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宗支
返回上一步

 
广西来宾市五村田姓: 田福德、 田福建、田福力公的来历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0853  添加时间:2021-3-31 14:39:07
 


广西来宾市五村田姓:

田福德、 田福建、田福力公的来历


据历代祖传:我们的祖公是从北方逃难来到南方的。现在七星村、沙安村、王了村、坭碑村和利外村田姓的神台上都写有“雁门堂”横联。坭碑村田姓堂联写有“祖自珠玑分一脉,孙从来邑发千枝”。王了村田姓的堂联写有“祖自武宣分一脉,孙从来邑发千枝”。上面的祖传和现有堂联,说明了我们的祖宗的来历,是符合历史的,也是有根据的。

据史料《百姓宗祠》记载:田,雁门郡、紫荆堂、凤鸣堂。田姓起源北方,祖宗田完。是远古虞舜的后代,是春秋时代由陈氏分枝出来的一个姓氏。从陈国出奔到齐国的公子完,易姓为田。从此,“田”这个姓氏开始在中国出现。推算起来,田氏历史至少在2500年以上,而田氏家族的源流却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虞舜。还有许多资料都说明了田姓始祖在北方,南方的田姓是从北方来的。这与我们的祖传是一致的。

至于“珠玑巷”,过去只知道在广东,具体不知在何处,所以一直是个迷。直到1994年才找到了答案。是从《桂中日报》1994年12月19日第三版记载(作者:黄盛金)关于《金秀瑶族与珠玑巷》的调查报道称:据《保昌县志》的史料记载,珠玑巷原名敬宗巷,位于今广东南雄县城北面九公里处的一个小市镇,是古代岭南南北交通要冲,它在唐朝以前就存在。原是当时保昌县(即今广东南雄县)沙水村居民群落的一部分。唐朝时,因为住在这里的张昌祖上七代同堂,敬宗皇帝李湛闻及张昌家的孝义事迹,于宝历元年(公元825年)赐给珠玑绦环以表彰奖励,后人为避敬宗庙溢(庙号),于是把敬宗巷改为“珠玑巷”。

北宋末年(公元1127年)金兵入侵中原,加上蝗灾,黄河决口及农民起义,中原大地战火连天,灾害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许多难民纷纷南逃避难。南宋末年(公元1279年) ,元军灭金后大举进兵江南。为避战乱,南逃的中原、江南难民纷纷南迁。在中原、江南战乱之际,岭南地区社会环境则相对安定,且人口稀少,有大量土地待开发,为南逃难民理想避难之所。南逃的难民和瑶族先民通过大庾岭的新通道进入岭南后,在岭南驿道上的第一站珠玑巷停了下来。 珠玑巷于是变成了他们的首选移居地。后来,随着难民的大量涌入,落户珠玑巷的中原、江南难民和瑶族先民又沿着西江流域四处迁徒。这些难民和瑶族先民,有的迁入粤北山区,有的沿西江而上迁入广西。经梧州、藤县、武宣、桂平等地进入大瑶山,成为大瑶山的居民。

民国初期《来宾县志》记载:“田氏之族……其先世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后转徙广西至武宣县属之七星村,清顺治间分支至泥陂村。”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田福德公三兄弟应该是同这些中原、江南难民和瑶族先民,于南宋末年从北方逃难来到珠玑巷的,后来又从珠玑巷来到广西,他们来到武宣便停了下来,没有进入大瑶山。这与祖传“祖自珠玑分一脉,孙从来邑发千枝”的堂联是相符的。

田福德、田福建、田福力公三兄弟(谁是长兄,谁是弟,已无法考证),从珠玑巷来到武宣时,首先落户在武宣县二塘镇七星村以东约十多公里远的田招户(地名)。此地靠近大瑶山,因为这里是荒山野岭,附近无村落,所以经常遭到土匪的打劫和野兽的危害。后来见实在住不下了,才从田招户搬迁到七星村定居。据说,现在田招户仍可以看到他们的旧屋址。他们搬到七星村不久,田福力公就出走下落不明。直到1986年才知道他到金秀瑶族自治县头排镇利外村定居。所以田福力公就是利外田姓的老祖公。

田福德公、田福建公仍住七星村。后来为了生活和发展,福德公的后代,有一支迁至武宣县三里镇沙安村定居。所以田福德公便是七星、沙安两村田姓共同的老祖公。

田福建公在七星村去世后,为了寻找发展,他的两个儿子长六仔公和短六仔公(短六仔公名田元,长六仔公名字失传,现以坟地名代替)兄弟俩便由七星村迁到来宾县南泗乡王了村定居。后来为了便于清明节祭祖,兄弟俩回七星村用麻袋将其父田福建公的尸骨背回王了村,安葬在王了村背后的红般岭上,坟地坐西向东。所以田福建公是王了、坭碑两村田姓共同的老祖公。

短六仔公田元的后代为何到坭碑村定居呢?据老人传说:短六仔公田元(或他的后代某一公)生有一男一女,女是姐,男是弟,姐姐长大了嫁到坭碑村(嫁何姓氏已失传)。她们的父母都去世后,弟弟还年幼,无人管教,姐姐便把弟弟接到坭碑村跟她住,以便于抚养管教。到弟弟长大成人了,姐姐就在坭碑村为弟盖了房子,并娶了弟媳。这样,弟弟就在坭碑村定居下来。这说明坭碑村田姓是从王了村过去的。在坭碑村定居后,他们有些水田仍留在王了村境内,种得的粮食,作为每年清明祭祖之用。这些水田一直保留到1962年人民政府实行耕作区大调整时,才全部划给了王了村村民耕种。

上述来龙去脉,大体上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因为没有现成的族谱和历史资料记载,有的只是凭口头传说,所以谬误是难免的,企望后人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水有源来树有根,人人都有老祖宗。多少年来多少代,日思暮想见弟兄”。田福德、田福建、田福力公三兄弟及其后代,分别定居在:武宣县二塘镇七星村和三里镇沙安村;来宾县南泗乡王了村、坭碑村;金秀县头排镇利外村。彼此相距并不很远,但是由于过去的社会动荡不安,交通讯息闭塞等种种原因,造成了我们兄弟之间将近20代人(现已推算出12代人)四个朝代(元、明、清、民)600多年的时间,基本上没有往来。这实在是令人心痛啊。

七星村、沙安村、王了村、坭碑村的田姓兄弟相距不过50里远,直到民国31年(公元1941年)才恢复了正常往来。当时坭碑村田宏党到武宣县中学读书,七星村的兄弟得知后,便请田宏党去七星做客,谈到关于七星、沙安村与王了、坭碑村的田家是亲兄弟之事。宏党回家后便把情况讲给老人听,老人感到非常高兴,便委派坭碑村的田少芳、田宏党和王了村的田天朝、田桂海等人前去七星村考查。在交谈中,双方代表都谈到各自的祖传说,我们的祖公是三兄弟,从北方逃难来到广西的,七星代表说他们的祖公名叫田福德,王了、坭碑的代表说他们的祖公叫田福建。另有一祖公因为早已出走了,名字、去向都不明。大家的说法都是一致的,于是便确定了兄弟关系,并理顺了班辈关系,称兄道弟。从此才正常往来,并联宗祭祖。

与利外村田姓兄弟的关系则是1986年才联系上的。那是1982年坭碑村田姓父老兄弟从路人口中得知,金秀县有个利外村也有田姓时,非常重视,也非常怀念失去联系的老祖公和他的后代。于是由田宏导执笔,给利外村田连昌写信,要求寻找历史上出走的老祖公。利外村兄弟接信后十分感动,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为此利外的兄弟们经过数年的思考,并查找了有关资料,并将所有刻有墓碑的老祖坟的碑文,与信中阐明的情况对照,认为利外村的老祖公有可能是对方寻找的祖公。于是选派田连昌、田红宗、田茂达等六人,于1986年10月2日到达坭碑村,后到了王了、七星、沙安进行座谈,根据各方的村史及族谱祖传,进行了认真的对照和分析。历时六天的讨论,最后结论为:来宾、武宣、金秀三县五村田姓人的老祖公是从广东来的。来宾、武宣两县四村田家祖传有一个祖公下落不明,与到利外村定居的最老的祖公正好是同一个人,名叫田福力。根据上述结论,坭碑、王了、七星、沙安、利外五方代表,于1986年10月7日,在七星村田顺芳家确认:五村田姓人为一脉相承的兄弟。同时还理顺了各村班辈对照表和确定了祭祖方案。五方代表协商决定,五村班辈由“宽/文”字班起,统一按此安排:

世肇宏宽业,于谋永治平,

富贵全家庆,天开锦绣春。

从此,田福德、田福建、田福力公的后代才完全恢复了大团圆。

正是:兄弟失散数百年,喜得今日大团圆。立下族谱承前志,子孙万代往后传。


——(摘自王了村2011年版《田姓族谱》,2021年3月田茂星重新整理)



附件1:广西来宾市五村田姓 字辈排行对照表

利外

广

坭碑

王了

七星

沙安


    附件2:全国其他地方田姓出现较多的字辈排行

仁洪太宗庆,兴应景维茂。

文武登金榜,世代驻朝廷。

供稿:田茂星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寻找江苏桃源县田寿增田广增后人       

 下一条信息: 【田宗杨】《再祭田完祠》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