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纪世及十八代和天干地支
古人纪世
古人纪世 数其始 连身数之 其后 离身数之 自上而下 以始祖之孙为三世祖 自后而前 以曾祖之父为五世祖 是皆连身数之者也 后世或于曾祖之曾祖自称六世孙 称曾祖之父为四世祖 是皆离身数之者也 文章家二例互用 阅者或不知其所用何例 遂至颠倒其世次 亦恨事也 或问究竟当用何例 余谓必当连身数之 古人纪世次之文 于史有之 而经无明文 然例有可旁推者 尚书纪日 凡称几日 必连本日数之 如曰丙午 越三日戊申 乙卯 越三日丁巳 戊午 越七日甲子 丁卯 越七日癸酉 无不连前所纪之日合之后所纪之日以成数者 今用其例 以纪世数 如曰某甲越三世 至某丙 某丁传七世 至某癸 至当不易 无可疑者 梁玉绳瞥记云 古人数世次 有连身离身二法 而连身数者为多云云 然其下证引于连身数 仅引后汉书蔡邕传一证于离身数 则引颜鲁公郭揆神道碑 欧阳琟神道碑 殷践猷墓碣 及昌黎薛戎墓志 及柳州表父神道 及香山李绅家庙碑 元微之墓志 裴夫人李氏墓志 及元微之韦母段氏墓志 及宋子京贾令公墓志 及韩元吉李文渊墓碑 然则其前所云 连身数为多者 连乃离之讹也 故末引南雷之言云 数世以离身为是 而己断之曰 史书中二法并用 可不拘也 愚谓皆非也 必当连身数之
古人文章 必有所本 史记叙先世 往往逆推而上 云父曰某 母曰某氏 某之父曰某 母曰某氏 此法最古 本之尔雅者也 释亲云父为考 母为妣 父之考为王父 父之妣为王母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 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 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 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淳熙间 孝宗御书进呈 太上曰 大哥近日笔力甚进 按高宗呼孝宗为大哥 是亦父呼其子也 俗呼兄为哥哥 旧唐书中有称父为哥者 后世乃以阿哥呼其子 古今相反如此 广韵云今呼兄为哥 唐明皇称甯王为大哥 是则以之称兄为最古矣 旧唐书王琚传 明皇称父睿宗为四哥 棣王传棣王称父明皇为三哥 又高齐诸王皆呼父为兄兄 母为家家 亦呼为姊 称尊祖为宗 颇不经见 高注吕览音初篇孔甲 禹后十四世 皋之父 发之祖 桀之宗 [来源清-鄞县-徐时栋著笔记小说《烟嶼楼笔记》卷之二载]
祖宗十八代
上九代:鼻祖,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
下九代:子,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同“昆”)孙,礽孙,云孙,耳孙
上按次序称谓
生己者为父母(一世祖),父之父为祖(二世祖),
祖父之父为曾祖(三世祖),曾祖之父为高祖(四世祖),
高祖之父为天祖(五世祖),天祖之父为烈祖(六世祖),
烈祖之父为太祖(七世祖),太祖之父为远祖(八世祖),
远祖之父为鼻祖(九世祖)。
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因人怀胎,鼻先受形,故鼻祖为始祖。
下按次序称谓
己生者为子(一世孙),子之子为孙(二世孙),
孙之子为曾孙(三世孙),曾孙之子为玄孙(四世孙),
玄孙之子为来孙(五世孙),来孙之子为晜孙(六世孙),
晜孙之子为礽孙(七世孙),礽孙之子为云孙(八世孙),
云孙之子为耳孙(九世孙)。
即:子、孙、曾、玄、来、晜、礽、云、耳。
纪年六十年甲子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
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
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
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
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十二地支对应时间
子时(23—1点) 丑时(午夜1—3点)
寅时(后半夜3—5点) 卯时(早晨5—7点)
辰时(早晨7—9点) 已时(上午9—11点)
午时(中午11—13点) 未时(下午13—15点)
申时(下午15—17点) 酉时(下午17—19点)
戌时(晚19—21点) 亥时(晚上21—23点)
供稿:田维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