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宗支
返回上一步

 
雁門三考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8093  添加时间:2015-1-27 11:11:15
 
雁門三考
 
田碩儒
 
雁門郡,雁門关,雁門田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为避免世人及田氏族人造成误解,为展示历史的本来面目,启迪教育后辈子孙,今将这三种不同的概念分而述之。
 
(一)雁門郡
雁門郡是为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即置雁門郡,以后多以雁門为郡,道,县建制戎守。秦朝与西汉时,郡所在善无县(今山西省右玉县之南),辖镜约为今山西省河曲、王寨、宁武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自治区黄旗海、岱海以南等地区。辖有善无、沃阳、中陵、阳馆、楼烦、武州、剧阳、山京、平城、浮马邑、疆阳等县,东汉移郡所在至阳馆县(今山西省塑洲东南)。三国魏时移郡所至广武,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又改代洲为雁門郡,郡所在雁菛县(今代县)。唐武德元年改称代洲,天宝初又改称雁門郡,宋朝改称代洲雁門郡。雁門郡之称呼跨越历史时间甚长。
(二)雁門关
天下九塞,雁門为首,《吕氏春秋》早有记述。雁門关位於山西省代县城西北约四十华里的烟門山腰,有名雁門塞,西隆关、西陉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是晋中地区通往内蒙古高原必经之地。代县境北,恒山绵延,巍峨逶迤,内长城蜿蜒起伏,如玉代联珠,将雁門山、馒头山、草垛山连为一体。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临盆地,雁門古塞即建於峻拔的雁門山脊。旧关为唐初建於雁門山上,明初移至今日之所。
雁門山东西两山对峙,形状如門,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含芦叶到雁門关,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从雁門飞出。古《山海经》云:“雁門山者,雁飞出其间。”雁門山亦称勾注山,群峰竞拔,地势险要。自建关后更是龙盘虎踞,雄伟壮观。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史称雁門关为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柢三关,咽喉全晋。“为兵家要塞。”《唐书·地理志》描述为“东西山岩自拔中有路,盘旋崎区,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曰雁門关”。后又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四百余载,明洪武七年,安侯陆享於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塞再筑新关。地势更为险要。
雁門关往东为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往西则是轩口港、宁武关、偏头关,直到黄河边上。关有东西二門,有“天险、‘‘地利。二匾。城楼上有‘‘三关冲要吴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对联。还有小北門、雁楼等。关城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有靖边寺【李牧祠】,六郎庙、杨家将塑像群,关帝庙、营房、练兵教场等建筑设施。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門太守行》诗表达了关的迈豪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門关历朝频战事,多良将,广传於后世,战国时期赵武吴王重用名将李牧常驻雁門。“故服骑射,大败林胡。”戎边保土,世称奇才。后人建议做“靖边寺”及李牧祠以纪念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军恬蒙帅三十万大军出雁門击胡人,悉收河套地区,逐匈奴於阴山之北。修万里长城以御敌。
汉高祖刘邦於公元前二零一年亲率三十万大军抵平城(大同)抗击匈奴。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李广等能将多次驰骋於雁門古塞内外,屡挫匈奴,功勋卓著。李广任代都、雁門、云中太守时与匈奴交战数十次,大智大勇被誉为“飞将军”。
在战事繁多的唐朝,名将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門,威名远播,令敌寇胆寒。
北宋初期,雁門关更是宋辽激烈争斗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继业一門忠烈,数代镇守三关,建功雁門。关北的杨家将祠及关上的六郎庙,以及杨家将塑像群,彰显中华名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与英雄气慨。
元明时期,雁門关废弃再建,新关更加雄壮威武,战火亦渐平息。
抗战时期国共两方面军队联合抗日,在雁門关下伏击日寇车队,袭击阳明堡机场,鼓舞了中华名族的抗战士气与必胜信心。显示了炎黄子孙的威武气质。
自公元前四世纪至二十世纪发生在雁門关区域的战争近一百五十次,实乃兵家必争之地也。
今天雁門关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将继续展示并显现中华 民族的英雄气慨,永远激励炎黄子孙的爱国情怀。
(三) 雁門田氏
田氏雁門宗系有系统记载应起於秦汉时期。查宋朝老谱雁门世系图,田完祖之第十三世孙田叔为雁門开山始祖。叔之少子田仁为雁門二世祖。田叔字少卿,生於秦朝(约公元前二百三十年左右)。居赵国陉城(今山西曲沃,亦云河北无极县北)。田叔为人谦虚自廉,文武全能,谙术数且精剑术,豪爽仗义,刚直忠正,素具雄心胆略。汉初任汉中太守,后任鲁相,世称叔长者。
我族雁门宗系图辑於南宋,留传至今。宗系图中有世系图记载雁門田氏起自田叔,至南宋宝祐丙辰年(公元一二五六年),已传四十一世,计一千四百六十二年,世派详明。田叔第三十七世孙即田延昭。延昭第五世孙田九寰於北宋时期已居湖北麻城。此雁門宗系图由本中公辑录。宋朝贤相文天祥为序并题诗题词。
有的田氏族谱中误将田承嗣作为雁門田氏的始祖,是对田氏雁門宗系不了解的缘故。
田承嗣亦为雁門子孙。承嗣骁勇善战,为一代枭雄,因系雁門人氏才有雁門郡王之封称。不是雁門的谛造者,更不能代表雁門田氏。当年田承嗣随安禄山起兵反唐时,雁門田氏中的田神功田神玉兄弟统领大军对田承嗣进行征剿,屡获战功,几受朝廷嘉奖封赏。神功神玉(神企)乃田叔二十七世孙。显示了雁門田氏子孙把国家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爱国热情与高尚气节。同时为雁門宗族弘扬了正气,赢得了高誉。
雁門田氏历出贤能宰辅,忠勇将帅。田叔之曾孙延年、大年。延年字子宾,汉宣帝时封阳城候。大年字世瑞,成帝时官拜御史大夫。田叔十二世孙田福为魏冠军将军。田福子之子田绍宗为於泉令,田福之弟田祚生田真、田广、田庆、即紫荆三田。田叔二十三世孙田登、田吉老、田邠兄弟三人皆为官清正。田登为厢东王西记室,田吉老为集州刺史,田邠为石泉令。二十世孙田游岩乃高贤逸士,隐居箕山。唐高宗亲坊访而拜为宗文馆学士,后复隐居。田翼为金吾卫将军,田翼为左屯卫将军。田仁会、田神功、田神企(神玉),皆雁門二十七世孙,仁会仕唐,天旱,仁自暴为民祁雨,大雨从天而降。神功兄弟平安史之乱及淮西之乱功勋卓著,受朝廷重赏嘉封。田翼之曾孙弘正(宏正)为魏愽节度使。雁門三十三世孙田锡为北宋名相,文学家、诗人,封户部尚书。圣旨原件尚存。雁門三十三世孙田延昭,官封太师中书令。延昭长子田况,於宋嘉祐时官拜尚书右丞观文大学士、廉翰林院侍读。诗文传世、朝野钦敬。延昭之四子田洵官拜大中大夫。田洵有五子十孙。长子至安为右谏议大夫,过续田况丞嗣。次子至寅为司法参军。三子至宁为司马参军。四子至寀为三原丞,五子至区为宣教郎。至寅之孙九叙建炎南渡时居临安。至寀之长孙九寰居湖北麻城县。至区之孙九畴易居豫章。雁門三十九世孙田本中,为迪功郎,知绍兴府,辑宗系图并编族谱十卷,与文天祥交游甚密。其雁門宗系图传世,功莫大焉。
雁門田氏麻城支系中亦是人才济济,贤能辈出。明朝中生玉、生芝、生金、生兰兄弟四人皆进士即第,身居官宦,文采斐然。清朝中田定邦,文韬武略,中武举而忠勇报国。於朝廷平定边疆叛乱时单骑冲关越卡,一日驰骋八百余里,屡建奇功,几受朝廷封赏。先任职四川道,后任五品正堂。其家族梦飞、定邦、先魁、春魁、祖孙父子及兄弟、五代连登科甲,三举人六秀才,文武兼修。代有经伦饱学之士。进则报国效民,退则修身守志。不辱宗祖声名。
自抗战时期至今日,亦涌现出较多的能人名士,勇将,良材,从不同的角度与位置报效国家、报效民族和大众。
雁門世系从汉高祖乙未年至南宋宝祐丙辰年【公元前二零六年至一二五六年】,计一千四百六十二年,四十一世,每代平均周期年为三十七年。
从田叔至麻城九寰公三十七世(公元前二零六年至一一二七年)。计一千三百三十三年,每代平均周期年为三十六年。此二项为推算大芳祖以前世系代数的历史依据。
雁門田氏分布甚广、外迁较多。支系纷繁。他日如能联系本支宗亲,则幸甚矣。
今引用宋相文天祥在我族谱序中的赞语:“……孝范忠规,云声义烈。公候保辅之尊,令仆卿尹之贵,纽龟鸣玉,紫盖朱轩,赫奕蝉联,缤纷市藹,岂不美欤”。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纪云撰文忆老伴:从未用权力为子女谋       

 下一条信息: 开县田氏族谱2014年工作总结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