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巧家三甲七里九拐支)田氏家谱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1781 添加时间:2016-1-12 14:18:57 | ||
田 氏 家 谱
(云南巧家三甲七里九拐支)
字 派
仁洪太宗庆
兴应景维茂
士金明竹雨
德进如玉堂
二0一四年十月三十一日
前 言
我们为何姓田?从何而来?有些什么人?祖先是谁?有怎样的历史?经历怎样?这些朴素的问题,错过一定的时间段(譬如年老者的离世,有限的文字资料的迷失)就会成为永恒的迷,使我们的过去消失在漫茫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没有记忆的一群人。想想悯悯凄凄的一族人,仰望长空,混沌迷茫,无根无脉,纵然族亲相逢无从相认。此情不亦悲乎!哀乎!
史可明智,谱系连根。族有家谱,泽润后人。
所幸三甲七里田氏后裔,众力同心,披历二十三载,寻根问祖,聚散为合,使或失去联系,或散居各地的本支后裔共三百多人(加上老店、治乐的400多人)合为一谱,合家团圆!谨此告慰列祖列宗,安息吧!
本谱在调查、考证、汇总过程中,展示了田氏家族极强的凝聚力,得到了全体亲族成员的鼎力支持。他们是:七里九拐的田兴万、田兴福、田应京、田应华、田应德、田景中、田景平,七里马家坪的田兴友、田兴能、田应贵、田应清、田应洪,七里范家坪的田应成,七里大坪的田应珍等等。特别是七里马家坪的田应贵作了重要的联络范家坪、大坪的工作,七里马家坪的田兴友、田应贵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宝贵的资料,九拐田应华为了寻找田宗向、田庆堂之后历时十余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皇天不负有心人、祖宗护佑,终于在2009年5月找到了田宗向之后;2016年12月11日找到了田庆堂之后。总之,没有广大亲族成员的全力支持,此谱是不能完成的。犹为幸甚慰甚的是:笔者早在23年前就开始了本支历史的抢救存录工作,致此,历代脉络也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抢救保存,并把散居在三省七市几十个地方的本支后人一个也不少!历历登录在册,真可谓是田孟志后裔271(考据见附件2)年颠沛流离后的历史大团圆。幸哉!慰哉!!庆哉!!!经田应华总体酝酿策划、组织联络、整理记录、执笔撰稿、不辍达23年;田兴友(反复多次)、田兴万(约1992年)、田兴福(反复多次)口述;田应华、田应贵对马家坪和田应华、田应京、田景平对九拐等反复的田野调查,终得结论:我们的祖先田孟志迁徙至巧家三甲七里,择居在七里沟田家屋基也叫补锅匠屋基(因原田氏有一家从事补锅手工业营生得名),经田仁云,田洪才三代,至第四代田太文时沿七里小河下游迁居九拐,至第五代宗字辈四弟兄分户:田宗元迁马家坪,田宗付田宗向留居老宅(后田宗向死,梁氏在雪天带领三子一女离开故土,后人现居华宁县通红甸乡山羊母岩脚社),田宗里迁范家坪,至此九拐田氏分居四地 。
坟址:田洪才坟在补锅匠屋基,中间有一大沟,田孟志坟在沟对面(王五金坟旁),这个现在需要几十分钟方能跨越的深谷,据说原来是一条一步即过的小沟;田仁佑双墓在开丝包包;田太文在范家坪子肖氏在宴家坪子(弟兄协议:长子田宗元赡父,次子田宗付赡母,故分葬两地);宗庆兴应四代的坟址分别在马家坪周围、范家坪周围、田家屋基周围和九拐发祥地(迁往外地的田氏坟址,本次未及,有待各地调查补录)详细坟址见附件4的文字和图片。
本谱主要由姓氏渊源、迁徙流布、字派、世系和传五部分组成。本谱考证、调查的线索是:姓氏渊源、迁徙流布主要按国史、地方志文献,线索已断的存疑待证,世系部分是由今到古,立足实证;纪传部分据族中年长德高者口述。字派部分暂不作新的撰写,尊用本支第一撰谱人田庆堂{仁洪太宗庆,兴应继(景)维孟(茂)。士金明竹雨,德进如玉堂。}本谱成书时间虽长,但本支迁来三甲七里近三百年,其间又四处迁徙散居各地,跨地达三个省【云南、四川、湖北】七个市州【昭通、曲靖、玉溪、昆明、楚雄、凉山、荆门】,散居几十个地方,虽经扎实细致负责的工作,但疏漏缺失在所难免。请各族亲补齐备忘妥为保存移交,待后修善。以使本谱成为田茂志后裔共享的家族文献。
一、 姓氏渊源
早在2600多年前,东周【春秋】诸国战乱频仍,各诸侯内部纷争不断,陈国公子完因避内乱逃亡齐国。齐桓公贤之,赐工正。陈完不欲称其国,时陈田同音,改姓田。故田完是田氏的开山鼻祖,田氏的始祖是田完,可考不虚。由此上溯田(陈)完的始祖是妫满,妫满是帝舜的后裔,西周初年,周武王灭商建都镐京,欲封先王之后,找到了舜的后裔妫满,封于陈(伏羲氏之墟)是为陈公(满),陈姓由此得来。追根溯源,田氏是黄帝,帝舜的后裔,是圣人血统,帝室之胄。
田氏居齐后,用大斗借出,小斗收贷;小斗收税的的办法,获取民心,“民归之如流水”,渐次强大,前391年,田和放逐姜太公后裔齐康王于海上,取而代之,数年后逼周天子认可,史称“田氏代齐”。
田氏在齐国发祥,历八世共一百七十年。曾一度成为中原霸主,雄踞天下。至公元前221年,齐田灭亡。秦汉时期田儋,田假、田荣、田横为了复兴田氏王朝,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复辟斗争,曾四度称王。田横被汉军打败逃亡岛上,后刘邦许以封侯招抚,田横带一将前往,途中终不愿降,自杀。留守岛上【今山东田横岛】500壮士闻信后,全部自杀殉横。
田氏人才济济,在华夏大历史长河中,各潮各代都闪现着田氏后裔奋发图强的身影,24史中单独列传者127人,收入《古今图书集书》者272人。
二、 迁徙流布
秦汉以来,因朝廷政策,战争,灾荒,经商等原因,田氏家族向全国播散、迁徙、流转。如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田宗显自陕入黔,至14代田佑恭时,功勋卓著,宋徽宗赐少师恩国公,并在田佑恭首次为田氏建谱时,钦赐十个字派:“仁宏泰宗庆,兴应景维茂’’。又如,明初田永富从江西吉安到贵州传输中原文化,后世田秋,田仰在贵州建科举考试等,其后世也用“仁宏泰宗庆,兴应景维茂”十个字派
巧家三甲七里田氏田茂志后裔有谱云:“起租八房分支亡故,葬于高山石马等,要找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落于遵义府口口口,落于海竜坝,落于巧家三甲七里,字派十个:人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就是这支自称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口传:金鸡床鸭鸡口懒板凳(和田氏齐国的青济城莱淄维德州谐音相近)】。后先后迁贵州遵义某地,遵义海竜坝,巧家三甲七里的田孟志一族,现在又向全国播散迁居,如:田庆堂一支在半个世纪前已举家迁云南会泽卡竹即施家漕子(田兴友口述,没联系上),田宗向一支迁云南玉溪华宁岩脚,田兴安迁往昆明宜良古城,田兴德迁云南楚雄禄丰县大雀铺上村,田应华迁云南巧家再迁昆明,田庆周、田兴国分别迁四川宁南梨树多,普格黑水河,田应国迁湖北荆门石岗,田景发迁湖北荆门,田应洪迁云南景洪等等。
综上所叙,田氏的迁徙呈现出从发祥地青济城莱淄维德州向全国播散迁徙,散居全国的各地又向全国播散迁徙,甚或有返回祖籍地、发祥地的现象。
历史真是有趣,2000多年前田氏因为朝廷政策、战争、经商从发祥地播散迁居全国各地,有一支迁往巧家三甲七里。2000多年后,巧家三甲七里田氏又因为国家的变革、经商、创业的原因从边远的云南乡村又陆续走向大都市,走向祖先的发祥地。
三、 字派
巧家三甲七里字派十个字:“仁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据 记载这十个字乃田宗显十四代孙田佑恭建谱时,宋徽宗钦赐,一直沿用至今(明初江西吉安的田永富到贵州传输中原文化,其后裔也袭用这十个字)。
巧家三甲七里田氏后裔田庆堂,是他那个年代方圆数十里一教书先生。他所拟的田氏谱略是巧家三甲七里田氏至今的唯一的宝贵的文献资料。下面是范家坪子田应成提供并收藏的“田庆堂谱”的全部内容(无修改):
起祖八房分支亡故葬在高山石马等
要找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落于遵义府口口口,落于海竜坝,落于巧家三甲七里,落于范家坪
字派十个又篹:兴应继维孟,人洪太宗庆。
故天祖曰田孟志曾氏
故高祖曰田人云付氏
故曾祖曰田洪才林氏
故祖考田太文萧氏
故显妣田门陈氏
字派十个已满又篹十个:士金明竹雨德进如玉堂
田洪才生于庚申年十月初二日午时三甲冯家沟生长人氏
田门林氏生于丙寅年九月二十四日巳时三甲思梨树生长人氏
田太文生于辛卯年六月二十八日子时三甲七里沟山王庙生长人氏
田门萧氏生于辛丑年九月十六日子时三甲七里沟九拐生长人氏
田宗里生于癸酉年五月二十六日子时三甲九拐生长人氏
田门陈氏生于乙亥年四月二十六日酉时三甲三家村生长人氏
田门张氏生于己丑年五月初一日午时三甲老街子生长人氏
田庆堂生于丙申年正月初四日子时三甲范家坪生长人氏田门杨氏生于己亥年九月二十四日子时三甲大河边生长人氏
田庆竜生于辛丑年七月初五日酉时三甲七里沟范家坪生长人氏
田门王氏生于戊申年腊月三十日戊时三甲老黑箐生长人氏
田庆高生于癸卯年四月初四日午时三甲范家坪生长人氏
田庆朝生于丁未年八月十九日巳时巧家三甲七里沟范家坪生长人氏
田庆周生于己酉年四月二十二亥时巧家三甲七里沟范家坪生长人氏
田庆彩生于甲寅年五月二十六日未时巧家三甲七里沟范家坪生长人氏
田兴明生于丁卯年二月十三日寅时巧家三甲七里沟蓝花地生长人氏
田兴之生于己巳年腊月初八日酉时巧家三甲七里沟蓝花地生长人氏
田兴安生于乙亥年腊月初四日申时巧家三甲大坪子生长人氏
田兴有生于庚辰年冬月初四日子时巧家三甲大坪子生长人氏(见附件1影印件)
综上所叙,根据目前与贵州海竜坝合谱条件尚不具备和钦赐十字临满的实际,经族人代表田兴友、田应京、田应清、田应洪、田应贵、田应成、田应华、田应德、田应珍、田景忠等2009年6月13 日在巧家营研究决定后,并征求本支大多数人同意。决定遵循沿用田庆堂谱所拟字派:即此轮【仁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轮满后,不在轮转,起用新十字:【士金明竹雨德进如玉堂】。
此议,族人务须遵循不悖。
四、 传
【一】(田宗向)梁氏传
兹为梁氏列传,盖为玉溪市华宁岩脚田宗向后代计,若非梁氏之坚毅果敢,在那生存艰难的年代,恐难有岩脚田家也
梁氏,九拐梁家湾子人,成年嫁与九拐田家老四田宗向为妻,有子三女一。约八十年前,逢大饥荒,丈夫病逝,梁氏一家濒临绝境。
【下面根据田兴福口述整理】
一日,梁氏来到公公床前,跪下叫一声爹,气梗喉咙,不能再语……公公病卧床上,亦不语。少顷,梁氏迅然起身,夺门出去。余祖父田庆友等出,见白茫茫的雪上,留下大步大步的脚印,向险峻陡峭的山外延伸……
2009年5月,岩脚田宗向梁氏第四代孙田应友说:听爷爷田庆良讲,那年下了四十八天的大雪,庄稼三年不熟……
五、世系图(略)
六、“田庆堂谱”影映件(原件由范家坪子田应成收藏)(略)
七、田氏迁居三甲七里的年代考据
第一.天干地支六十纪年名称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冰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第二,考据线索人出生年份
田孟志 田仁云 田洪才(庚申1800年) 田太文 (辛卯1831年)田宗里(癸酉1873年,田庆友三叔,田庆友父田宗付排行老二生年不详) 田庆友(丁酉1897年) 田兴福 (庚辰1940年)
田应华(丙午1966年) 2015年
第三,以“第二”为线索,用“第一”为推算工具,可得田洪才至今(2015年)是215年。由于田仁云、田孟志生年无文字记载,其年代可由田洪才至田应华五代(5个空)166年每个空33年得出约为66年。
所以九拐田氏自田孟志以来的年代约为271年。(其中田洪才以来215年是确切年代,此上66年是约计年代)
八、以马家坪和九拐两地为中心的坟址及部分图片(图片略)
一世祖田孟志 马家坪田家屋基王五金坟,有坟二居左一
二世祖田仁云付氏 马家坪开丝包包 双墓
三世祖田洪才 马家坪田家屋基补锅匠屋基 有坟五居右一
四世祖田太文 马家坪范家坪子 有坟四 路右二(路右一田庆彩路右三田宗里)
四世祖肖氏 九拐宴家坪子坟坝坝去也西卡路 居左二
五世祖田宗元 马家坪营盘脚 有坟三 居右一
五世祖马氏 马家坪营盘脚 有坟三 居中
五世祖刘氏 马家坪营盘脚 有坟三 居左一
五世祖田宗付 九拐宴家坪子 有坟九 居右二
五世祖肖氏 九拐垮岩子单坟(田庆科砍上)
五世祖田宗里 马家坪范家坪子 有坟四 路右三
五世祖陈氏
五世祖张氏
五世祖田宗向 九拐灰泡地(下)(陆家当门)有坟四居左一
五世祖梁氏 生前携三子一女迁玉溪华宁通红甸乡岩脚社
六世祖田庆和 马家坪 张家坪子 单坟
六世祖贺氏 马家坪 张家坪子 单坟
六世祖田庆山 九拐杉树梁子 有坟二 居右
六世祖黄氏 九拐宴家坪子坟坝坝去也西卡路 右三
六世祖田庆科 九拐垮岩子 有坟四 右一
六世祖何氏 九拐宴家坪子坟坝坝去也西卡路 右五
田庆方 九拐宴家坪子 有坟九 居右一
六世祖邓氏 改嫁白泥厂
六世祖田庆友 九拐四方地垴垴 单坟
六世祖苟氏 九拐灰泡地(上 ) 有坟四 居右一
六世祖田庆堂 迁会泽田坝曾家湾子大齐旮,葬锅厂
六世祖陈氏
六世祖张氏
六世祖田庆竜
六世祖王氏
六世祖田庆高 马家坪范家坪子田太文坟下边 单坟
六世祖冯氏
六世祖田庆朝 从范家坪子迁张家湾子
六世祖田庆周 迁四川宁南梨树多
六世祖田庆彩 马家坪范家坪子 有坟四 路右一
六世祖张氏
六世祖徐氏 马家坪范家坪子田太文四坟 右斜上20米
六世祖田庆良
六世祖姚氏
七世田兴能 巧家营田兴能住宅 下20米
七世田兴万 九拐麻柳林垴垴 单坟
七世田兴万李氏 九拐灰泡地(上) 有坟四 居左一
七世田兴沛 九拐杉树梁子 有坟二 居左
七世田兴沛黄氏 九拐田应明住宅背后边 单坟
七世田兴发 九拐猫鼻梁 前面 单坟
七世田兴迁(本姓张 田兴发殁李氏招赘)九拐对门边岩脚单坟
七世田兴发李氏 九拐酸梨树 单坟
七世田兴福段氏 九拐灰泡地(下(陆家当门)有坟四 居左二
八氏田应聪 九拐杨家坪子左 单坟
八氏田应学 九拐对门边沟旁 有坟二 居一
八氏田应才 九拐对门边沟旁 有坟二 居二
八氏田应才李氏 九拐梁梁上 前面 单坟
八氏田应富 葬大齐旮
六世祖田庆堂 迁会泽田坝曾家湾子大齐旮,葬锅厂
六世祖陈氏
六世祖张氏
六世祖田庆竜
六世祖王氏
六世祖田庆高 马家坪范家坪子田太文坟下边 单坟
六世祖冯氏
六世祖田庆朝 从范家坪子迁张家湾子
六世祖田庆周 迁四川宁南梨树多
六世祖田庆彩 马家坪范家坪子 有坟四 路右一
六世祖张氏
六世祖徐氏 马家坪范家坪子田太文四坟 右斜上20米
六世祖田庆良
六世祖姚氏
七世田兴能 巧家营田兴能住宅 下20米
七世田兴万 九拐麻柳林垴垴 单坟
七世田兴万李氏 九拐灰泡地(上) 有坟四 居左一
七世田兴沛 九拐杉树梁子 有坟二 居左
七世田兴沛黄氏 九拐田应明住宅背后边 单坟
七世田兴发 九拐猫鼻梁 前面 单坟
七世田兴迁(本姓张 田兴发殁李氏招赘)九拐对门边岩脚单坟
七世田兴发李氏 九拐酸梨树 单坟
七世田兴福段氏 九拐灰泡地(下(陆家当门)有坟四 居左二
八氏田应聪 九拐杨家坪子左 单坟
八氏田应学 九拐对门边沟旁 有坟二 居一
八氏田应才 九拐对门边沟旁 有坟二 居二
八氏田应才李氏 九拐梁梁上 前面 单坟
八氏田应富 葬大齐旮
六世祖田庆友九拐四方地垴垴 单坟
七世田兴福段氏 九拐灰泡地(下(陆家当门)有坟四居左二
九、部分建谱人肖像(略)
附:风俗、传说
风俗一
大年除夕,年夜饭先喂狗
大年除夕,猪头、猪臀、猪宝肋,敬天敬地敬灶敬祖宗
风俗一
称叔为爷,音yi,如大爷、二爷、三爷。
传说一
洪水朝天,一祖先幻化为犬,渡江对岸,稻仓一滚游回。附身上稻粒全部被水冲走,只有翘起的尾巴尖上带回三粒稻谷,田氏遂有稻种。为敬祖先,年饭先喂狗。
后记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谱认为原十个字是“仁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而非田庆堂谱“仁洪太宗庆,兴应继维孟”,“继、孟”应是“景、茂”,根据有三:第一,发祥地三甲七里九拐口传字派是“仁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口头传谱人田兴万、田兴福),第二,九拐的取名用的是“仁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第三,我们的迁徙路线高山石马,贵州遵义、海竜坝用的是“仁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
本谱完成,喜忧参半。
喜的是,本支自三甲七里九拐发祥,迁居各地长者百年,短者十年,快到了根脉不清,难以相认的地步,此后本支根清脉明。
忧者,本支上的历史目前尚无据可考。存疑待后。
田庆堂谱曰:起祖八房分支亡故,葬在高山石马等,要找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落于遵义府000,落于海竜坝,落于巧家三甲七里。田孟志——田人云——田洪才——田太文——田宗元田宗付田宗礼田宗向。
当前需要考证的课题:
一、 田孟志至田太文是四代单传?还是另有分支分居别处(2015年10月2日马家平田兴友口述老辈人说过田家宗字辈以上三代单传)?田洪才生于三甲七里,那田人云、田孟志呢?清楚他们的生地,就是和那里的田氏接谱的重要依据。
二、 落于海竜坝、落于巧家三甲七里。遵义海竜坝现有田姓共两支,经与该地田茂林、田茂华联系,他们没有古谱。我们的祖先是直接从海竜坝到三甲七里,还是经某处中转过,田孟志是独自一人或几人从何地出发?田孟志是一人或几人抵达三甲七里?尚待考证。据田兴友说,祖先骡马厂开矿,在食堂,得银若干后到三甲七里买地落业。
三、 通过谷歌地球搜索:1、海竜坝在遵义市郊。2、江西吉安府太和县,现在是江西吉安市泰和县。3高山石马等
或就是现在的贵州省印江县的高山石马。
田应华(云南巧家三甲七里)
2009年6月27日初稿
2014年10月30日修订
2015年12月21日第三稿
|
||
| ||
上一条信息: 2016年华夏田氏山西宗亲见面会发言 下一条信息: 华夏田完文化研究会宗亲赴合肥市参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