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一隽的故事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9341 添加时间:2007-7-2 17:46:41 |
|
田一隽,大田县上京梅岭人,是“田阳三峰才子”之一。他在明朝隆庆年间中了“会元”,大田百姓都叫他“田会元”。他长期在朝廷做官,才能出众,道德、文章在京城也都很有名气。后来在京城逝世,皇帝赐御葬,派大臣董其昌护送灵柩,归葬大田。民间流传下他一生不少的传说。
(一) 顽皮少年
传说,田一隽从娘胎一生下来就哭个不停。算命先生告诉他阿爸说:“这孩子要寄养在别人家,才会长大。哭声到哪里停了,就在哪里找户人家寄养。”阿爸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就真的抱起小一隽往县城大路走去。走到小田村时,孩子突然不哭了。照算命先生的吩咐,孩子应该寄养在这村的人家。阿爸在路上站了很久,下不了决心。最后因为舍不得丢下心肝宝贝,就不去找人家寄养,又把孩子抱回家去了。 小一隽长到五、六岁,聪明伶俐,也十分顽皮。邻居建房子,他常跑去凑热闹,动不动就拿起斧头、凿子,东砍砍西凿凿,把刨好的柱子弄得沟沟坎坎,木匠师傅很生气,又拿他没办法,就记恨在心里。在新房建成时,木匠师傅叫小一隽明天早早来看“升正梁”(把正梁升上屋顶。大田风俗,升正梁”时,举行隆重仪式。传说小鬼会来作祟。木匠想借小鬼加害一隽。)。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一隽果然跑来看了。上完正梁,木匠师傅们从屋架上下来,问小一隽:“你看到了什么?”他答:“我看见许多小鬼都跪下来拜我(迷信说法,受拜的人将是大人物)”。木师傅想:这个孩子将来会出头(成才、做官、发家),不能小看。自这以后,师傅们就不敢嫌他顽皮胡闹,还敬重他几分。
(二) 救父出狱
田一隽七岁那一年,他的阿爸因为受人牵连被官府抓去关班房。小小的七岁孩子也会晓得苦,还说要去救阿爸回来。 有一天,他跑到母舅家,一进门就喊叫: “舅舅,我要去放阿爸出来!”母舅正在舂米,看他说得那么有本事,又好气又好笑,就问他:“你要用什么办法放阿爸出来?他拍拍胸说:“我自然有办法!”,母舅说:“那好哇!我先出个对子,能对得出来,你就去,如对不出来,你就免想去了。”小一隽说:“好,对就对。”母舅就念道:“水流车,车碓米,哐哐铛铛” 。小一隽顺口对上:“硝装枪,枪打鸟,砰砰嘣嘣。” 母舅听了,满意地说:“好,好,那你去吧!” 田一隽离开家,来到班房大门口。他拣来许多小石子,玩起“围城”来。 “城”围好了,这时刚好班头要去查班房,正要进牢门,小一隽大叫起来: “喂!你怎么能不从‘城门’走进去?”那班头一看,喊叫的却是个小孩,感到很奇怪,就问道:“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玩啊?”小一隽说,“我阿爸被你们关在里面,我要把他放出来。”班头看他那个正经模样,就同他开个玩笑,说:“好,我出个对子给你对,对得上来,就放你阿爸出来。”小一隽拍着手,说:“好,好!”班头就出了对子:“去了土,换成水,成池。” 小一隽想起阿爸做了囚犯,要是能放出来,该多好哇,就一口说出:“去了人,换成玉,定国。” 班头一听,佩服这小孩头脑机灵、乖巧,惹人,疼爱。小一隽抓住班头衣角,说: “我对出来了,叔叔,你要放我阿爸出来!”班头说:“现在可不行,我还要告诉长官,他写了批条,盖上大印,班房才可放人。”小一隽说:“你骗人,我不依你!呜,呜!”班头说: “不骗你,不骗你!当真的,我一定帮助你。”小一隽又说:“你敢跟我勾小拇指吗?”班头只好跟他勾了勾小拇指,小一隽才高高兴兴回家了。 后来,班头真的为田一隽阿爸讲情,请求复查。县官查明案情与一隽阿爸无关,就判他无罪释放。阿爸放回家了,小一隽高兴极了。
(三)施计驱鬼
有一年,舅舅村里发生痢疾病,那时村里人只敬鬼神,不请医吃药,以致传染流行。听说舅舅也得了病,小一隽就去看望他。舅舅很喜欢一隽,见他来了病情仿佛轻了许多。他舅舅以为病鬼怕一隽才躲了起来,就叫他画符驱鬼。一隽想了想,舅舅信鬼神,就顺着他的心意,假戏真做,说“舅舅,病鬼就躲在屋角瓮里,让我来治它!”他不会画符,就随便写了“上大人”三个字贴在瓮口上封住,然后把瓮子抱出去,放在溪里漂走了。一隽回来编套话说:“我把瓮放到溪里,那病鬼向我求饶,要我别把它沉到溪潭,以后再不敢来村里作恶害人了。他还告诉我一个‘仙方’,说只要采来黑脚虎须草和山南瓜,煮来吃病就会好的。”舅舅信了他的话,叫人去山上采这两味“仙药”,吃了药果然病就好了。村里人听说鬼已被一隽赶走了,大家都上山采“仙药”治病,很多人病好了,痢疾就不再流行了。
(四) 问梦罗汉
田一隽青少年时期,更加用功好读,学业成绩优异,十五岁考取县弟子员,二十二岁乡试第一名。隆庆二年(1568)戊辰科会试日期快到了,田一隽准备进京城赶考,再夺第一,名登金榜。一日,田一隽备好行李,带了广个书僮,就起程进京赴考了。乘小木船到了尤溪的古迹口下了船,他要上罗汉山问梦,据说,罗汉山问梦最准,能欲测你的前程。 罗汉山在尤溪南部,海拔1228米,登上山顶,可见德化、大田、永泰、闽清、南平、沙县、永安等县的边界的山峰,山脉雄奇险峻,有的像美女朝天,有的像笔架高耸,形象神异;清晨一轮红日映红雄山一片,傍晚夕阳西下,五彩霞光将山岚点缀的分外妩媚。 传说春秋时,有一云游道人,路过罗汉山,被这里景色迷住,留在这里修行。他就是辅佐越王勾践灭吴的范蠡的胞弟范候。范候去世后,人们在罗汉山腰修庙立像供奉,由于托梦准,人们称他为“梦仙”。 田一隽到罗汉山求仕途梦,可烧香两天无一梦,就用纸扇敲梦仙塑像头三下,说:“仙机未可露凡夫,两夜痴求一梦无”,接着朝着梦仙道:“范候、范候,今夜若无梦,明日再敲头。”是夜,田一隽果然得一梦,说是“田一圳、田一圳,状元你没份,解元是你的,改为田一熹,状元属于你。”田一隽不以为然。这次进京考试,果然夺魁,但为何只得会元呢?其中的奥妙说不清,可皇帝还是爱他才华,招进皇宫。
(五) 高中“会元”
离开了罗汉山,来到了泉州,打算乘海船到京城。当路过泉州府时,遇见一个富家公子,也要去京城赶喜,他俩谈得很投机,公子就邀他到家中作客。到了公子家门,只见大门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行天下”三个大子,田一隽心想:这个公子倒有志气。但一个人只有两只脚,如何走得完天下呢?不妥,不妥!他就请问公子匾上三字的意思。公子说:“小生也感到这三个字意思太空洞,不过,我只是想用这块匾招引天下才子,看谁能更改其中一个字,使意思更加入情入理,我就和他交个知心朋友,心愿就满足了。”一隽就叫书童拿出地形图书给公子看,边指图边说:“天下这样大,用双脚怎能走得遍,如把‘行’字改为‘思’子,就合咱读书人的心意了,公子以为如何?”公子听了口服心服,就立刻叫人把匾取下,恭恭敬敬请田一隽写个“思”字贴上,重新挂起来。 话说这位公子的家庭,是泉州城出名的富贵人家。在他赶考前已请了三个戏班,连演了三天三夜,预祝他考中。如今见到田一隽,有了知心朋友,满心欢喜,也无心看戏,就叫戏班停演了。这一夜,田一隽就留宿在公子家。第二天,公子就与田一隽结伴一起进京赶考了。 到了京城,听说主考官要向考生索取三百两银子,田一隽气愤地说:“世上只有凭文才取仕,哪有凭银两选人才的道理!”他因为家穷交付不起,就没有交上银子。而泉州那位公子早已私下送给主考官一千两银子了。考试按常例如期进行,田一隽看了考题想得快,“嗖嗖”写来,每场都顺利写好答卷,就专等考官发榜了。 考官们看完所有考卷,数田一隽的诗文词赋写得最好。但主考官一查考生交来银两清单,田一隽分文无交,气得胡须直翘,还在皇帝面前编话乱奏:“皇上,请看‘田一隽’这个人的名字,‘田’在上,‘圳’(大田方言,‘圳’与‘隽’同音)在下,国中要遭三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这样下去天下必大乱。这人绝不可中三元!”皇帝一时也被蒙骗,点头称是了。主考官便把状元给了泉州府那位送银两最多的公子,而田一隽只取了会试第一名,即“会元”,俗话说的“进士头”。其中奥妙,田一隽半点也不晓得。
(六)出使淮藩
一次,他以翰林院庶吉士的身份奉命出使淮藩。藩王馈赠他金器、象牙等礼品,他一概不受。他对送礼的人说:“藩王的心意我领了,但这些贵重的礼品你们一定要拿回去。” 藩王不知田一俊本意,以为他是怕遭人议论,而不敢收,就叫手下人把礼品藏在土特产中再送过去。田一俊看是一些土特产,又盛情难辞,就勉强收下。过后发现土特产中藏有贵重礼品,坚决叫人将礼品连同土特产一起原封不动退还藩王。
(七)直言时弊
明万历五年(1577年),关于“守制”问题争议,朝廷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一年的十月初五日,天上出现很大的变异的彗星。这颗慧星色彩苍白,拖着一条几丈长的白虹,从西南方直射东北,越过牵牛星,一直扫射到织女星。按荀子说法:“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常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荀子认为日食月食、风雨不时、怪星出现,这都是自然现象,哪个时代都有,不足为怪,假如君王圣明、为政宽平,即使这些现象一齐出现也没有关系;如果人君愚昧,政治黑暗,即使什么灾变都没有,也是十分危险的。神宗下诏修省。第一个上疏的是翰林院编修吴中行。他引经据典,认为天象发生异常,是因首辅张居正父亲去世,而没有“辞俸守制”造成的。翰林院检讨赵用贤也上疏说:“国家设台谏以司法纪,任纠绳,乃今哓哓为辅臣请留,背公议而徇私情,蔑至性而创异论,臣愚窃惧士气之日靡,国事之日淆也。”朝中为张居正是否要“辞俸守制”的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当时,神宗正倚重张居正。而张居正却以朝臣要他“辞俸守制”为由不上朝。无奈中,神宗只好下令将吴中行等一班要张居正去职的官员廷杖惩处。翰林院的官员们一齐上疏救援;其中,措辞最为激烈的就是翰林院编修田一俊。“一俊偕侍讲赵志皋、修撰沈懋学等疏救,格不入。乃会王锡爵等诣居正,陈大义。一俊词尤峻,居正心慊之。”坚持要张居正“辞俸守制”的官员都受到了惩处,田一俊“先行告归”,免除了处分。
(八)清凉(廉)汤
万历十年张居正病逝后,田一俊被召回,官复原职。传旨官宦到他家宣旨时,他只能用粗茶淡饭招待他们。这些官宦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实在咽不下这粗茶淡饭,于是溜进厨房窥视一下,有什么好吃的。只见灶中还烧着火,锅里也还冒着热气,心中暗喜:“锅里也许煮着好吃的吧!”可是,等田一俊夫人范氏端上来一看,原来是一盆苦菜豆腐汤。他们不满地问范氏还有什么菜。范氏风趣地说:“家里只剩这盆‘清凉(廉)汤’啦。”
(九)误死宫中
田一隽中了会元以后,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以后历任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左侍郎、教习庶吉士等职。为人忠直,办事勤劳,很有功绩,得到皇上的信任和重用。这里单表田一隽教读太子(名翊钧,后为万历皇帝神宗)时的事件。 话说,穆宗皇帝见田教习教太子读书十分尽心,太子的学业也很有长进,更加敬重他。不时前来书房看望田先生。有一天,皇上带了一篮桔子来书房慰劳先生。碰巧一隽午睡未醒,皇上怜惜老师教读辛苦,舍不得叫醒他。来回走了三次,见田一隽还是睡得很熟,皇上就在书房里坐等老师醒来。皇上闲坐也感无聊,便顺手拣出一个桔子来,剥去桔皮,又细心把桔瓣上的筋丝抽光,好让老师醒来吃。剥完桔子,见一隽还未醒,朝中又有事,皇上就不再等了,匆匆离房走了。这时,正好田夫人也来书房,看见皇上从书房出来的身影,心里很是疑惑。等到丈夫醒来,夫人便问:“官人可是做错了什么事?据下人说,皇上来书房三次了。又见你书桌上一个桔子先剥皮再抽筋,不知什么用意。刚才我又见皇上匆匆走出书房,惊畏(担心,害怕。大田方言。)要出事了。”一隽睡意还未尽,朦胧间见桌上剥光的桔子,形骸(身体,躯体.大田方言)十分可怕,皇上的用意似乎猜中八分,心惊的神志也不清了,就吞下剥的桔子,因桔卡喉而亡。真是聪明一时,一代才子就这样误死了。 皇帝听了田一隽的死讯,失声痛哭,伤心极了,十分后悔。为了追念田一隽的功德,穆宗皇帝恩赐御葬,特派钦差送灵柩回乡安葬,并代皇帝举办御祭。
(十)御葬会元
传说田一隽逝世后,田夫人悲痛万分,呆坐宫中七天七夜,不肯抬棺出城,皇帝惊慌了,一直劝说和安慰她,允许她在天下任何地方随意选一块墓地安葬丈夫,并在田一隽棺木上亲笔题字:“只许进不许退”。 第二天,一长排由钦差大臣董其昌护送、田夫人扶灵柩、御林军护卫灵车的送葬队伍,开出了京城,文武百官都站立城门口送行。 田夫人在途中,想起地理先生说过,天下风水宝地,要算福建延平府尤溪管前的秀峰亭庵堂后山最好,这里的风水是九龙抢珠,中间一座山峰突兀而起,周围九座山峰犹如九条巨龙向中间冲来,犹如九龙抢珠,就选定在那里造墓安葬丈夫。但田夫人却因路上疲劳竟睡着了,一觉醒来,才知道已过了秀峰亭好远了,她自叹道:“错过了宝地,可惜,可惜!皇帝题的字就是圣旨,棺不回头,只好回大田故乡再说。”到了大田县境内了,钦差董其昌请问田夫人耍选哪里造墓。田夫人想了很久,叹口气说:“宝地难找啊,如果有一块象我娘家杨树林一样的风水地,就算好了。”钦差大人误听成田夫人要在她娘家房地上造墓,就带领部分兵马先赶到大田城东门外杨树林。兵马一到杨氏娘家住宅,董大人传令立刻拆屋造墓。这时,杨家妇女正在煮早饭,众军土不让她们把饭煮好,一齐动手拆房屋,接着破土动工造墓。等到田夫人与运棺兵马到达县城时,坟墓已经造好了。田夫人看见娘家的房地变成了丈夫的坟墓,自己偶然说的一句话,造成如今的局面,后悔也来不及了。要另找坟地也不行了,想来是天意安排定的,也无法挽回,只好顺天意办了。于是,停棺墓前,钦差董大人代皇帝行了“御祭”礼仪后,就将田公安葬了。其实,田一隽夫人有二人:大夫人姓范,叫贤使,小夫人姓黄。由于墓地叫杨树林(大田杨树林方言与杨厝坪同音),好事者硬说此地过去有座杨厝,是田夫人的娘家,故有此诙谐的谣传,供取乐。
|
|
上一条信息:
田一隽白岩山题诗三首
下一条信息:
田氏古代人物(贵州名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