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陆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首页 - 栏目 - 田氏宗支
返回上一步

 
思州田氏第一世田宗显 由陕入黔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10264  添加时间:2007-8-25 22:45:22
 

    民国《沿河县志》引《田氏宗谱》载:“随文帝开皇二年(582),黔中夷苗屡叛,大臣苏威保奏(田)宗显为黔中刺史,同子惟康赴任年余,黔中大治,文帝诰封为国公节度使之职。旋陕西天鹅山白莲教金头和尚为乱,调宗显往征,兵至天鹅山与贼战,贼败奔四川、成都。宗显追至,贼复败走渝城朝天门,潜往小河,追及复战,贼又败。兵至漆地安营,访贼至石马,问往民何地,民以石马即庸州答之,宗显详观地形,山环水抱,下居焉。迨贼授首,奉命镇管黔中思州十八堡,沿治四十八渡。旋加封为宣慰荣禄节度使金龙护国公,子孙世袭宣慰职,军民两管。”  

    胡明《一统志》载:“唐以宋沱峒、乌引峒、芦获峒、杜望峒、白崖峒立为五寨命田氏世官,斯土则田氏之抚,有五寨不惟始置于宋,而且早见于唐。”更证实了唐朝之时凤凰官辖的范围并不大,凤凰的西北部是苗族久居、尚未纳入户籍的“化外”之地,为“生界”。“五峒”辖区只限于今沱江中、下游,及阿拉、茶田以下,林峰、新场、水田、吉信、齐良桥等及贵州铜仁漾头、云场坪、上麻阳及石羊哨等地,即靠近锦州的周边地区。并敕命田氏土酋对其五峒的治理。所谓“田氏”者,则是世居此地,即今之凤凰“官府田”的先祖们。其始祖田宗显,乃族居京兆陕西兰田县烂泥村人氏,本贯陕西河州军民世职。隋开皇元年,即公元581年,田因战功由陕西南下入黔,受命任黔州刺史。“隋文帝二年,黔中苗屡叛,大臣苏威保奏宗显为黔州刺史,同子惟康赴任余年,黔中大治,文帝诰封为国公节度使之职……卜居焉,迨加封宣慰荣禄节度使、金龙护国公,子孙世袭宣慰职,军民两管”(《明史·贵州土司》

相关历史资料 

    开皇十五年。黔洲刺史田宗显至寺礼拜。像即放光。公发心造正北大殿。一十三间。东西夹殿九间。被运材木。在荆上流五千余里。斫材运之至江散放。其木流至荆州自然泊岸。虽风波鼓扇终不远去。遂引工营之。柱径三尺。下础阔八尺。斯亦终古无以加也。大殿以沈香帖遍。中安十三宝帐。并以金宝庄严。乃至榱桁藻井无非宝华间列。其东西二殿瑞像所居。并 用檀帖。中有宝帐华炬。并用真金所成。穷极宏丽天下第一。

    务川盛产朱砂,务川境内现保存具有二千多年开采历史的“大箐洞”,洞内留存有古代开采丹砂的摇船。史载,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黔中太守田宗显于务川岩风脚等处开采水银、朱砂,向朝廷纳课水银190.5斤。《通典·食货典》记唐制:“天厂诸郡每年常贡,黔中郡贡朱砂十斤”。

相关人物 田思鹤 如果田宗显与其同族,则由陕入黔是假的. 

    汉末晋初,社会动荡。生活在今渝黔结合部的涪陵郡少数民族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中,他们在晋初举起义旗,于咸和三年(328)十月攻入今彭水县域,占领涪陵郡府。封建王朝多次派兵征讨,均无功而返,不得已于永和十二年(356)将涪陵郡迁治汉平县(今武隆县)。直到北周保定四年(564)涪陵蛮帅田思鹤“以地内附”置奉州,这块“地殁蛮僚”长达236年的土地才重新归入中央版图。 

    南望山,又名蛮王山、苗王山、南苑山。《读史方舆纪要》称为歌罗山,“系蛮部为乱之据点”。位于保家镇堂房村,主峰海拔1285米,纵横10余公里,围40公里。南临郁江,东南滨普子河,拔地而起,环山皆峭壁悬崖,仅有大箐垭、板凳岩及大小岩口4路可登。山顶腹地广阔,岗峦起伏,沟岔相接,地形复杂。明代中叶以后,明王朝多次派兵入县境及周边地区赶蛮,实行血腥屠杀。当地苗民被迫放弃世代经营的郁江河沿岸肥田沃土,退至此山,凭险据守。官兵攻而不下,只得在今保家楼筑寨扼困此山。因守山上的首领称“蛮王”,此山即称蛮王山,现还有老者又称为苗王山。山上苗王的皇城、跑马道、插旗杆的地方(桅杆丘)遣迹尤存,苗民抗敌的千口石寨、龙神坳战壕尚在。当地老百姓还相传,北周保定四年(564)“以地内附”的涪陵“蛮帅”田思鹤生葬均在此山。清光绪年间,在山上东南的木洞坝曾掘出“蛮王墓”1座,内设机关,掘开时有暗器射出,棺内有玉带、紫袍及陶佣等物。1965年冬,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 家潘光旦教授来彭时,也疑其为田思鹤之墓,并认为周、隋前的涪陵蛮王墓葬亦当在此山。
转自:http://group.qq.com/group_index.shtml?funcid=17&groupid=40130376&logid=16415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祐恭墓志铭(宋)       

 下一条信息: 思南怀古







首页
我的
返回
   



扫一扫 关注公众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