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优秀教师田江寿:孩子们给了我生命的力量
|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4242 添加时间:2013-9-11 9:52:37 | ||
“孩子们给了我生命的力量”
――记陕西省富平县优秀教师田江寿
新华网陕西频道9月10日电(记者梁娟)在山里坚守30余年,只为“让更多的孩子能走出大山”;身患绝症依然不离三尺讲台,因为“孩子们给了我生命的力量”;拒绝荣誉和补助,那是“有些老师比我还困难”……。
陕西省富平县漫町九年制学校普通教师田江寿,在山区任教整整32年,投身山区教育是他的“梦”。
上世纪70年代,读中学的田江寿去山里走亲戚,看到好多和他差不多大小的孩子没有去上学。“这里条件太差,没有老师来!”伙伴的话当时就让他萌发了到山里当老师的念头。高考他报考了师范学校,1981年毕业要求到山区任教,被分到老庙镇峪岭初中。
“希望更多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带着这个梦想,他带着铺盖,一头扎进大山,这一待,就是32年。
漫町九年制学校,出了富平县城,一路向东北上行颠簸2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田江寿家去学校单程需要两三个小时。“遇到下雨,只有步行,得四五个小时!”校门内,一块大石头上鲜红的“大爱”、“山魂”校训赫然入目,校长说,构思的原型就是田江寿。
30多年里,身边老师们“攻关出山”的事不绝于耳。老同学李平回忆说:“同学等着给他帮忙,他不开口;教育局人事干部主动找他谈话要给他换个离家近、条件好的学校,可他倔得还是回了山里的学校!”
山区的老师总是紧张。“你说我走了,娃娃们咋办?”田江寿不放心。
其实田江寿家里的困难并不比学校少。一场大火曾把家里仅有的三间房烧得片瓦无存,二哥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身亡,母亲病倒离世,他未曾床前守孝。不管家里多困难,他从来没有想过离开山里的孩子们。
长期的劳累和接二连三的不幸,田江寿的身体也出了问题。嗓子不舒服,想着是咽炎,疼了就吃些药。有人提醒他去看医生,他说:“忙得很,没时间!”
后来他一吃饭就吐,学校就催他去医院,妻子硬把拉去西安大医院检查,确诊食道癌,必须马上手术!术后的时间里,领导和同事去探望时,他第一句话就问他的课谁接替,学生成绩怎么样。
没过几个月,田江寿在家呆不住了,偷偷跑去了学校。妻子回来不理他,他给妻子交心说:“和学生在一起,比在家里闲着心情好!”无奈的妻子放下家里农活,跟到学位里照顾他。
“工作能治病,一工作就忘了!”田江寿笑了,“该治疗的治疗,该锻炼的锻炼,不会有啥事。”
可是2012年冬季的一天夜里,一名学生发现田老师瘫倒在办公室门口。闻讯赶来的老师王飞看到这情形流泪了:“身体这样了还这么拼命!”田江寿被大家迅速送往县医院,诊断为老年间歇性脑梗。
“真没想到,几天后他又来学校了!”同事感到惊讶,领导也劝他多休息一段时间。
“问题不大!”他说,“眼看快中考了,歇不下!再说,还是娃娃救了我一命哩!”
2012年,县里决定让他享受“励耕救助”计划1万元。“表格放到面前了,他不填!”深知他困难的同学李平很不理解,“推辞一下也就行了,可就是说啥都不填!”领导替他着急,同事为他惋惜,他只有一句话:“我觉得有的老师比我还困难!”
“江寿真是教书的好料子!”邻居田印地说,“我们村许多人都愿意舍近求远,把孩子放到漫町!”田印地的孙女五年级时老师曾建议留级,到了漫町,两年都是年级第一。
中学的物理课田江寿已经教过几十年,可他还是坚持备课、做笔记。他说:“教学内容不变,可是学生的情况不一样。”他不仅备教材,更备学生,形成了独特的“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教学成果不断出新。
曾经的学生、如今的同事王爱云对几十年前的课印象深刻。“当时田老师还教我们的生物。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蜜蜂跳八字舞,他把两只手架在头上模仿蜜蜂跳舞,在讲台上来回演示。特别有意思!”
“田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张晶尹则说,在课堂上他对后进的学习更加关注。
山区学生,一个不能丢!王兴良聪明调皮但不愿意上学了,田江寿冒雨去他家,连批评带“哄劝”把他“弄”回学校。王兴良后来考上了重点大学,现在在省级机关工作。
三十多年了,田江寿记不清送出多少学生,只知道有的现在是领导干部,有的成了企业家,有科研人员,也有教师。“不管咋说,学生有成就,大家都高兴!”田江寿微笑着说:“孩子们是我克服困难、克服病痛的良药,是他们给了我生命的力量!”
“再好好干上几年,等退休了,就带着老伴到儿子那儿逛去!”“教书狂”的退休梦,原来也是那么温馨。
田江寿是陕西省富平县漫町九年制学校的一位普通的山村教师,30年来他面对贫穷、清苦的生活,淡定而从容,只为守住“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梦想。在与食道癌与脑梗的抗争中,他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不曾退缩,用行动谱写着一位乡村教师真挚朴素的人生情怀。
留下来,让孩子们安心读书
从富平县城出发,在崎岖的山路跋涉了近1个小时,我们驱车来到了富平县峪岭管区漫町村。
走进漫町九年制学校,远远地就听到田江寿老师的抑扬顿挫、洪亮的讲课声。55岁他头发花白,身穿一件洗的发白的蓝衬衫。个子不高,身材瘦弱却又精神矍铄。在学生面前田江寿是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面对记者却又紧张的几乎说不出话来。
当问及为什么甘心当一辈子山村教师时,他想了半天说:“我只想着不能让山里娃当文盲,要把书教好,其他东西真的没考虑过。如果我不留下,孩子们又怎么能安心读书。”
30多年前的峪岭村又旱又穷,村民住的是土坯房,吃的是雨水沉淀后混浊的窖水,路是坑坑洼洼的羊肠小路,下雨天骑自行车一不小心就翻到沟里。村民们都穷怕了,迫切希望自己孩子能走出大山,走出贫困。正是因为穷,没人愿意来教书,很多适龄的孩子都没学上。
1981年田江寿师范毕业后,他依然背着铺盖,步行二十多里路,回到了富平最艰苦的山区——大山深处的峪岭初中,迈向了他人生梦想的第一步。
“分配来的年轻老师一看这里艰苦的条件,坚持不了多久就都走了,只有田老师留了下来,而且一干就是30多年!当时全校就他一个公办教师,那可是学校的宝贝。初中的物理课程全指着他,他要一走一百多名学生的物理课就没人能拿得下。”校长任永胜对于田江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田江寿回趟家,骑自行车要走40多里的山路,有时下雨路断了就得走上来。他就住在学校,周末才回家,这一习惯坚持至今。平日里还可以吃到热饭菜,每逢周六周日补课,只能挖些野菜,随便煮一下,就着冷馍下咽。寒冬腊月天,馍都冻成冰块,掰也掰不动,只能用刀子切开,用开水泡着吃。山区时常停电,他就点着煤油灯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羊肠小道的山路碰到雨雪天十分危险,一次他骑着自行车去家访,因为山路坡陡弯急,险些滑下山谷,可他从来就没有退缩过。学生在哪儿他到哪儿,30年来,大山的里每一道梁、每一条沟、每一道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对学生的牵挂,让我战胜病魔”
对于自己的职业和学生,他是打心眼里热爱。他说,“把学生教好是老师的天职,孩子们没考好,说明我没教好,我觉得非常的内疚和自责。”
为了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多年来他不断探索,在教研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中学的物理课他已经教过十多遍,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已经熟记于心,可是他依然坚持上课必备课,下课做好授课笔记,十多年教学生涯从未断过。
同事们不懂他为何如此执着,他总说“课本是不变的,可是每个学生的性格却都是不一样的,不光要备课,更重要的是备学生”,正是因为对教育事业的这份执着、坚持和永不放弃的探索精神,最终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获得学生和同事们的好评。
田江寿已经记不清自己带过多少届班级,教过多少学生,他说:“我的学生中有领导干部,有资产过千万的企业家,有国家科研人,也有像他一样平凡的教师,他们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骄傲”。 |
||
| ||
上一条信息: 田涛获全运会男子举重季军 下一条信息: 湖南凤凰县田氏宗亲来田完祠祭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