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田家祠堂的石柱上,惊现14位辛亥人士手迹》追踪
“厥初生民降於妫汭,无念尔祖保其宗祊”——这副上虞田家祠堂正厅内的隶书对联,疑为国学大师马一浮的作品。14位辛亥人士手迹经过清理后,被石灰蒙蔽了近40年的珍贵史迹,终于重放光芒(相关报道详见本报5月10日5版)。一些学者日前赴上虞踏看后认为,政府应加强对田家祠堂的保护。
乡土文化爱好者现场踏看
近百年前,在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时,这些人士到底写了些什么样的精彩抱联呢?当地一些乡土文化爱好者为此前往踏看。
在这个规模宏大、保存良好的祠堂内,虽然石柱上的对联大部分还被石灰蒙蔽着,但仍依稀可见内容、落款、印章等。经仔细辨认,并翻阅查证田氏后裔带来的《上虞永丰乡田氏宗谱》,最后一一确认了这些抱联的内容。
而这本《上虞永丰乡田氏宗谱》也很具研究价值。据现在身居美国的田时霖曾外孙女田锻介绍,这本宗谱开始由田氏九世孙子谊修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并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由十二世孙政修续修。清乾隆四十六年(1707年),十五世孙圣千续修。
为修撰这套民国四年(1915年)的田氏宗谱,田时霖当时殚精竭虑、审慎行事,光是广告就登了5年,最后在上海南洋大学(现同济大学)张美翊的编撰下,印刷了100套,每套十卷。
据介绍,修谱的时候,田时霖请了余姚张学渊、邵日濂、朱九畴,上虞王佐,诸暨楼守愚、罗文英,山阴何琪,绍兴蔡元培,海盐朱福诜,杭县祝震等大量文化名士写序等。
田锻说,当时100套宗谱都编了号,第一套由祠堂收藏,第二套由当选族长轮流保存,第三至第64套由各房保存,第65到100套备用。但这些宗谱大多流失,当前存世有三套,一套在上海图书馆,一套在田家另一个人手里,还有一套在一个杭州人手里,前两套保存完好,后一套有缺损。
这个祠堂何以吸引众多辛亥人士?
为什么十几位辛亥人士会专门为田家祠堂撰联题书呢?
原来,这田家是当时比较有名的革命家庭。
田家祠堂修缮完成后,诸多辛亥人士有感于田氏母子“由仪守家族制度到施及社会国家实为宪范”,都把墨宝留在了石柱上。
14位辛亥人士的手迹重见天日,引起了学者的关注。5月11日,绍兴辛亥革命历史研究专家钱茂竹、文史专家裘士雄、上虞市地方志执行总编胡耀灿一起来到上虞市小越镇田家村。
他们希望这座已成为工厂仓库的百年祠堂能得到国家的保护。
来源:http://epaper.shaoxing.com.cn/ttsb/html/2011-05/14/content_527269.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