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强宗亲在第四届田完文化研讨会上的讲话--简述《田氏一家言》之家风家训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481 添加时间:2018-10-22 22:41:43 | ||
简述《田氏一家言》之家风家训
三晋田氏文化研究中心 田志强
习近平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到: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家风时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祸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古代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朵璀璨奇葩,属于儒家文化的范畴。儒家文化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没有修身,就没有齐家,更不用说后面的所谓治国平天下了。那么如何将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呢?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重视家庭教育,塑造优良家风,依托优良家风来培育教导家族或家庭成员,为其营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关于家风家训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在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气。家风从表面上看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实际却是有形的,它通过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表现出来,并以家训、家规等形式作为支撑。林琳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要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家风和家规确实有一定联系,家风需要通过家规(约束家庭或家族成员的行为规范和处世准则)来维持,没有家规对家庭和家族成员的强制性约束,家风难以形成。在徐梓看来,“家风是以一种隐性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传统文化。”田旭明教授则认为:“家风家规是具有深刻伦理精神的道德文化,它既是一种德性伦理文化,又是一种规范伦理文化。”家风首先是某种文化现象,其次它是特有的,且只能产生于家庭,最后它是属于道德与伦理层面的范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认为家风就是某个家庭和家族重视学习和文化,在人际交往中做到与人为善,这实际上是把家风看成是一种道德原则。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则指出:“中国家风主要是传承价值观、与价值观相关的伦理观与道德观以及实现这些观念的基本方法与规矩。”周春辉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庭,但是在单个家庭内部长辈对晚辈的培养、教导与整个宗族家长对其成员的培养、教导内容方式等具有相似性,整个宗族内部包括其中的小家庭,其中的家风家训都具有格式性和统一性。
总之,如果说良好的家风是一种无声无形的熏陶,那么家训则是一种有形的教育载体和刚性的约束,它通过具体、明晰的训导、教诫来规范家庭成员,使家庭成员的言行符合儒家礼仪和社会要求。在儒家看来,如果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加强个人修身养性,那么就会出现家庭和睦、家族兴盛、社会稳定的局面,而个体也能在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建功立业,实现光宗耀祖、流芳百世的价值目标。家风家训既是家教的基本手段,也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石,所以在我国古代社会非常强调家风建设和家训传承。
二、关于荣美土司和《田氏一家言》
容美土司文学作为容美土司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其鲜明的语言、文字、诗歌、茶艺等不同的形式表现了土家族人的内心世界和容美土司时代的社会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土家族文化,充分地展现了土汉民族融合的独特艺术魅力。
《田氏一家言》作为容美土司文学的代表性诗文,是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前后容美土司十一代人十六位作家创作的诗文总集,上至明代嘉靖、万历,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七代十一位作家的作品,下至清代嘉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四代五位作家的作品。前后历时 340 年左右,既是容美土司文学艺术宝库的珍品,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存诗集 18 卷,格律诗 1100 多首,加上散文、论著50 余篇共 30 余万字。《田氏一家言》是容美土司文学的核心部分,与《田氏世家》、容阳《田氏族谱》构成容美土司文学的主体。因为经过长时间的人间沧桑,兵荒战乱,许多田氏作品不是湮灭殆尽,就是虫蠹简残,流传至今的《田氏一家言》,已经部分残缺不全,但仍有诗歌 503 首,文 17 篇。此外,现今在《长乐县志》与《宜昌府志》等史籍中外还有大量其他田氏文人的作品。流传下来的诗歌虽与创作的数目相差较大,但诗歌在艺术上造诣颇高,得到后世许多名人的赞叹。
《田氏一家言》涵盖了丰富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美学内涵。并以其独特的诗歌艺术形式,再现了容美土司时期的社会现实和社会面貌,具有显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主要表现在反映社会现实、咏唱酬和、交游山水、尊师重教、关心时政、忠义爱国等方面。这些诗歌作品不但反映了当时的明清之间两百年的经济政治军事活动,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容美土司王族的交游唱和、游览山川的情形和忠义爱国、尊师重教、孝友传家的思想,同时也体现着土司王族诗人痛苦坎坷的心路历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文学内蕴和历史文化底蕴。展现出一种大起大落波澜壮阔的宽广胸怀以及艺术审美情操,浸润着浓厚的乡土特质的民族文化,涵纳着鄂西南这古朴山地独特的民族风情。演绎了汉土文化交融相汇的悠久史事,折射出了中华大民族文化中生存与进取中执着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田氏一家言》作为一种少数民族家族文学现象,是在土司王族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道难得的极其壮观的家族文学风景线。对研究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以及创造我国各个民族共同辉煌的中华文化梦有着不同寻常的指导意义。
三、《田氏一家言》及田氏家风家训
(一)学习汉学,劝学家训世代传
从明嘉靖元年(1522)袭职开始,在容美,汉文汉语由任其自然到强力推行,始于明朝中叶的第五世土司田世爵。田世爵从自己亲历的家乱中领悟到土司内部出现“贼乱之祸,始于不明大义”,皆因文化落后、野蛮愚昧所致。他深切感到提高族人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因而极力推广和普及汉语汉文。
学习汉族文化,通用汉语汉文逐渐成为田氏土司普遍的自觉行为。姚淳焘《宣慰土司田联九峰回路转二十一史纂·序》[68]:“吾闻宣慰田子,尊贤礼士,饱饮诗书,以著述名家。”文化观念上的变革,使田氏土司后裔皆习儒家经典、诸子、史传,“涵濡浸灌”的几乎全部是汉民族文化,吟诗赋文作为一种“世家”风尚代代相传,中原汉文化逐步融入土司社会。田玄、田圭兄弟“隆冬盛暑,手不释卷”,互相“质疑询难,角韵唱和以为常”;田九龄、田甘霖有直接训诫子孙的诗 7 题 19 首;田舜年专门登上儿子田耀如的“闻喜楼”赋诗一首,激励其为学益进。田甘霖《六日晒书》:“静处遐观不计缘,传家总赖有青编。”]我们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到容美土司宗室子弟以“饱读诗书”为荣,以“能诗善文”为乐的家风。田甘霖撰诗勉励后辈:“蠹鱼亦有成仙日,枕卷宁辜七尺身。”他希望后人始终勤学自励,锐意进取,坚信自己的儿孙不会甘居人后。
容美土司作家的司主或王族身份,使他们具备了接受高深教育的优越条件,数百年间或请名儒进来,召集土官子弟“置塾延师”;或走出去,送宗室子弟往附近州县就学,从而文化素质空前改观,为这批“夷”、“夷”步入文学殿堂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尊师重教,师长德才教化深
尊师重教也是《田氏一家言》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田圭、田宗文、田玄、田甘霖、田舜年的诗中均有所涉及。如田舜年《紫芝亭诗集》小序称:“子寿乃从华容孙太史学。”孙太史即云梦师,孙斯亿,字兆儒,湖南华容人,十四岁就成为博士弟子,周游天下名胜,慷慨怀古,有《云梦山人集》等专著,九岁就师承云梦寄语荆衡,写下《改岁感忆兆儒师却寄》、《云梦师游自衡越寄以诸稿奉酬一律》等五首表达了对云梦师的教诲感怀之情,显示了承师言教之意,师长的教诲如同清泉一样解除了疑惑。在《华容哭云梦师》中,诗人对师长的逝世,悲痛欲绝,声泪俱下。“厌世孤踪庵岱游,章台一去即千秋;郢中谁复调春雪,天上君应记玉楼。志怪漫嗟占鹏?,绝言仍抱获麟忧;遥凭絮酒将双泪,泻作潇湘九派流”。这是一首诗人与云梦泣泣送别的悼词,倾注了对师长的景仰爱慕,道出了依依难舍的离别之情。云梦师诗集高雅,仗义执言,荆楚大地在此祭奠的灵前,絮酒与双泪俱下,哀思如江河奔流,倾泻潇湘大地。晚期诗人田泰斗尊师重教,对师长同样倾注了景仰爱慕之情,在《送别邹楚:湘夫子》中“既仰先生德,更仰先生才;三月沾化雨,善诱信无猜”。邹楚湘夫子,是田泰斗少年时代的老师之一。师长德才对诗人的影响很深,循循善诱,同沾化雨,无猜无忌,真诚地表达了师生之间的深情。
(三)交游天下,民族文化交流广
容美土司文学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走出去,主动择取域外文化,请进来。数百年来,田氏诗人群的作者与外界名人有交往者达到数百人之多,前期,田九龄在明嘉靖、隆庆年间与之交游唱和的名人、名家、师长、师友达数十人之多,除当时名扬天下的王翕州、王次公、孙云梦、孙兆如、孙习儒以外,还有张武昌、殷夷陵、大将军仁宇、钱塘张公、伍荆州、宋应元等地,乃至澧州、岳衡,遍及荆楚大地。在《田氏一家言》仅存的354题507首诗中,“交游海内贤豪,江汉诸名达倡酬寄赠”类的诗篇达117题123首之多。
田氏土司诗人有“与中原诸名家倡和”的家风。伍骘《(白鹿堂诗集)序》[73]:“田氏以勋爵居楚西南奥区,……百年来与中原诸名家倡和,故风气亦乘之屡变。”出“峒”游历求学,结交社会名流,与汉族诗人唱和。他们的出游之地包括宜昌、荆州、武汉、湖南、北京等地。中兴司主田世爵是一位汉文化倡导者,本传称他“重结交,与(于)荆州藩、道、府,无不密契,无岁不出,出必经年累月始回”,是田氏土司文人中直接与汉族名士进行文化交流的首开风气者。
第六世土司田九龄对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主流文化极其珍爱,对汉族文人名士仰慕备致。田舜年在《(紫芝亭诗集)小叙》中论及田九龄时说:“子寿乃从华容孙太史学,性耽书史,喜交游,足迹遍两都,所交与唱和多当时名士。”早期诗人田宗文曾广泛游历中国南方的湘湖沅澧地区。此外,无论是土司土官的朝贡、巡游、出峒公干,还是应调出征,抗倭平叛,客观上都是土司阶层对中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的实地考察,都把在中原的见闻带回容美,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教育科技、文学艺术及生活习俗,进而认可社会主流文化意识形态及文学时潮。
公元 1703 年,田舜年邀请顾彩入访容美,留居半年之久。顾彩指导田氏家姬排演《桃花扇》,并将见闻写成《容美纪游》一书,第一次向外地系统地介绍了容美“兵、刑、礼、乐制度”,也向世人介绍了成就卓异的容美土司文学,是民族文化交流史上广为人知的佳话。
四、小结
中国古代家风家训中蕴含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智慧,其中的思想精华更是中华文化思想宝库中的一颗异常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我国古代优良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老祖宗留给中华儿女宝贵的精神文化文化遗产。《田氏一家言》所反映出的田氏优秀的家风家训值得我们充分发掘和吸收,纳入到现代家庭教育中,并融化在平时的家庭教育生活实践中,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家庭教育服务。 |
||
| ||
上一条信息: 田家运宗亲在第四届田完文化研究会上的 下一条信息: 田其文宗亲在第四届田完文化研讨会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