝及其以前的传袭和发展情况。另外,当时官修和私修的其他一些谱学著作,如《贞观氏族志》、《姓氏录》、《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姓氏系录》等书中有关自己编修的家谱。至于在流传至今的《新唐书》中,仍然收录有《荥阳郑氏家谱》一卷的谱名,更无疑是出自郑姓人之手。所以,尽管我们今天已无法见到唐朝家谱的原始面貌,但其中的不少内容幸赖这些书籍而保存下来。

    宋朝及其以后,由于家谱的修撰已经走向成熟,加上国家对和家修谱的提倡,家谱在数量和质量都有显著地增多。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更是私家修谱最为盛行的时代。当时的各姓各家各族无不大修家谱,甚至一修两修或多次重修和续修,使修谱活动成为宗族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直到近代社会的民国年间,这种风气仍然盛行不衰。甚至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修谱活动依然存在。清朝是私修家谱的大发展的时代,雍正皇帝撰写了《圣谕广训》,下令在各地方宣讲,敦促各宗族“修族谱以联疏远”,各级官僚及地方士绅起而应之,各宗族闻风仿效,家谱之盛,遂为空前。民国时期,笃宗族、勤谱事之风未曾稍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谱之风稍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推动,许多族姓又兴起续修、重修之风,如重庆万州、湖北荆门等地的姓氏组织了不少修谱委员会或理事会,分别致书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请同乡同姓寄去生平业绩,以便辑人族谱。这时的家谱,传统的功能已相当淡化,联络感情、光大族姓、多途径发展乡里经济,成为新修家谱族谱的主要目的。久离乡里的姓氏成员,则通过参与修谱来寄托慎终迫远的寻根情怀,当然也不排斥衣锦还乡的骄傲之情。

   家谱修好后,要定期续修,一则续上后出子孙,二则根据家族内部调节和整合族人的需要,适当修改族规。续修家谱,并不单是循例而行,也是调整族内关系的需要

4.家谱的体例和格式:

    修撰于不同时期的家谱,大多有固定的体例和格式,一般包括谱名、谱序、凡例、谱论、遗像、恩荣录、先世考、族规家法、祠堂、五服图、世系、传记、族产、契据文约、坟茔、年谱、吉凶礼、艺文、名绩录、仕宦记、名贤传、学辈谱、续后篇、领谱字号等内容,而谱名、谱序、祖宗遗像、先世考、世系表、传记、题跋等又是最为常见的内容,也是姓氏家谱的核心部分。其中谱名即家谱的名称,多称家谱、族谱、宗谱、支谱、房谱、家乘等。为了表明家族来源和筹修时间,有些还在谱名前加以标明;谱序即一个家谱的序言,一般放在家谱的首位,少则两三篇,多则十余篇,内容包括修谱缘由、修谱目的、修谱经过、修谱人员构成、家族历史渊源,迁徙经过、郡望、历代修谱情况及谱学理论等。由于作序的人都有一定身份,甚至有些还是达官显贵或鸿儒名宿,因此序的质量大多很高,甚至有人称它是家谱上的金色饰物。至于家谱中的其他几个部分,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另外,就体例而言,其总的特点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多种文体的结合体,不仅有志、传、史,而且还有图、像、书、题,通过这些形式,共同表现“尊祖敬宗”、“敦睦亲族”、“承先启后”等基本主旨。

    总之,家谱从远古到近当代,绵亘数千年,一直与繁衍历史相始终。从这些家谱中,人们不仅可以得知诸多姓氏的源流、繁衍、分布情况,而且还可以了解其内容丰富的姓族文化。

5.家谱的保存:

    族谱印好后,谱版安置在小宗祠内,各版片之间用纸搪隔,以免损伤,外用木箱封装,搁置在高架上,以免受潮。族中如有需要加印族谱的,要经管理小宗祠者问清来历,如果确是嫡派子孙,备办好纸张后即到祠中印刷,不得搬到别处,以防版片散失。各房领出家谱多少本,管理小宗祠者要作登记,注明领取时间及领谱人,以便稽查。

    各家领回的家谱要用木匣装载,置放在香火之上,或密藏于书房之中,每逢伏天取出晒晾,不能让其稍有蛀烂之迹。

    凡逢岁时祭祀,各家带上原本,到小宗祠集中验看一次,如发现有鼠啮、油污、墨浸及磨坏字迹等现象,族中长辈,要在祖宗牌位前对持谱人严厉申饬,并当众罚银三两,归人祠内,以充日后修谱之资。拒不从命的,不得参与祭祀。家谱不得誊抄,不能传与外人,更不能出售,如有不肖子孙瞒众觅利,族众共同驱逐他,从此不许入祠。这类规定,在不少姓氏家谱中,都有或详或略的交代。

6.家谱的内容与体例:

    根据现存的诸多家谱来看,主要包括:

①谱序,主要记述族姓的来源,先世德行、宗族的迁徙和本家谱的编修、续修情况。谱序一般由本族名人或请当时的社会名人执笔,详细叙述族姓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的全过程。以使后代子孙知道祖先源流和他们辗转迁徙的艰辛。

②谱例,也称凡例,说明家谱编修的基本原则,家谱的作用和编修家谱的必要睦。

③世家,记述本族的名人事迹。

④诰敕,记录当朝政府对本族人的旌奖文书。

⑤像赞,收集本族先祖、名人的画像,在其后写上赞语,歌颂其功德。

⑥世系,这是家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本家族的一世祖以下,每代每人的姓名都按辈份写清楚,一看便知自己的继承关系。

⑦传志,记述先祖名人仕宦的传记,以教育后代子孙。

⑧家训,对子孙的教育准则。

⑨祠规,记述本族祭祀的规矩。

⑩祠堂,记载坟墓、义庄等财产情况。

7.班辈排行:

    排辈用字即行辈用字,即一姓族之内的人们为了分别世系辈分远近亲疏,而在取名时严格统一的用字。一般情况下,这个辈字是用在两字名的前边或后边,其格式是,姓+辈字+其他字,或姓+其他字+辈字。这个辈字居中间者比较普遍。封建社会重男轻女,辈字只在族内男性中施行。统一的辈字具有维护伦理纲常和增强姓族凝聚力的重要意义。一个姓族繁衍播迁,相互之间分散遥远,加之年代相隔长久,同姓子孙不明世系、不知根源、同宗同族也只能是路人一般,更不清楚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辈字就应用而生了。

     统一的行辈用字,在汉朝人的姓名中就已经出现了,但那个时候还只是个别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占统治地位,家族传记谱牒日益增多,统一的行辈用字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辈字真正作为一种普遍的姓族文化现象,其产生是在宋朝私谱成风以后的事情,渐至明清时期,愈演愈烈。一般情况下,辈字的规定,是在同一家族在初次或较早修谱时由有关人员非常慎重、颇费心机、反复推敲以后才确定下来,写进族谱,统一由族中人按辈分高低依次选取一字用在自己的名字里边,同一辈分的人必须用同一个辈字。有些姓族的辈字也有修改的情况,若干年后,在辈字依次即将用完之时,族内还要组织续修。

    行辈用字具有私修谱系的突出特点,它的使用范围和推行的效力也是相对有限的,除孔、孟两大姓族之外,没有那一姓族在全国实行统一的行辈用字。只能是一定范围之内的同一姓族力所能及地将血缘关系可以考知的人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的行辈用字。因此,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范围之内,同一姓族的辈字也不可能一致起来。

    姓氏是家族的特殊标记,堂号是宗族分支的名号,辈字是区分族内辈分高低标志,人名则是区分人群个体的符号。姓名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它的源头也就是姓氏的发端。同时,姓名学又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现象。姓氏作为中华姓族中古老的姓氏之一,又有他自身诞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还有姓字本身深刻丰富的内涵。因此,各姓人的名字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印记,又显示了姓氏家族的鲜明特征。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各姓后裔们散居在各地,他们自强不息,生生不已,由于地域间读音的接近,随着岁月的流逝,便有了姓氏的诞生。这是两汉之际的事情。虽然有诞生较晚这一历史的特殊性,但两汉时期各姓人取名也难免受先秦时期“五规”、“六则”的束缚和影响。这是因为时代相距不远,两汉也多承先秦之俗,不过是汉朝的色彩更浓而已。

    汉朝人取名习惯于用尊老、排行、美辞的方式取名,这在当时人名字中表现很突出。如汉司空、蜀郡郫县人何武,字君公;司徒、任城樊人何休,字邰公。君公,邰公,都属尊老的字眼。而司隶校尉、大司农何熙,字孟孙;太学生、南阳人何颐,字伯求。孟孙、伯求显然是排行字。汉朝人以“休”这一类辞作为名字者很普遍。如董久字休昭,朱桓字休穆,杨暨字休先,荀衍字休若等。“休”字的原义是美善,出自《诗经》中的《商颂》:“何蓑何笠,何天之休”。

    辈字的含义同堂号一致,都是为了敦亲睦族,纪念先祖功德,反映族人的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希望本姓族众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吉祥字。把这些辈字连起来,成了或四言或五言或七言的韵文,又有完整的意义,往往成为族规家训的浓缩或翻版,令后人禀承不爽。

    总之,家谱在中国文化史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延续着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甚至于比许多“正史”还更具有历史“写真”的意义,人们应当予以十分的重视。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第五”姓氏宗谱现常州       

 下一条信息: 中国最原始的十二姓氏及姓氏宗法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