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彬州大佛寺 
  ——从富平来到美丽的古城彬州 
 
 
  风景皆优雅 
  特产枣梨柿 
  群山环绕川 
  泉水汇成河 
  名山名峰名古迹 
  名胜大佛寺 
  展示唐代风采 
  雕塑宏大壮观 
  石洞雕刻龙凤珠宝 
  八仙过海各显才华 
  石窟满山如天空星群 
  与水帘洞一脉相连 
  观不尽的山山水水 
  胜景永驻不思归 
    
  1962年春于彬州大佛寺 
    
      
  观月湖 
    
  风轻拂岸柳 
  月湖中荡轻舟 
  清溪捧在手 
  随万道波光流 
    
  青山一瞳收 
  叠嶂湖中秀 
  诗廊画中游 
  缠绵影轻柔 
    
  于珠海  春月 
    
    
  赴江南  
    
  江苏风景美如画 
  长江大桥名天下 
  中山陵宫宝山上 
  游人如织敬领袖 
  陵宫水晶永长存 
  名胜江南观不尽 
    
  70年春月赴江苏省参观 
  水利建设排灌工程回忆。 
    
    
  金粟山登高  
    
  绝世千尺幢 
  罕见一线天 
  更有百尺峡 
  直上云霄间 
    
  67年吾登此山 
  2007年秋月写 
    
    
  登万寿山 
    
  山高高不过足 
  水深深不过海 
  山高水高 
  一点不假 
    
  登上宏伟万寿山 
  数不清的松林柏林 
  粗得出奇  高得参天 
  形形色色的风景 
  伴着人们去攀登 
  站在高峰观不尽 
  涌动的绿海 
      惟有天知道地知道 
    
    2005年秋月作于北京 
 
 
    
  故宫 
    
  北京故宫名天下 
  明清两朝帝王宫 
  规模宏伟又壮观 
  文物宝库观不尽 
  中外游客常不断 
  游观宝物得几天 
    
  2005年秋月写于京城 
    
    
  华山雄鹰  
    
  飞鹰穿云越苍龙 
  万仞绝壁一翅中 
  回唤勇者莫停步 
  随我去那最险峰 
    
  1973年曾游览华山 
    
  板障山观海 
    
  茫茫大海出天关 
  海鹰如雁眼无边 
  站立楼亭望市区 
  珠海明珠望眼穿 
    
  2005年5月 
 
 
  随心集 
 
 
    
    
  交口  
    
  交口首级油槐岸 
  机组运行日夜转 
  灌溉良田百万亩 
  蒲富临渭受益县 
  农业命脉水关键 
  粒粒丰收幸福年 
    
  省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东干 
  局胡家抽水管理站  春月作 
    
    
  及时雨  
    
  时时烈日时时雨 
  龙王送水民乐意 
  风调雨顺乃兴旺 
  南国处处绿茵茵 
    
  2005年6月11日 
    
    
  风筝乐 
    
  手扯风筝不觉老 
  心境依稀似少年 
  浮躁只为经事少 
  平和因受遭折多 
  愁云被风筝吹去 
  紫霞随长线牵来 
    
  于珠海  
    
    
  闲居乐 
    
  溪水绕 
  翠竹掩 
  茅屋设在山下边 
  世间闲事不相关 
  忙了耕作 
  空了读书 
  似神仙 
    
  尹家村  秋月随写  
    
    
  北京古庙会  
    
  十五灯节游人如织 
  年年十五灯结彩 
  灯树千光照 
  花儿万姿开 
  购回彩灯照吉年 
  家家户户灯结彩 
  十五的夜晚明珠耀眼 
  天上的群星点点 
  点亮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2004年春节写 
    
  铜川  
    
  年轻的铜川 
  高原的明珠 
  跨越的步伐 
  美好的华夏 
  开拓的明天 
    
  2007年秋月 
 
 
 
 
  人生路 
    
  人生路弯弯曲曲风风雨雨 
  走过了一程又一程 
  一年又一年 
  甜中又苦苦中又甜 
  几多幸福几多心酸 
  日在转月在转 
  大地在旋转 
  大千世界风雨交变 
  万物生辉 
  永远    永远 
    
  2008年元月于铜川 
 
 
    
  故乡 
    
  我可爱的故乡 
  关中北边山峪代 
  一座座青山宝库 
  墨玉石宝山泉水 
  山腰古庙山神仙 
  山坡坡羊叫鸟鸣 
  山沟沟里果飘香 
  片片梯田绿成茵 
  山美水美人更美 
    
  2008年元月 
 
 
 
  冬雪 
    
  冬雪雪冬三九三 
  大雪纷飞白茫茫 
  堆金堆玉望丰年 
  山川广厦结玉带 
  冰雪雪冰正宜人 
  万树银花迎新春 
    
  2008年元月26日 
  铜川新区 
    
  祝寿 
    
  2007年5月1日全家人决定 
  给吾过生日(祝寿),本人亦答应 
  这一筹办,事后吾习诗一首。 
    
  阳春庆祝寿 
  请来西安戏 
  儿女千里归 
  孝敬献忠心 
  亲朋相欢聚 
  情怀永长存 
    
  2007年5月19日 
    
    
  祖国 
    
  伟大的中华民族 
  每时每刻祝福你 
  唱一支甜美赞歌 
  祖国为你祝福 
  祝福你繁荣富强 
  日新月异大展宏图 
  祖国万马奔腾 
  挺立世界东方 
    
    
  戏曲 
    
  我爱戏曲,更爱老陕 
  秦腔,特为爱好作一首。 
    
  东西南北各有声腔 
  生丑净旦各有模样 
  中国戏曲千古流唱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走了一个又一个 
  来了一个又一个 
  朝朝如此古今流扬 
    
  2008年元月16日习作 
  于铜川新区裕丰园小区 
  家中卧室 
    
  北京 
    
  二零零八奥运 
  首都北京赛 
  聚着世界双眼 
  四海高唱欢腾 
  五湖四海体健儿 
  赴京都各显才华 
  一路豪歌一路雄风 
  为奥运争光添彩 
     
    
  后记:珍视工作历程的父亲  
 文/田国仓  
    我年青的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她们都变成了我的同龄人。事实上,她们本来就是我的同龄人。她们不再年青,都已步入中年。过去的印象无法淡漠,而现实是,她们已不再显示过去的印象,却成为,现今的真实模样,我的同龄人的那种模样。 
      我对身边和这些友好朋友的重点阐释,是自己这一刻的理解,或是感受、感觉。那么父亲呢,他常常在心头要勾起许多回忆,是否也会这么认为?或者有更深于我的某种思想? 
      为父亲做点什么?谈点他热爱工作的事情吧。但我先会在此声明,我不会象许多笨拙的写作者一样,给自己的长辈和亲人用文字下结论。我更愿意描述他们和他们的经历等。这才公正、合乎情和理,符合亲人间的应有特殊。因此,我将遵照自己的观点和父亲交谈,并记录下他的有关我写作选题方面的更多故事。有些历史的,过去的,有关他的工作历程等的故事。 
      父亲1956年秋,在陕西省富平县老庙北校高小毕业。在校期间,一直担任班主席,他的那些同学称他是“品学兼优”。1958年考上了咸阳纺织厂,因大队未同意等原因没去到厂上班。1959年,先到彬州大佛寺水库做工,因在该工程的工作中成绩突出,被省水利厅铜川工区推荐考取了技工,之后,陕西泾河工程局人事科直接给他办理相关的各种手续;他分配到局供应处材料科任工程材料保管员。工作三年后,1963年,由于该水利工程下马,他调入到省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任机电材料劳保管理员;1965年又调入到机电科,分配到东干局胡家抽水灌溉管理站,任泵站运行工。 
      之间,先后去东一支渠南小寨抽水站负责该站工作15年;1980年调入东窑水站,1986年又调入李阳水站,1996年又调回胡家水站。1999年办理了退休手续,直至2002年8月电灌局正式通知后,并派车欢送回到原籍富平,光荣退休。1970年曾赴江苏省参观水电排灌工程建设。职称为高级技工。他为在省属单位从事水利工作35年以上的职工干部,曾获得国家水利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及勋章一枚。 
      父亲“官名”田志厚,原名田应运。出生于农历1938年1月28日。他记忆的最为尤深的事,可归结为他自己的一句话:创业不易,求职更难。但他认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能够靠自谋生路,走出家门,考入到水利系统,一生从事水利事业,在同代人中,其追求还是很成功的。 
      这些都是我多次和父亲交谈后逐渐所了解的情况。“和水利打交道,和农民打交道,和土地打交道”;“渠窄、岸窄,水深、路阔”;“日子清淡,事务专业,命脉工作”;“离家远,重治水,兼学习”;等等,这又是多次去他的单位我的所感,也是从平日父亲教诲中的我的所知。“鱼儿跃水面,蚊子常做伴;水鸟屋前后,蛙声鸣耳边。”“月菊排渠岸,莲花映红霞;梨枣多经营,闲来种黄花。”“机器隆隆转,水波载声流;人喊天也喊,谷物庆丰收。”“廖廖数十人,管地千百亩;农人怕天象,水站当神龙。”“父亲与战友,指水论江河;纵横四灌区,蒲富临渭县。”如果让我真实地要描述好父亲的事业,恐怕仅用以上的简略诗句,未必能写得出;其实,在他的心里,拥有的壮丽词章应远远超出于文字的表达。 
      父亲的工作历程,好似一条大河;父亲的人生卷轴,又象一部厚书。最近,在铜川新区,我翻阅了他历年积写的一些文章,帮他编成了册子。内中许多文稿,也都是写他的有关工作的心得、感受和思考的,颇有一定的深意。全书共收集了诗作46首,分为“人生集”、“观景集”、“随心集”三章。先摘录几首,予以赏析。《忆往昔》:“四十春秋水利线,光荣退休惜晚年;追忆少年过往事,仔细品赏乐与难。”《和郭自信战友》:“水利战线留青踪,渭水河岸踏秦声;又是一年水利会,笑别白雪拥春风;回首以往两相投,一个好字掐不断,风雨同舟三十年。”《交口》:“交口首级油槐岸,机组运行日夜转;灌溉良田百万亩,蒲富临渭受益县;农业命脉水关键,粒粒丰收幸福年。”……等,这些都是写工作的。 
      《忆往昔》重在谈感受,亦充分表达了自己对“水利”的那一份情感和恋恋不舍,其“过往事”,又岂能用“仔细品赏”完全所概述!意犹未尽,读来使己也融入了其中,似与他相携共坐,同看人生。词义明晰,诗境天成。《和郭自信战友》一诗,是写好友的。“面”在“水利”,“线”在“青踪”,“点”在“踏秦声”。“立”述“两相投”,“纵”述“掐不断”,“横”述“三十年”。总之,选“例”典型,写“时”巧妙,注“情”入景;通过强调和白描的运笔手法,把对工作的理解和对友人的情谊有效地浓缩在短短的几句之中。《交口》一诗中的“交口”,是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一个镇落的名字,因抽渭灌溉局的一级首站建在其北边,故灌溉局总称为“陕西省交口抽渭灌溉管理局”。此诗从大的角度谈及水利的意义,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国家重视这一重大水利部署的战略方向和远大规划;陕西的主产粮区——渭北旱原,离不开水,离不开这些战斗在水利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更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  
( 田国仓,笔名田陌。系《陕西科技报》记者。电话:136191936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