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何修谱二:睦族互助
田云强
敦亲睦族互助
元代人李存指出“谱之修,尊祖宗、序亲疏、辨隆杀、右贤德、述贵显、详婚嫁、严死生、尚敦睦,此古今天下所同说也。”最多的认识是把族谱作为医世治俗的收族手段,要收出了五服的亲尽族人。强调家族内部要不但知根,还要互相扶助,亲疏有辨,不同于路人,要对家族孝悌友爱,对朋友和善仁爱。
大多数家族因时势动乱,受生活所迫,经历过大大小小的迁移辗转,族众分支日益繁多,族系更迭,居地迁徙,社会生活日趋便利,人的活动半径陡增,受从业影响,四分五散是大多家族的共有特征,原有族谱皆毁,丧失殆尽,族人情谊薄者相见只知姓氏和“都甲”,同姓、同宗相见,也只能以“五百年前是一家”套路之语敷衍哈哈一过。
修谱基本现实功能即是通过修谱,修复和重建宗族关系,让一族之人,人人知来处,一家有吉,百家聚之合而为亲,生相亲爱,死相哀痛。同时,令人“观谱生孝,勿视族人为途人”,强化一本观念和孝悌意识,让人看到族谱后,孝悌之心油然而生。那何又为途人?苏洵原话: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喜不庆、忧不吊,则途人也。无服,即五服之外,无需着孝服,也就是陌生路人。
“树高千丈,根是一条”,修谱通过同根同脉情节,可以拉近族人亲情关系,延长族众由家人到途人的时间,避免路人间的矛盾产生在家人中,让族人互相帮助,和睦相处,有喜同庆,有难同当,有哀同吊。生产劳动、经营游走、投资合作,有依靠、有投奔。
尽管在当下的社会,多元的城镇化社交关系严重冲击着亲情关系,实用、物质至上的人际观念已让昔日宗亲间的正常往来和团结帮助显得势单力薄,难以抚慰人们的生存压力,无法满足日渐难填的欲壑,于是“远亲不如近邻”“亲戚不如外人”等俚语倡导的处世思想甚嚣尘上,占了上风。
事实上其并不是社交关系主流和基础,绝不能以偏概全、单一的以此解释宗亲关系。虽然宗亲关系由“同宗”向“一家”、由”九族八代”向“五服三世”间萎缩,但“灰比土热、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家族关系有其与生俱来的血缘基础,始终会成为连接人际关系中最结实的绳,让以血脉缔结的宗亲最终是站在人际圈中最近、最多的人。
“家”才是你最小、最后、最持久的“朋友圈”。
供稿:田云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