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田传江《红山峪村民俗志》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4814    添加时间:2013-10-21 11:02:57
     
    《红山峪村民俗志》
    作者:田传江。新中国第一部村落民俗志专著。44万字,2000年自费出版。
    全书共4部分10章45节,包括有关农业、林业、畜禽、野生动物、副业、度量衡、贸易、纺织、饮食、居住、交通、婚嫁、丧葬、游戏等方面1000余个民俗事象,记录了它们的产生、发展、演变……
    目录:
    物质民俗 生产贸易民俗
    野生动物 行业 度量衡 贸易
    衣食住行民俗
    纺织 服饰 饮食民俗 居住民俗 交通运输 防治病民俗 预防疾病习俗草方治病 食疗 推拿
    社会民俗
    人生礼俗 宗族村社
    信崇禁忌民俗
    信仰 节日信仰 自然鬼魂信仰 崇拜 禁忌
    文艺游戏民俗
    游戏 文艺 村言俗语 大实话 颠倒话 绕口令
     
    钟敬文称赞《红山峪村民俗志》
    2001年6月7号,在作者田传江与北师大研究生座谈会上,钟老致辞,题目是《民俗学:眼睛向下看的学问》。
    钟老说他“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写得细,内容广泛。比如对鸟的描写。一般的民俗志不写。作者不仅仅写它们的样子、食性、叫声、种类,还写人与鸟类的关系。“很亲切,非常有趣”。
    二,“书中的某些部分写得精彩,有些内容连续多处进行描写”。作者没有沿用学术界对民俗的错误分类法,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识。“在《红山峪》这本书里,讲到某种东西时,它把有关的谚语、传说等全都联系起来”。“它的分类是从民俗的联系入手”。“因为它更加接近于事物的真实”,“就丰富了,就学术化了,价值就高了”。
    三,文字功夫不错。“没有什么疙瘩,让人喜欢看下去”。
    老人认为,目前地方学者写得最好的民俗志,当属《红山峪村民俗志》。
    田传江曾为乡人大干部,今年63岁。是个有心人,70年代即开始搜集谚语等资料。1991年-1993年,参加省民俗学会学习班,之后空闲时间拎个照相机,揣着笔记本,搜集资料。田母李桂云,插绣也有名气。
    书成53万多字,印刷时,缺钱,被迫删除9万多字“人物”部分。“光是前三稿的草稿,孩子给我称了称,就有58斤,这还不算卡片和以前的资料”。
     
    《红山峪村民俗志》摘录
     
    《红山峪村民俗志》摘录——有关动物传说故事
    动物的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
    老虎是兽中之王,一切动物都怕它。雌虎发情,只能让雄虎交尾一次,传说因“虎鞭”带倒刺,能带出肉来,使雌虎非常痛苦。
    狗熊俗称黑瞎子,伤人用前爪当巴掌打人的脸。对死人不过问,人在危急时装死,能躲过狗熊的袭击。
    狼不吃活人,发现死尸也要在旁边看三天,三天后无人领,再吃。狼扒坟中棺材很内行,先扒土露出棺材大头的横堵头,由于堵头木板较薄,狼用头猛撞,撞开后进棺材吃死尸。“狗怕吓腰(即弯腰),狼怕摸刀”。打狼打腿,它的腿是“苘杆子腿”,一打就折。关于狼吃羊上边已述。狼吃驴,因驴见狼后四蹄着地一动不动,被狼吃完后,驴的骨架仍撑着。凤凰是鸟中之王,一切飞禽都听它调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凤凰落的地方,埋葬去世的人,后代就会出大官。
    蛇能成精,折磨人。某人(特别是少年)神经痛,说是被蛇所缠。说崔庄村(红山峪东八里路)陈某(目前仍健在)会“针法”(炙)他能望得见蛇的原形。如果蛇“道业浅”,(修道时间短)用银针针病人某穴位,能把蛇治死。道业深的,他不敢,治不了,即使能治了,本人担大风险,别的蛇精报复他。
    有一种叫“捆牛绳”的长虫(即蛇),盘住牛肚子,牛呼气时它往里紧一扣,慢慢把牛勒死,然后须子插进牛的鼻孔里吸血。有经验的牛憋足了劲然后猛一鼓肚,把蛇崩断。蛇可盘着爬上树吞食鸟蛋、小鸟。蛇与蛤蟆,相距一米左右,蛤蟆自动往蛇跟前去。当地蛇有“花边”、“白连线”和“土蛇”。白连线子蛇在山上白连草上行走如飞。土蛇也叫七寸子,剧毒,它每天十二时辰只有一个时辰行走,不然危害性更大。长蛇吞食后不动叫“长虫行食”。“南有蜈蚣,北有地蛰”,每年下蛰的蛇出不来的多,不然蛇数量太多。
    水兽,民间传说的水兽,是洪水中的主宰,它把身子一横,洪水就不敢肆虐,它发起怒来,搅动洪水,越变越大。每次当地出现特大洪水,(大部分都是局部地方如1979年,红山峪村东四里,建设村,曾发大水)往往联系到水兽,有的淖烟似的看见洪水中的水兽,像个大黑熊,在玩水。大都出现特大洪水没造成多大危害情况下,这种传说较多。
     
    《红山峪村民俗志》摘录——关于树的传说故事
    槐树成精
    传说红山峪村南头田姓院子里有一棵大槐树,主杆三个人搂抱不过来,当中生出一株榆树,叫“槐抱榆”,寓意“怀抱余”。树冠遮盖几亩地,连家后六七十米远的王家,出大院伸手就可捞到树枝。田家到过三顷地,人财两旺,全靠这棵树庇护。后来这棵树被卖掉了,一伙外地木匠,大车推小车拽,忙活了十几天,不久,杀树的木匠大都死掉,甚至连“圆盘子”(即说事的、中间人)也死去。从此田家穷了,说是这棵树已成精,从中作崇。
    五十年代初,田家还有一棵大槐树,也卖给外地木匠,从此,田家的确很穷,特别是竭力主张卖树的人。
    古槐,几乎每个村都有,村里人对古槐,敬而远之,甚至春节烧香磕头,求其保佑,谁也不敢毁坏树木,甚至连被风刮掉的枯树枝也不敢拾取。有传说某某小孩无意折断某古槐一小树枝,头疼厉害,直到大人烧香祷告才罢休。
    窑湾柳树的传说
    红山峪村东北一里处有座山,当地人叫“东山顶”。东山顶相邻一个名叫“龙山寨”的小山寨,两山之间,有一涧沟,叫“窑湾”。“窑湾”下首是大悬崖,每逢雨季洪水瀑发,大水飞流直下,形成瀑布,当地人称“大白流子”。窑湾两边产一种叫“荆疙瘩”的灌木,据传说以前有一巨人,在此用手拔荆疙瘩(平常人用夹镢刨)烧炭,挑枣庄出售,因取名“窑湾”。窑湾东首有一块地,属本村一户周姓人家。地头有一株二人合抱粗的柳树,柳树生长异常旺盛,老远望去,树冠遮满窑湾的口,每逢雨季,下边瀑布前挂,绿柳起舞,即神秘又壮观。五十年代中期,那户一位老年人去世,一家人商量刨柳树做棺材。尽管一家人事先烧香祷告,杀树时(刨树俗称“杀树”)也相安无事,只是“发送”老人后,一家人接连出事,不到一年时间,死去五口,改嫁走一口,原来兴旺发达的一家人,变得冷冷清清。不少人认为这是柳树作怪。
     
    《红山峪村民俗志》摘录——有关渡饥荒的故事
    咸丰年间,“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饿得啃砖头”。外孙不敢走姥姥家,怕被姥姥给杀吃了。
    有一家,爷俩锄春地,饿得实在没法,爷俩回家。儿子磨刀,妻子问磨刀干什么?丈夫说,杀你吃。妻子非常恼怒,进屋去了。爷俩揭开锅一看已做好稀饭,哪来的粮食?原来妻子无法,突然想起盖屋的黄麦草,有种子,就上屋揭草,取种子熬汤。爷俩很高兴,喝起汤来。喝完汤进屋一看,妻子上吊死了。
    有一家娘俩,老太太双目失明,儿亡,儿媳妇很是孝顺。有一年挨大饿,实在无法,从狗大便里淘出未消化的粮食,淘了又淘,洗了又洗,想烧汤给婆婆喝,又生怕对婆婆不恭,把淘出来的粮食用嘴全部衔过,再烧汤给婆婆喝。不几天,劈雷闪电,儿媳对婆婆说,我没侍候好您老人家,让老天爷知道了,要打雷来劈死我,我死脱苦不要紧,就是你我放心不下,谁来侍候你?婆婆哭着对儿媳说,我的孩子,别怕,谁不知道你是最孝顺婆婆的人,我看会有好报应的,好心有好报。这时风更紧,雷更响,闪更亮。儿媳双手伸出门外,刚要喊天哪,我们娘俩怎么过呀!不料,一根冰凉的东西缠到她双手上,闪熄、雷停、风住、雨小,回到屋里一看,手上缠了一根又粗又长的金条。娘俩认为老天有眼,赠给可怜的穷人。婆婆说,咱们卖钱花吧。于是,置田、建房,婆婆劝儿媳妇别再守寡,坐山招夫,终于儿媳又找个好女婿。老人百年之后,小两口戴孝领丧,两口子生儿育女,生活美满幸福,白头到老。
    一个菜窝窝换一只大元宝的故事:从前一个阔人怀揣一只大元宝,一个穷人带一个菜窝窝,为躲洪水同爬一棵大树上,两三天过去,洪水仍未下去,阔人拿出元宝对穷人说,用我的一只大元宝换你一个菜窝窝,行不行?穷人听说,是个大便宜,同意了。阔人吃了一个菜窝窝,活了下来,穷人饿死了,阔人又把元宝归为已有。
     
    《红山峪村民俗志》摘录——端午节习俗
    煮鸡蛋
    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的早晨,太阳不出来时,采集艾叶煮鸡蛋。认为吃了可以防治百病。传说古代屈原这天投江自杀,为纪念屈原,煮鸡蛋分给全家吃。极少数识字的大人借此讲屈原故事给小孩们听,教育后代学习屈原爱国精神。大多数都不知为何吃鸡蛋,也不知屈原是何人。近几年,有人逐渐学会包粽子,有些户除了吃鸡蛋,还煮粽子吃。传说屈原投江这天,当地老百姓为保全他的尸体,把粽子投到江中,让鱼鳖虾蟹吃粽子。
    插 艾
    端午节早晨,太阳出来之前,除把艾采集起来,晒干收藏外,还把几支艾枝插在房门口屋檐上,除驱赶害虫外,还能去病避邪气。
    采 茶
    当地山坡上,生长一种野茶灌木丛,俗称“瓜鞭茶”。端午节早晨采来,用开水炸一炸,晒干,储存,用来当茶叶泡茶喝。同时还采集一些石榴叶、山楂叶、柿叶、桑叶开水炸一炸,晒干作茶叶饮用,解热去暑止渴。有的拾来石榴花,用来洗脸、洗眼,说是能防治眼病。
    系五色绳
    端午节早晨,用红、黄、兰、白、黑五色丝线拧成一股,系在儿童的手指、手腕上,还拴在剪刀上,门挂上认为能去灾避邪,第一场雨过后,取下来扔在水汪里能变蛇。
    癞蛤蟆躲端午
    民间传说端午这天癞蛤蟆全都躲藏起来,怕人捉住它。这天如果能捉到癞蛤蟆,放在太阳下晒,假如生蛆,说明癞蛤蟆已经吃了灵芝草,只有吃了灵芝草的才生蛆。吃了灵芝草的癞蛤蟆入药能治病特别疙瘩肿疖之类的皮肤病。
    集百草露熬膏子
    端午节前,采集一百多种中草药,端午节一大早,太阳不出来,采集百草露。其方法,用一块白布,拴上绳子,在草地上拉。把草上露水收集起来,澄清过滤,加中草药红糖熬制,最后去掉草药,过滤继续熬,直到变为膏为止。用这种膏子调开水冲服,治妇科一切病。原来,用此法不但中草药齐全,而且,其中还可能收集灵芝草上的露水,灵芝草治百病,借助露水一样起作用。五十年代前后,红山峪村,陈学俭老人会熬此膏子。自己采中草药、集百草露,自己熬,熬好后出售。
    挂钟逵
    钟逵俗称“判官”、“判子”。村内挂钟逵的户极少数,五十年代初期只有一户宫姓和一户陈姓两家。记得挂在堂屋门后边,一般不让小孩看。用一张纸画上彩画:一个青面炸腮胡须的人两目圆睁,叫判官,一手刺剑,一脚踩一怪物,剑刺怪物身上,地上流淌一片鲜血。凶恶高大的判官使出全身力气剑刺小怪物,的确显出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形象,大有正气浩然气概,给人仗胆。家中“好招邪气”的才挂钟逵。象半夜屋内、院内有响声,闹的一家人不得安宁,甚至吓出病来的人家。挂钟逵,借助打鬼,使家中永保安宁。
    缝香荷包
    端午节时妇女们有缝香荷包的习俗。有香络子,香桃,艾虎、香络子。形状就是剪纸的香案,四周缉上花边,四角带彩穗,当中填艾叶。男性青年系在腰带上的装饰物。香桃,像一对桃,也像一对人的心脏形状,当中填塞艾叶。少女们大多数系香桃在衣扣上。艾虎形状像虎,极古朴,儿童们系在衣扣上。另外还有针扎,像个长脸大肚油篓。肚中填艾叶,胫中包上猪鬃,上边有盖,可存放缝衣针。妇女们系在衣扣上。
    香荷包,不但是装饰品,而且内中填塞艾叶,可驱害虫,防疾病。有的女子作为定情之物赠给未婚夫。
    关老爷磨大刀
    五月十三,是关公磨刀的日子。磨刀需沾水,因而成雨,磨刀霍霍有声,形成雷声。十三是雨期,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如果这天不下雨,说是关老爷磨刀没用水,干磨。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田硕儒】【七律】咏枫叶       

    下一条信息: 【田传江】孔圣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图片新闻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照片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
    田慧中和他的“田氏脊柱骨刀”
    田慧中和他的“田
    田维华《贵州建制史新论》出版
    田维华《贵州建制
    【祭文】壬辰年华夏田氏祭祖祭文
    【祭文】壬辰年华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祖敬拜始祖仪式:田绪科宣读《拜祖文》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
    热门信息
    ·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注释及译文
    ·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赏析
    ·  最新最全田姓名字
    ·  田氏香火神龛对联选录
    ·  田纪云:我是怎样步入中南海的
    ·  中国趣姓及人数最多和最少三个姓氏
    ·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  田氏 “紫荆堂”“三田哭荆”的来历
    ·  从副总理(田纪云)故居所想到的
    ·  国艺书画馆:田氏家族及其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