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裔姓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有五千年繁荣的文明史。在这个大家庭里,舜帝的支裔就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巨姓望族。在现代华人中,虞、姚、陈、胡、田、袁、陆姓的人士,占有相当大的比率,其中陈姓还是我国十大姓之一,约有五至七千万人口,姚、胡之姓也在我国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都是舜裔氏族的杰出代表。舜帝之后,四千年中,繁衍了许多姓氏,据学者研究表明,舜帝之后,先后衍生出虞、姚、陈、胡、田、袁、陆、遂、商、妫、圭、舜、娇、负、蒲、潘、饶、傅、邹、有、河、母、息、辕、馀姚、濮阳、直、舀、胜、胜屠、吴、咸、司徒、戏等姓氏,王、孙等姓氏中,也有尊舜为祖者。
诠释论证
虞、姚、陈、胡、田五姓简说
一、虞姓
虞姓,在中华民族姓氏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这与他的文化渊源具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它是舜裔诸姓之母姓。
当今虞姓来源于舜后其裔。舜有天下号为有虞,其子商均因以为氏。从历史上看,自舜有天下,虞氏之称才繁荣起来。从蒲坂一带有虞乡之称,晋南古历山一带亦有舜后所封的虞国,都反映舜裔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先承祖之虞氏,随着虞舜之后裔的迁徙,又有了华东、江南一带的上虞、馀虞、西虞。古人的地域因氏而名,反映出这些地方都是舜裔迁徙之地。
古人以为,虞乃吴的衍生,或者说古代虞与吴为同字。象形字中,它们表示的是人们狩猎生活带着虎头张开大口来大喊大叫,用以吓唬野兽,是这一部族围猎方式的一种写照。也有人认为虞人崇奉一种驺虞的仁兽为图腾,称有虞氏。演变下来,古代就把掌管山林鸟兽的官,称作了虞官。舜的先祖虞幕就是这一官职,到了舜,古籍仍记有尧使舜“作朕虞”,说明舜也作过虞官。
这样一来,虞成了舜这个氏族的祖氏。
关于舜后之虞姓,系由舜子商均之后演变而来的。从古籍上看,舜有天下号为有虞,子商均因以为氏,其后有虞遏文,即陈胡公妫满之父。
今河南虞城商州先为商均封地,其后虞思居之。山西平陆一带乃古虞国,疑为虞遂之脉在迁徙过程中受封居住过。
有虞氏自舜有天下后,虞氏之称方才被后裔普为用之。由于有虞氏所居之地在妫内,所以,既称虞,又称妫。虞与妫都是虞舜之裔的氏姓。但二者的区别是,虞是沿用有虞氏部落的图腾之姓,即因信奉驺虞而来,妫乃因舜父瞽叟居家妫水,即瞽叟、舜、象本都以妫为氏姓。因舜生姚墟,又以姚为姓。是从妫姓中分出的。
二、姚姓
姚姓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它与姬、妫、嬴、姜、嬉这些姓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姓氏,这些姓氏都带女旁,就是其主要特征。它从造字上首先打上了久远的烙印—发源于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母系社会。因此,这些氏姓又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姓。
一般认为,姚姓始于舜。
在远古社会,人们并非完全随父母而姓。天子可以国为姓,望族则以赐封为姓,也有由帝王直接赐姓,也有以封地为姓,或以官职为姓,平民百姓则有以居住地、排行、技艺等为姓。
古籍上说,“舜生姚墟,故姓姚。”而姚字乃兆加女旁。有人认为舜的部落可能善于栽植桃树,所以从桃字而姓姚。各说不
一。从舜的这族来看,其父姓妫,弟象也姓妫,舜独不姓妫,而姓姚。史学上有舜居妫内之说,舜父、舜弟则姓妫。《元和姓纂》还说:“舜生妫内,子孙氏焉”。这说明,舜之后也有姓妫者。妫内已被史学界界定,在山西永济市,这说明永济是妫姓的祖地。这与舜“让避”之后又回到祖地建都立业的史学观点是相一致的。今永济,是学术界公认舜所建之都。所以说,姚姓的真正祖地,就在山西永济。
姚姓自舜以后,代代相传。为了弄清姚姓宗脉,唐贞观六年,丰城瀛州学士姚思廉曾奉敕创修《姚氏世谱》。这个《世谱》曾一度失传,后来又在福建蒲田后裔收藏的古籍族谱中,发现有录载的《姚氏世谱》,有人把它编人了《虞舜姚公世系大族谱》。从《大族谱》看,它反映的是舜子商均一支的后裔。
据史考,舜子箕伯至直柄,再到虞遂,为舜裔另一支,也有将箕仁作夷伯,为舜之孙,商均之子。以下是姚氏各宗谱所公认的世系,由于陈、胡、田、陆、袁等姓氏都出自姚姓之后,属妫满以后的分支姓氏,所以,也尊奉此宗谱世系为先祖世系。
舜(姚重华)——商均——夷伯——强馀——颉——思——友
┕梦熊—汶
龙——寿胖——叔仪——康仲——祖妫——发(谥思公)—
┕康伯 ┕宗石——期
妫方——振——维——寿固——敖————元捷——偃——姑益——公允——蔺——顼叔——野——无——胜——叔正——献子——亚寿——原寿——梦延——瘀父(遏父)——妫满(胡公)
在以上世系表中,舜系瞽叟与握登氏之子,生于唐尧壬午三十九年。舜娶尧帝之女娥皇、女英,娥皇无子,女英生均,夏禹继位,封均于商为侯。商均生夷伯或叫箕伯。
表中列康仲生祖妫和宗石,祖妫生发,宗石生期,期忠谏于桀,为桀所灭而无后。有人认为祖妫生期和发,期为长子,发为次子。汤复封发于虞,发生妫方。
从舜传至阏父,阏父仕于周武王发,为陶正,阏父生满,为舜第三十四世。周武王克商得天下以后,封阏父为诸侯于陈邑。
周武王御极,诏求三皇五帝之后,又得阏父之子满,配以元女太姬,封侯于宛丘,赐姓妫氏,以奉帝舜祀。妫满封于宛丘后,国号为陈,人称胡公,即陈胡公。
之后,从姚姓中又繁衍出陈、胡、田、陆、袁等姓氏。
姚姓自舜之后,由于在权力斗争中的失败从中原向四方迁徙,遍布九州之域。但从迁徙的大趋势看,姚姓大多迁向南、北、东方,中原仍有少部分居留,西部则不多见。例如:浙江上虞、余姚地名的来源,就与姚姓部落南迁有关,《太平寰宇记》中说,“古舜后,为余姚这墟。”河北的观氏魏郡,《续汉书?郡国志》记有:“观,姚姓”。《汉书?郡国志》记有:“东郡卫公国,姚姓。”《路史?后纪十一》记道:“舜庶子七人,皆厘降于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有、何、母、辕、馀姚、上虞、濮阳、馀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
三、陈姓
陈姓,是中华民族巨姓望族之一,人口居百家之姓的第五位。
陈姓的陈字取于古陈丰氏部落生息之地。古有陈丰氏部落,由游牧向农业生产方式转化之后,开始迁入中原地带的一个肥沃的平原定居下来,就是宛丘的陈邑。随着历史的发展,陈丰氏部落已经融合进了其它家族而消声匿迹,只是陈地的地名永远地留 了下来。
周朝初年,舜的三十三世裔孙阏父投附到了周武王下,担任了陶正之官,继承祖舜制陶的传统技艺,为周国百姓生活服务。后来,周武王终于推翻了商王朝,建立周朝,在天下广诏三皇五帝之裔孙,晋封诸侯,因阏父有子满,得周武王赏识,武王将长女太姬配给满为妃,将其封于宛丘之地,取陈为诸侯国之号。
此后,陈国的王室血统便是以后舜裔的正宗血脉的一支。陈自周武王封于妫满后,一直延续经历了春秋战国。公元前478年,楚惠王北伐,陈国最后一个诸侯陈闵公被杀,陈国灭亡。从妫满被封于陈到陈国的灭亡,前后经历了20世,共26代君王,历时588年。
陈国的君王以国为姓,始姓陈。妫满即陈姓的始祖。陈国开国元侯妫满,人称陈胡公,胡公满生皋羊和犀,皋羊为申公,犀为相公。
申公皋羊生突和靖伯庚,突立为孝公。突生围戎,围戎立为慎公。靖伯庚后代改姓袁。围戎生宁,宁立为幽公。宁生孝,孝立为厘公。孝生灵和针子,针子后以针为氏,其子孙为针氏,灵立为武公。灵生说和燮,长子说立为夷公,三年后,燮立为平公。燮生圉,圉立为文公。圉生鲍和他,鲍立为桓公。鲍生免、跃、林和杵臼。公元前707年,鲍弟他杀太子免,立为勉公。不出一年,蔡国以强凌弱,杀他而拥立跃为厉公。跃生完,完即陈完,后改名田完,即田敬仲,逃奔齐国。厉公之后,弟林立为陈庄公。七年后,弟杵臼立为宣公。
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奔齐国之后,改姓田,成为田姓始祖。以后田完后代,世代为齐国之相。
陈宣公生御寇、款、子夏和庆氏。其太子御寇被己所杀,次子款立为穆公。子夏生御叔、少西氏。御叔生夏氏。款生朔,朔立为共公。朔生平国,平国立为灵公。灵公十五年,被夏氏夏征舒所杀。平国生午,午立为成公。午生弱、抬、黄、过,弱立为哀公。三十五年,弟抬作乱,弱自杀。弱生师、偃、君留、胜,太子师被抬所杀,弱无一孩为国君。师生吴,吴立惠公。胜生公孙贞。公孙贞生司城氏,为陈哀公另一支。吴生柳,柳立为怀公。柳生越,越立为昏公。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北伐至陈国,灭陈而杀昏公。昏王之子衍,迁至阳武地。王之后,有的隐为胡姓。
陈姓自陈国始,经历588年的王室繁衍生息,为陈姓形成与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地位。26代君王、王妃构成的王室,使陈姓以无比强盛的一个王室宗族迅猛地壮大起来,形成多条支系的迅速崛起,使陈姓一开始出现,就形成了一处不可抵挡之势。而陈姓的稳定的王室发展,经历近六个世纪,虽然后来陈国被灭,但他的裔孙们已深深根植于中原大地,并且开始朝四方迁徙。
陈姓中值得一提的是田氏后来复姓归宗。田敬仲奔齐国,至五代为齐国之相,后取齐国姜氏而代之,入主王室,历8君184年,后被秦所灭,齐国土崩瓦解,其子孙纷纷改姓,为免受秦杀戮。齐王田建的三子轸,后来相于楚国,封为颖川侯,又改为陈姓,其它子孙改为王姓。现代陈姓当中相当大一部分出自江洲陈姓,其祖即陈轸,郡望即颖川。即所谓颖川陈。
四、胡姓
胡姓,也是中华民族大姓之望族之一,其所占人口在中华民族各姓氏之中遥居前列。胡姓的来源,亦系自舜第三十四世孙妫满之后。《元和姓纂》上说,“胡氏,帝舜之后,胡公封陈,子孙以谥为氏。”胡公是妫满的谥号,人之所称,胡公的后代有姓陈者,也有姓胡者。《广韵》中说,陈胡公之后有公子非,因以胡非为氏。这说明胡非之先,其姓为胡,胡非之后,又有了胡非氏。另外,取胡还有胡母氏。胡姓在后来多有出现,汉时,安定有胡建,后汉有太尉胡广。晋左仆射胡奋,裔孙国珍为后魏司空,其女为宣武帝之皇后。胡姓多以新蔡、安定为郡望。胡姓后来南迁,还有融人瑶族而成为瑶族十二姓者。
据淮阳陈氏族谱民国四年十九世孙殿英所写陈流考称:楚灭陈国后,闵公迁阳武,生琏。与公字汝清,始以胡为姓。生澄。
广州市胡海先生为调查全国安定《胡氏族谱》,从1991年8月到1996年9月,自费踏13省,遍寻资料,古稀之人,历千辛万苦,从中华民间之浩翰家谱与史料中,做出结论,归结为:陈国二十世公,被楚灭陈时杀害。两个儿子逃往阳武户(今兰考城北陈村)避难,其中讳法章,字衍,谥襄,娶朱氏,生子二:长琏、次与。琏顶满公爵号姓陈,淮阳郑州等地陈氏宗谱皆有详载。陈衍公死后,陈琏公护送回淮阳。顶满公谥号姓胡,江西、湖南大型规范族谱,皆有详载。现将胡公至安定、至华林,直系述下:
—澄—贵—鳞—弘—武—怀—安(迁四川临邛今邛崃市)—鉴—源—景—昭(迁回河东)—建—涵—文—敏—崇—刚(自河东迁华容今湖北监利)—玄成—聪—普—贡—广—平—班—辛(讳敏字通达迁安徽寿县)—质(官安定率于安定)—奕(守墓于安定成为安定人)—尊(安定人)—奋(安定人)—喜(从安定迁宿迁)—哲—彬—履—怀宁—隋—任仲—藩(从宿迁迁豫章华林今江西奉新华林)。
关于胡氏世系,从妫满至陈闵公,各谱所说不一,且相差较大。但史学角度可靠的归论,应延陈国世系,即:
阏公—陈胡公妫满—申公—孝公—慎公—幽公—武公—平公—文公—桓公—宣公—穆公—共公—灵公—成公—闵公—衍(迁阳武避难生琏、)—公(始姓胡)—澄……
这与广州胡海先生近期历时多年查访陈胡谱系所得结论能很好衔接。看宋资政殿学士胡仁方所列胡氏世系表(如皋胡安定公瑗谱载)与陈国世系多有不合,现摘如下:
阏—陈胡公—申公—犀公—突公—圉公—历公—宁公—澄公—贵公—鳞公—涣公—弘公—武公—怀公—安公—益公—监公—说公—景公—昭公—建公—涵公—文公—(24-29世缺)—善公—贤公—辉公—广公—平公—率公—贞公—质公—威公—愚公—虎公—奋公……
台湾桃源县胡氏谱世系如下(为便于比较,特作批注):
帝舜之后,虞阏父之子武王以元女太妃娶之,封诸陈都,于宛丘之侧,以备三恪而奉虞祀谥。
1:周始祖满公
曰胡公,生二子,长曰申讳犀侯,以满公之谥为姓胡(批注:多谱不同于此说,谓姓乃自陈闵王之裔方始),次日相讳皋羊,以满公之国为姓陈。
2:申公,讳犀侯。
批注:有谱载,申公仁周成王,为司空,袭封,以胡为姓。
3:厘公,讳孝。
批注:按陈国世系,三世为孝公突。宋学士胡仁方撰世系则三世为犀公讳孝,生子突。
4:武公讳灵。
批注:按陈国世系,此处还有慎公圉戎——幽公宁——厘公孝,武公灵为七世。
5:夷公讳说。
6:平公燮。
批注:夷公、平公应为一世,平公燮为夷公说之弟。
7:文公讳圉。
8:桓公讳鲍。
9:厉公讳跃。
批注:讳跃生子敬仲,奔齐国改姓田。
10:庄公讳林。
11:利公讳跃。谨按:春秋传陈君统系此名重出。
12:宣公讳杵臼。
批注:宣公乃桓公鲍幼子。太子为免,次子为跃,三子为林。
13:穆公讳款。
14:共公讳朔。
15:灵公讳平国。
16:成公讳午。
17:哀公讳溺。
18:惠公讳吴。
批注:哀公与惠公间应为太子师,哀公太子师被抬杀,楚平公乃求太子师之子吴立为陈国侯,即惠公。
19:怀公讳柳。
20:闵公讳越。
21:澄公。
批注:公被楚惠公所杀而亡陈国。陈闵公之子衍迁阳武户片庸,弃国避难。衍生琏、与,与公字汝清,始以胡为姓,与生澄。台湾桃源县胡氏谱依然归结到陈闵王之裔孙澄公之后。澄公之先应为衍、玙。
(以下略)
五、田姓
田姓,田姓亦是中华民族大姓之一,田姓人的始祖是陈国厉公之子陈完。陈完,字敬仲。陈国在春秋时期,曾发生一起争夺王位的斗争,王室的内讧导致陈完在陈国无法安身,于是逃奔到了齐国。因为陈完逃亡到了齐国,便将原姓隐匿改作田姓。故称田完,又叫田敬仲。
田敬仲在齐国先做小官,传至第五代,田乞升为齐王景公大夫,受国民拥戴,于是发动政变,扶立齐王悼公,以后,田氏便世代为齐国之相。其实,齐国的政权基本掌握在田家手中,田家在齐国,不是王室,胜似王室,特别是田乞之子田常为相时,割地封邑,选妃入宫,其生子就有70多个,使田氏家族人丁大兴。到了田和之时,田氏终于取代了姜氏,自立为齐太公,使田姓入主王室。当时齐国,乃战国七雄之一。田姓齐国到齐王建被秦始皇所虏,齐国灭亡。田氏四散。
陆、孙、袁、王之衍生姓氏略述
一、陆姓:陆姓源自田姓,齐宣王之后。齐宣王封少子田通于平原般县陆乡。陆姓在中国姓氏中也是一个不小的姓氏。
二、孙姓:孙姓在中华民族姓氏中,亦是大姓之一。《古今姓氏书辩证》中说:孙氏,又有出自妫姓,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无宇生二子:常、书。书之子占,做了齐国大夫,因伐莒有功,被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
孙姓舜裔源头表示:
田敬仲——田稚——田昏——田文子——田桓子(无宇)——田书——孙占(齐国大夫,因伐莒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孙权(三国时吴国君)。
三、袁姓:袁姓在中华民族姓氏中,亦是一个大姓。袁姓出自陈胡公满的后裔,妫满生犀候,犀候生靖伯庚,庚生季子昏,昏生仲铺,仲铺生圣伯顺,圣伯顺生他父,他父生戴伯,戴伯生郑叔,郑叔生郑仲金父,金父生庄伯,庄伯生诸,字伯爱,诸有孙名涛涂,涛涂因参加桓公盟会,被赐封阳夏邑,因王父字伯爰,取子爰为氏,有爰氏、辕氏,涛涂乃取辕为氏,其裔政后以袁为氏。其后还有“九世孙袁生,玄孙干,封贵乡侯,复居东郡阳夏。”八世孙为袁良,有二子袁昌、袁璋。袁姓郡望乃阳夏。自古以来,袁氏之后声势也极为显赫,人才辈出,累世官宦。如由陈郡迁往河东郡的袁智弘为唐高宗宰相,其孙袁瀚为御史中丞,袁涛涂之后袁侨、袁克都为陈国大夫。袁姓之后,迁往四面八方,还有融人瑶族的,今广西、云南瑶族中皆有袁氏。
袁姓世系图表
妫满——犀侯——靖伯庚——季子——仲铺——圣伯顺——他父——戴伯——郑叔——郑仲金父——庄伯——诸(字伯
爰)——涛涂(姓袁,称袁涛涂)
四、王姓:王姓是中国第二大姓,现在人口近亿人。但王姓的构成较为复杂,有一宗系舜帝之后裔,他是从田姓派生而出的。秦始皇灭齐国,齐王建的子孙除田轸改姓陈以后,其它子孙则改姓王,他们是北海、陈留两郡望之地王姓的先祖。齐王建次子桓之后,改为王氏;长子田升生田安,田安自立为济北王,其后为王氏,田安就是汉朝王莽的始祖。
┌田升—田安(济北王)—(王义)(王氏)—王莽
┌齐王(田建)─│
│ └田桓—改王氏
├法氏
│ ┌田嘉建(不食而死)
齐襄王(田法章)─├齐王(田段)─│
│ └田修建(落难后改姓王)
├田间
│
└田角
其它舜裔氏姓简略
吴氏:吴氏系虞的转音氏姓,所以,舜后亦有吴氏。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出自舜后陈国之地阳夏(今河南淮阳)。吴氏为虞氏的后代。
妫氏:妫氏,因舜生妫内,子孙姓妫氏,后来有改作姚氏者,改作虞或其他姓氏。
甄氏:甄氏认为是舜之后者人数众多。《广韵》中说,舜陶甄河滨,其后为氏,出中山、河南二望。
商氏,商均之后,有以商为氏。
遂氏,舜之后代虞遂之后裔,郡望在山东钜野。
观氏,出自姚姓之后。
厘子氏,出自厘子观起之后。
颧氏,观氏演变而来。
舜氏,后裔取帝舜谥号为氏。
司徒氏,《帝王本纪》上说,舜为尧司徒,子孙氏焉。
庐氏,蒲苇,长开蒲地,即妫姓之国,古舜以蒲苇造屋,又称庐苇,今人称芦苇。舜之后,居庐舍,有姓庐氏,望出顿丘郡,今成都有此姓。
卫氏,汉朝东郡卫公国取卫为氏,本观国,姚姓之后。
圭氏,望出陈留郡。因舜创玉圭,其裔有以圭为部落之名。
铫氏,由姚演变而来。
负氏,《世纪》说舜迁负黍。
潘氏,舜之后裔居于潘地,有潘氏。在今河北怀来、北京一带。
息氏,后周灭商封宗子于妫姓息国之故地。
邹氏,姚姓人封邹国侯。
饶氏,舜的支裔取饶为部落名,后为氏。
直氏,舜之后裔直栖之后,以直为氏。
濮阳氏,舜裔迁徙濮阳,以地为氏。
舀氏,舜之后发明舀勺,以舀勺为族名。
咸氏,《路史》记,咸氏为舜后。
戏氏,舜子戏之后。
敬氏,敬仲之后,陈姓族。
靖氏,单靖公之后,田姓族。
庆氏,陈桓权五世孙亦为庆氏。
夏氏,少西氏:陈宣公子西,字子夏,子夏后人有夏氏,少西氏。
铖氏(针氏),陈喜公之孙子之后。
宗氏,陈宣公六世孙宗来氏之后。
盎氏,爰盎之后,即袁涛涂之所传。
颛孙氏,陈公子颛孙仕鲁之后为氏。
原氏,陈大夫原仲之后。
仪氏,陈姓之后有仪氏。
来氏,陈姓之后有来氏。
子仲氏,陈宣公之子子仲之后。
子宋氏,陈宣公子楚,其后为子宋氏。
偃师氏,陈悼公太子偃师,后代以王父字为氏。
司城氏,陈哀公之子邾胜之后。
恩氏,陈大夫成仲不恩之后。
公良氏,陈姓之支族。
斗门氏,陈斗父之后。
尝氏,齐孟尝君之后。
孔氏,陈姓之后,有孙宁称孔宁。
法氏,田氏之裔,齐襄王法章之裔。
车氏,汉丞相田千秋,因为年老,出人乘车,人称车丞相,子孙有取车为氏者。
第氏,齐田氏之后。
子石氏、子占氏、子舆氏、子沮氏、子献氏、子鞅氏、子穆氏、子枋氏、子芝氏、子禽氏、子氏,廪印氏,皆陈姓之子孙,承父姓。
赐氏,齐大夫简子赐之后。
於陵氏,田姓之后于於陵,以地为氏。
五王氏,田姓之后。
仇子氏,陈威王之后。
威王氏,齐威王之后。
穰氏,齐穰苴之后。
转载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418f070100c0n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