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民心中的圣地:麻城孝感乡
在四川,无数人的族谱中,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原藉地:“湖北麻城孝感乡”。这个地名,让千万人魂牵梦绕。300多年来,无数四川人自问:我们的根究竟在哪里?
谈到这个话题,便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湖广填四川”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事件。
让我们在休闲的冬日中,泡上一杯清茶,翻开一本又一本的卷宗,小心翼翼地拂去历史的尘灰,尽最大可能地去还原历史的真相。
据史料考证,明代中叶,四川人口达3OO多万,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由于明清王朝更替,发生了数十年连绵不断的战乱,令巴蜀大地几为焦土,富饶的天府之国地旷人稀。
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四川人口仅九万余人。由此可知,其时,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已被摧残得破败不堪。
因此,朝廷对重建四川十分重视,大力推行移民垦荒,鼓励外省向四川移民,并出台了一系列移民政策。
例如,顺治六年(1649年),朝廷颁布了《垦荒令》,顺治十四年(1657年)户部颁布《垦荒劝惩则例》,明文规定奖励垦荒有功者,并把垦荒的多少与户口的增减作为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依据,康熙时,进一步修改垦荒条例,规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招徕流民开垦荒地,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忧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他说:“我被皇上荣幸地任命为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员,来到这片饱受战火摧残的地方一展宏图,但我现在站在满目疮痍的昔日天府,增赋无策,税款难征,使我感到局促不安,寝室俱废,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报国,效忠朝廷,经过几日思索,我觉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重建家园,除此别无良方上策”(摘自:明清史料.户部提本)
于是,康熙皇帝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平定三藩之乱后,又制定了《入籍四川令》。
也许,还没收到很好的效果。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又出台《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工填川诏》,大力倡导十余省的百姓入川,其中,去得最多的是“湖广人”(当时,湖北、湖南是一个省,称湖广省),民间将此次大规模移民,称为“湖广填四川”。
据考证,历史上有六次向四川大移民。尤以“湖广填四川”的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持续百余年,移民人口超过百万。
在“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尤以湖广人来得最早,来得最多,这其中又以“麻城孝感乡”的人最多。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麻城孝感乡”所处的地理位置,靠近水运码头,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讨枢纽,而古时交通以水路为主,陆(马)路为辅。因此,朝廷把此地作为一个移民集散地和中转站,其他外省,外地人员先期到达此地,作短暂停留之后,再由朝廷官员,出具派遣文书及相关手续之后,再次启程,奔赴目的地。因此,又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这样的传说。
由此可知,川人族谱中记载的入川祖籍为“麻城孝感乡”的,不能确定入川始祖就一定是孝感人,也有可能是由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地辗转而到孝感乡后,再入川的。
那么,历史上的“麻城孝感乡”在哪儿呢?
据清康熙九年(1670年)版的《麻城县志》及光绪《麻城县志前篇》之疆域.乡镇载,麻城县在明初分四乡:太平,仙居,亭川,孝感。共一百三十里,在明成化8年(1472年)进行区乡调整时,将孝感乡并入仙居乡,整个麻城县并为九十四里。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分调土地时,又将太平、仙居(包括原孝感乡的一部)二乡的二十里划出,会同黄陂县滠源乡八里甲,黄冈上中和乡十二里甲,共四十里甲,组建新安县,后改为黄安县,即今天的红安县。(注:此处之“里”为里甲,110户为里,1里分十甲。)
后来,麻城县升级为现在的麻城市。相当于今红安县七里坪以及城关(姜家畈)一线东南大部分为原孝感乡属地,原孝感乡另一属地留在了麻城市南部。
在今麻城岐亭古镇,明清时期就属麻城孝感乡,它和东北面的中馆驿镇一水相连,陆路和水运都很繁忙。民国年间,这里曾有”小汉口”之美誉,岐亭镇数百米长的古街,正是当年移民入川的必经之地。
四川移民后裔的先祖们,就由此直入长江,逆江而上,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一路跋山涉水,携老扶少,远赴巴蜀,由此,成就了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的千古绝唱。
宜宾田礼洪
2016年12月26日
供稿:宜宾田礼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