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返回上一步

 
紫禁城皇木和(田氏)九节牛角事件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081  添加时间:2020-5-3 13:22:58
 

紫禁城皇木和(田氏)九节牛角事件


田仕飞


站在天安门广场北望,那是一片少有的金碧辉煌。从地下通道穿过长安街,进得天安门、午门,气势宏伟的宫殿群排山倒海映入眼帘。登上台阶,来到金銮殿前,粗大的楠木立柱衬托出宫殿的庄严。我近前一步,想查看这根楠木柱来自何方,拙眼一对,满眼迷茫。我傻傻地问:“你的籍贯是湖南沅陵吗?”它不言不语,似有满腹冤屈。


脑海中风云激荡,靖难之变,修建紫禁城,李法良起义,九节牛角事件……一幕幕历史剧轮番上演。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一个新的帝国崛起。明太祖朱元璋晚年犯了和汉高祖刘邦一样的错误,大肆杀戮功臣,分封诸子为藩王。自以为江山永固,殊不知祸起萧墙,藩王各拥重兵,雄踞一方。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故,朱标之子朱允炆继立太子,引起诸叔父藩王不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针对尾大不掉的现状,采取措施削藩。次年(1399年)改元建文,朱允炆叔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攻入南京,夺取皇位。1403年改元永乐,燕王朱棣成功升格为永乐皇帝。北方是朱棣的根据地,北京是他的大本营,也是军事重镇,迁都北京无一害而有百利。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备皇宫的建筑材料,经过十年准备,永乐十四年(1416年)建都工程实施,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元朝都城大都(北京),据考证皇城就在紫禁城的原址,不过已经荒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就要修建像样的宫殿,修像样的宫殿就要好木材,好木材非楠木莫属,因此楠木被尊称为“皇木”。茅盾在《白杨礼赞》中,批判了贵族化的楠木。但不可否认,楠木的材质确实好,是过去皇家建造宫殿的专用,故又称皇木(皇木一词出自《金瓶梅》,意为皇帝为盖宫殿亲派大臣采办的木材,主要是楠木)。这皇木,不是北京本地所产,而是来自于全国各地。北宋徽宗皇帝从全国各地搜罗奇花异石,组成“花石纲”运往东京,和采办皇木一样,彼此彼此。这皇木主要来自云贵湖湘,湘西沅陵盛产楠木,自然绕不过,据说有13根直径超过一米来自沅陵的楠木作为宫柱支撑起了这片宫殿,至于直径小于一米的皇木那就不计其数了。


湖南沅陵自古产楠木,有明以来尤甚。以楠木命名的地方有楠木、楠木铺等,至于叫楠木溪的,好似就有几条。其实没以楠木命名的地方也产楠木,沅水两岸、酉水两岸那些如毛细血管样的大溪、小溪的两岸及源头,都有楠木的家族。沅陵出产贵重的楠木,本来是好事一件,只可惜世间万事“福兮祸之所伏”。为了建造北京紫禁城,比狗鼻子还灵的朝廷已将爪牙伸了过来,为了获取皇木,硬生生制造了一场场人祸,除了李法良起义,还有“九节牛角事件”。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就算你说的都是真的,湘西沅陵距离北京,何啻千里万里,当年交通落后,又有大山阻隔,可能吗?”事实上,这是千真万确的。远古的《诗经•伐檀》就给出了答案: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哦,原来这一棵棵巨大的楠木砍下来之后,就一路经沅水,出洞庭湖,下长江,再通过京杭大运河北上,一路水运就到了北京。隋炀帝杨广当年修建的这条大运河,为北宋运送“花石纲”,为明初运送皇木均立下了汗马功劳!


《明史·师逵传》记载:“永乐四年建北京宫殿,然颇严刻,民不堪,多从李法良为乱。左中允周干劾之。时仁宗(明仁宗朱高炽,当时为太子)监国,以帝所特遣,置不问。八年,帝北征,命总督馈饷,逵请量程置顿堡,更递转输。从之。”这里的“永乐四年建北京宫殿”说的是开始筹备建筑材料。师逵是皇宫设计者,是木工总匠头,材料从哪里来呢?“分遣大臣出采木。逵往湖、湘,以十万众入山辟道路,召商贾,军役得贸易,事以办。”派官员到湖北、湖南一带,征调十万民众进入到大山深处开辟道路,采伐皇木(楠木)。甚至想尽千方百计,召集商人购买,按照战时特别情况征调壮丁,最终完成了皇木采伐任务。可是,任务重,后勤保障不给力,死的伤的不计其数。民工不堪其苦,永乐七年(1409年)李法良在湘潭发动起义,应役民工纷纷加入。当然起义军最后被明军绞杀。


我的老祖宗在这场采办皇木的事件中也受到了牵连,演绎出一段“九节牛角记”的故事,流传至今。

历史上某朝某代,田万川公携家带口由江西吉安吉水往西而行,至湖南辰州府(今沅陵县)鸭子坪十排楼(后更名为石牌楼)世居。万川公第45世孙田通六公的九个儿子都有经商之才,家大业大,生意也做的大。当时正值明朝准备修建北京皇宫紫禁城,师逵在湖、湘督办皇木(金丝楠木)采伐。为了早日完成皇木采购任务,通六公的九个儿子参与了收购贩卖皇木的行动。大家知道,皇木需求量大,也有一定的规格,那些不达标的金丝楠木在民间买卖应属正常。田家九兄弟自个儿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十排楼,其中也夹杂些楠木,还将一部分未达标的楠木私下交易,被县令阻止。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何况帝王修宫殿所需的楠木?九先祖血气方刚,一气之下踢打了县令,官府通报上司并夸大其词,朝庭震惊。朝庭派兵于过年无备之时,准备揖拿追杀九先祖公,九先祖得知后,提前于腊月二十八日祭祖过年,半夜三更逃奔各方。分手之前,把一只牛角据为九节,以大至小,各执一节,以便日后相认,这就是著名的“九节牛角事件”。

时间大约是公元1400年。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本来家大业大的九先祖公,受这一事件冲击,为了保全家族,一下子分崩离析,作鸟兽散,向边远更边远的地方迁徙。至今600余年过去,这些散布各地的通六公子孙,牛角保留完好的不多,大多已在不断迁徙中散失。不过,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九节牛角”的后裔。据了解,九节牛角后代遍布湘西北、湖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兵荒马乱,音信杳无,只好各自习谱,以至目前班派林立,留下深深的遗憾。

好在,九节牛角后裔已经觉悟,2019年初,辰州府石牌楼田氏宗族理事会成立。各地还成立了石牌楼田氏万川公后裔理事会分会,启动开展清谱合谱工作。据我所知,目前有几个追根溯源“九节牛角”的微信群在运作,计有湖南沅陵“辰州府石牌楼田氏万川公后裔1、2群”,湖北来凤“完祖田氏九节牛角腊壁司群”,贵州六盘水“华夏田氏紫荆堂群”等。一时间,很多人成了考古专家,从家谱,从祖先的墓碑上寻找蛛丝马迹,理清家世脉络。北京的田大驹教授是九节牛角第二节的后代,曾专门著文探讨“九节牛角事件”发生的原因。湖南沅陵田斌和重庆酉阳田斌是两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还是研究家谱的专家,他们一直在为清谱合谱而忘我工作,但愿九节牛角子孙早日认祖归宗,统一班派。


忽然想起张养浩的一首元曲《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啊,不要说改朝换代,就是一个皇朝的内斗,就是一座宫殿的建设,也能让亿万百姓遭殃,让小康之家的九先祖公一下子陷入赤贫,流离失所,九兄弟在有生之年永不相认,让瓜瓞绵绵的子孙后代守候期盼几百年。


面对故宫这宏伟巨制,金碧辉煌,我深深体会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伫立紫禁城内,金銮殿下,我陷入了沉思。这每一根每一块皇木都带着血带着泪,除了“九节牛角事件”之外,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事件”?留下了多少子孙后代解不开的情缘?


作者简介:田仕飞,湘西沅陵人,中山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市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学语文教师。《初中语文开放性教学初探》获第四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论文大赛国家级一等奖,《莲花山的歌声》获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作品散见于《中山日报》《中山商报》《香山文学》《广东第二课堂》等,辅导学生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


供稿:重庆酉阳,田斌[学]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宣慰使田宗鼎后设的府文庙       

 下一条信息: (田氏九节牛角)寻根石牌楼(一)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