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华夏田氏网,传承田氏文化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田氏家谱共享数据库】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栏目 - 田氏才艺
     
    天下田氏一家亲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956    添加时间:2016-8-3 13:57:49
     
    天下田氏一家亲
     
    田启礼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今年清明节前夕,商丘田氏族人邀我报名,去山东省枣庄市参加“田完祠落成十周年暨丙申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我欣然同意了。

        中华民族自古有着尊祖敬宗、敦亲、睦亲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几年来,欣逢盛世,民富国强,出现了寻根溯源,慎终追远之传统文化热,建祠修墓、拜宗祭祖、修谱立训、宗亲联谊等更是蔚然成风。华夏田氏举行这样的活动,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我作为曾多次参与此类活动、且还担着华夏田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的职务,只要身体条件许可,参加是必然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去找推辞的理由。
        这次去山东枣庄祭祖,商丘田氏与周口、开封、安徽亳州三地的田氏宗亲,一起组织了五十多人的“田完故里田氏宗亲拜祖团”,于4月29日乘专车前往枣庄参加拜祖活动。为什么起名“田完故里田氏宗亲拜祖团”呢?这还得从头说起,也是“天下田氏一家亲”的根源所在。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我们田氏源远流长,可上溯到轩辕黄帝。黄帝十世孙为舜,舜即为上古时期“五帝”之一。舜三十四世孙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妫满即陈满。陈国都邑始建于株野,即是现在的商丘市柘城县胡襄镇。妫满史称胡公满或陈胡公,成为陈姓与胡姓的得姓始祖。后将都邑迁到了宛丘,也就是今天周口市淮阳县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河南省的东部(周口、商丘、开封)和安徽省的西北部一部分。春秋时期,陈国虽是一个小诸侯国,但也是中原列国的重要国家之一。公元前673年,陈国发生内乱,陈满十一世孙公子陈完惧祸避乱,弃陈奔齐。逃到齐国后,齐桓公任命他为工正,这就是陈完立足齐国的开始。由于陈完是从故土避乱逃到齐国的,不欲称本国故号,不愿再用自己原来的陈姓,在古代“陈”与“田”音相近,随改陈姓为田姓,“陈完”就成了“田完”。从此以后,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中,就有了“田”姓。田完即为华夏田氏的始祖。
        自此,田完后裔在齐国大地上忠孝传家,繁衍生息。到了公元前545年,田完五世孙田桓子侍齐而得宠。田桓子之子田乞采取新政,争取民心。如:往外借粮时,用大斗借出,小斗回收,善待民众,名声大振。使“齐之民归之如流水”。田氏逐渐取得了人民的拥护。公元前386年,周天子正式立田和为齐候。至此,齐国的吕氏政权完全由田氏所取代。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田氏代齐”,史称“田齐”。田氏成为华夏强族,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华夏田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也是田氏子孙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大事件,那就是秦统一中国,田齐灭亡。齐国的覆灭,使田氏家族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秦、西汉政府历来对包括田氏后裔在内的关东强族采取迁徙的措施,以图从根本上瓦解和消除关东强族对关中政权的威胁。秦初,为打破六国旧有的势力,既而“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这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田氏,从此齐国田氏后裔的聚集地不仅限于齐地,关中等地成了他们新的并且是主要的活动地域。汉高祖刘邦亲自参加并领导了灭秦的农民战争,对在灭秦过程中齐国田氏后裔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地方势力是非常清楚的。楚汉战争期间,就有人告诉刘邦:“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下,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而此时,刘邦的谋士也提议:“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右名家居关中。”于是,汉高祖九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迁入的人口以齐国的田氏为最多。自汉高祖始,经汉武帝、汉宣帝至汉成帝的二百年间,西汉官府前后六次大规模地将关东强族豪杰迁徙于关中(今陕西咸阳一带)。后来又有一部分迁到燕赵大地(今北京地区附近)。经过数百年的多次迁徙,齐国的田氏后裔源源不断地来到关中及流亡到其他地区。所以,早在秦汉时期,田氏先民已遍及华北、华东、中原和西北地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田姓先民的足迹开始遍布全国大部分地区。西晋元康和建兴年间(291——316),先有八王之乱,后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中国北方战乱频仍,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田氏先民为了躲避战乱多次大规模迁徙。从全国来看,流动的去向主要有东北、西北和南方。向东北迁徙的田姓先民越过山海关,在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定居下来。向西北迁徙的,在今天的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定居。一部分向南迁徙的,到达今天的淮河以南和长江以北定居,江苏的镇江、无锡、常熟、浙江的绍兴等地都留下了田氏先民的足迹。还有一些田氏先民迁徙到湖北、湖南等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后来长达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田氏族人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多经磨难,四处奔波,落地为家。综合起来看,大致可概括为:有的被官府强迫迁徙,离开故土;有的异地做官,落户他乡;有的因灾年度荒,背井离乡;有的为躲避灾难,远奔异乡;有的经商为生,周游四方;有的远离故土,留洋海外。现在,他们各有其土,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可以说,田氏族人遍布世界各地。但,无论什么地方的田氏族人,血脉都是相通、相连的。可谓是:普天下田氏一族,率土之滨田姓同源,天下田氏一家亲。
        清代学者张澍说过:“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已经成为亿万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看作一件大事,形成了血浓于水的情结。华夏田氏族人,为表达对先祖的敬仰之情,斥巨资在山东省枣庄市田家湾建起田完祠。田完祠占地10亩,建有大门3间、神堂3间、大殿五间、珍藏室3间、议事厅3间、东西碑廊10间。大门对面有巨型影壁映照。大门两旁有双狮把门,两侧的墙上写有“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八个大字,。院内汉白玉卧坡为“青云直上”、“龙凤呈祥”、“麒麟献瑞”;汉白玉雕栏间镶嵌着与田氏后人相关的成语:卜语卜夜、一衣带水、滥竽充数、伯埙仲篪等雕刻。《田完祠记》、《田氏考》两块高大的石碑分别立于两侧;刻有“田氏祖训”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题写的“千里之行,始于故土”两块卧碑分立东西。碑廊内数十块功德碑大小不一,高低各异,错落有致。大殿是院内的主体建筑,富丽堂皇,气势恢宏,额匾“紫荆堂”熠熠生辉,两侧的红柱上分别镶嵌着“休戚与国将相第,兴衰同源君王家”、“青山绿水仰天地正气,白云紫荆法古今完人”的楹联,彰显田氏家族文化底蕴。大殿内正中间供奉着华夏田氏始祖田完塑像,两侧为齐太公田和、齐桓公田午、齐威王田因齐、齐宣王田辟疆、齐湣王田地、齐襄王田法章、齐王田建、齐王田横的塑像,及配享有田完子孙之牌位。建在院落东西两侧的“议事厅”和“珍藏厅”,实为东西厢房。室内除供奉靖郭君田婴、孟尝君田文、滕阳一世祖田福祈塑像外,还有中堂、字画等。整个建筑浑为一体,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瓦当鎏金,廊柱献丹。院内草木争荣,松柏苍翠,紫荆花艳,竹叶青青,幽香扑鼻,令人神怡。“田完祠落成十周年暨丙申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将在这里举行。
        有资料显示:2007年4月,华夏田氏族人在田完祠举行了盛大的祭祖大典。前来出席祭祖大典的有海内外田氏族人代表及田氏族人亲友代表五千余人,同时,发来贺电的还有北平田氏、南阳田氏、台湾高雄田氏、法国田氏、韩国田氏、马来西亚田氏、美国硅谷田氏等。盛况空前,影响深远。2012年3月,成功举办了为期两天的首届华夏田氏文化研究会暨壬辰年祭祖大典。参会的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田氏宗贤宗亲代表,云集田完祠,探寻田氏根源,开展联谊活动,尽管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方言与习俗,但同根、同源、同血统之情怀是一样的。大家情同手足,亲如一家。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大典,并代表商丘归德田氏作了大会发言,至今难以忘怀。
        说到归德田氏,我作为归德田氏后裔,为使族人及其他读者更多的了解归德田氏,根据手下现有资料,在这里作以简要介绍。吾归德田氏,也是华夏田氏的一个小分支。据《归德田氏家乘》记载:汉高祖九年,田氏被迁关中,吾归德田氏居山西省泽州府高平县。后迁大梁(今河南开封)。先祖田滋,元惠宗时任大梁府尹。始祖德甫年幼随父迁居开封之浚仪。明洪武四年(1371年),德甫公携夫人岳氏,由汴(开封)之浚仪迁归德府(商丘)东三十里建家,即为田老家。在此男耕女织,生息为家。故有“一迁大梁,复迁郡东”和“先汴后宋”之说。因商丘居住田氏支派繁多,为区分有别,德甫始祖后裔田氏支派称之为“归德田氏”。归德田氏,耕读为本,忠孝传家。书香始于五世祖进,而盛于八世祖珍。此后,归德田氏子孙,人才辈出,补博士员不可胜数,附增食讫垒垒相望,副车拔贡亦踵相接。归德田氏光宗耀祖,成为中州名门。自始祖德甫公迁宋安家,至今将近650年,现已发展有三万余人。
        3月30日,阳光明媚,春风和畅。上午九时许,“田完祠落成十周年暨丙申年华夏田氏祭祖大典”正式开始,来自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江西、湖南、湖北、贵州、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河北、陕西、山西、云南、四川、重庆、天津、上海等近三十个省、市、自治区及加拿大等海外上千名田氏宗亲代表,汇集在田完祠,垂首肃立,虔心净念,庄严行礼,缅怀先祖。祭拜礼成后,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田氏宗亲,亲热地相互交谈、合影留念,把这难忘的时刻镌刻在永恒的记忆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登陆评论!


    上一条信息: 说说祠堂相关的事儿       

    下一条信息: 孝感天地




    图片新闻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照片
    田普和许世友的老
    田慧中和他的“田氏脊柱骨刀”
    田慧中和他的“田
    田维华《贵州建制史新论》出版
    田维华《贵州建制
    【祭文】壬辰年华夏田氏祭祖祭文
    【祭文】壬辰年华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祖敬拜始祖仪式:田绪科宣读《拜祖文》
    郓城田氏返故土拜
    热门信息
    ·  《冯谖客孟尝君》原文、注释及译文
    ·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赏析
    ·  最新最全田姓名字
    ·  田氏香火神龛对联选录
    ·  田纪云:我是怎样步入中南海的
    ·  中国趣姓及人数最多和最少三个姓氏
    ·  田氏家族姓氏图腾
    ·  田氏 “紫荆堂”“三田哭荆”的来历
    ·  从副总理(田纪云)故居所想到的
    ·  国艺书画馆:田氏家族及其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19-2020 华夏田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田氏谱务垂询:13616327059 家运   点此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13206324978@163.com   田氏家族微信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206324978          举报邮箱:mistertian@163.com 
     田氏网备案号:鲁ICP备15019233号
    田氏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