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水端午节风俗
今年的“六一”节紧挨着“端午”节,已经过去一周了。本想及时写点纪念的文章,怎奈给人打工、时间很紧、不能自由。昨天,我所在的《昌辰御苑》工地、24层办公大楼工程扫尾,施工电梯撤除。我乘下岗休暇之际,赶紧整理腹稿,上网与宗亲共享。先写写我们当地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也叫端阳)前一天,家庭主妇们便忙合起来。先将新鲜的芦苇叶或菠萝叶洗好备用;再泡上糯米或黍米,也有掺粳米或小米的。米泡软之后开始包粽子。型状基本有两种:一种是长方体、状若小枕头,平均体积约在10*5*3公分左右。每包里放上两颗红枣或伊拉克蜜枣,两个一对、用泡软的麦秸或稻草或干脆用缝衣线捆起来。另一种包成三角椎体、同样放上枣,捆好、下锅,慢火炖煮。至半夜熄火保温。翌晨,一掀锅盖,热气腾腾!粽子所特有的清香和甜腻便弥漫了整个小厨屋,色香味俱全、大助食欲!
不过在品尝粽子的美味之前,更有一份具有医疗保健预防作用的药膳在等着人们清晨进食之前空腹享用——即是将采挖的猪牙草和车哲子两味中草药合包鸡蛋加红糖、水煎服。每人吃1-2个荷包蛋;喝上半碗汤,可预防或治疗“小肠火”。(小便赤黄、尿短作疼)
再就是家庭主妇们将刚采割的艾蒿、长短约在80公分左右,各个门口、窗口都插上两枝,能防五毒(长虫、蚰蜒、壁虎、蝎子、蟑螂)、防蚊蝇等。
主妇们(尤其是上年纪的)每人拿着一株大叶艾蒿互相拂打—上下左右、前前后后、顾及周身,而且互相赠送荷包,随身佩戴,说是能保障一年内不受邪气侵扰。
说起荷包,倒勾起我对童年的眷恋。每年的端阳,母亲都会给我们兄弟姊妹缝制好多荷包,戴在胸前、挂在腰里,每人至少两三个。用红黄蓝绿紫等五色绸缎、剪好型状、包上艾叶、用金丝银线缝制成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荷包,底部、在一串亮晶晶的珠玑下面,缀着长长的流苏、真是美死了!
在大街上、在小学校里,孩子们戴着各色各样的荷包,聚在一起,互相炫耀、互相褒贬,常会引发互相追逐争抢,撕断荷包吊系、攥在手里据为己有,嘻嘻哈哈、好不热闹!
荷包争夺战中,胜者绝对是男孩。但女孩们并不因为荷包被抢而气恼,有的反而会大大方方的主动送出或者扔给同学们伙伴们。
端午节早餐是药膳和粽子;中午饭是干饭;晚饭吃水饺。饭前先做菜喝雄黄酒、耳朵眼里涂雄黄浆,能驱邪、能防疫、能防百虫入耳。
至于粽子投水祭屈原、赛龙舟等活动,当下我们这里还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