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溪土家族娃娃场
|
作者:田氏网 访问量:7567 添加时间:2007-7-9 21:08:20 |
|
分布区域
“注溪土家族娃娃场”以注溪乡集镇中心地点,赶集的乡民遍及全乡各村寨及邻近乡镇。
历史渊源
“注溪土家族娃娃场”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习俗中形成的以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为少年儿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据《衙院田氏家谱》衙院考略载,注溪娃娃场系其先祖田茂英于康熙初年开设。“娃娃场”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据衙院《衙院田氏家谱》记载和村民口传,明永乐十一年(1413)田氏26世祖,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因争夺领地而互相仇杀,土民深受其害。明成祖改土归流,诏分其领地设思州、镇远、铜仁、石阡等八府。田琛被诛,家产被藉没,子孙逃散。明朝末年,32世田惟栋出现于注溪六部屯田家院。33世田茂英重整家业,迁徒衙院,田氏家族复兴。 清康熙初年,田茂英在思州府供职,经常往来于府城(今。关于娃娃场赶集的来源,土家族民众有这样一种传说:清康熙初年,原思州大土司田氏嫡裔田茂英,为了重振家业,买地建房,大兴土木,由老宅地营盘搬迁衙院。为图吉祥喜气,田茂英组织人在注溪老街扎牌坊彩楼,张灯结彩,场面相当隆重。时逢农历六月初六赶集,街上人山人海,云集彩楼前。吉时良辰将到,田氏家族和搬迁队伍正要穿过牌坊彩门时,突见一对俊俏童男童女手捧鲜花分立彩门两边,喜笑颜开,拱手相迎,并很快抢在前面,带领田氏家族进街。随后便不见了。众人都认为是天上的金童玉女前来祝贺田氏搬迁新宅,是个好兆头,预示着乡场前景美好,新宅繁荣昌盛。于是,田茂英规定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所有田氏家族家家都要将童男童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由各自的父母带到老街赶场,要求街上的商贩着重出售儿童食用品,并将此场命名为“娃娃场”,以示纪念。后来,这个赶集日发展成为注溪乡少年儿童特有的欢乐节日,沿袭至今。
基本内容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注溪乡各村寨及邻近乡镇的少年儿童穿戴一新,在其父母的带领下,进入注溪老街赶场。集市的主人是小孩。商人以出售童衣、童鞋、玩具和油炸粑、黄膏粑、米粉、糖葫芦等儿童食用品为主。街道上,人如潮涌,摩肩擦踵,热闹非凡,场面壮观,盛况空前,乃岑巩地区闻名的儿童商贾容易,也是独具一格的土家族民族风情。 相关器具制品与作品等 少年儿童穿戴一新。各村寨农户推磨酿粉,庆贺他们的节日。街上商贾多经营儿童食用品。
传承谱系
作为注溪乡土家族特有的传统民族节日,“娃娃场”是在原思州大土司田氏后裔三十三世田茂英开设传承而来,经过长期的演变,成为当地少数民族一种自发的少年儿童节日活动。
姓名 世数 姓名 世数 田茂英 三十三 田时璠 三十九 田仁统 三十四 田和凤 四十 田宏基 三十五 田云龙 四十一 田太谷 三十六 田贵龙 四十二 田宗理 三十七 田永金 四十三 田庆星 三十八 田世泽 四十四
基本特征
1、独特性:除注溪乡土家族六月六赶“娃娃场”外,尚未见其它地区及民族有这一习俗。 2、时间性:仅限于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赶“娃娃场”,时值学生暑假和农闲时期。 3、年龄小:集市多以小孩为主。 4、集贸商品特:着重以出售儿童用品及食用品为主。如黄糕粑、绿豆粉等地方风味食品。 5、集市人流量大,场面壮观。集市上叫卖声、嘻笑声、歌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基本特征
1、娃娃场历史悠久,长盛不衰,是注溪乡土家、苗、侗和汉族少年儿童共同的欢乐节日,也是各族少年儿童相互交往、情感交流和团结友爱的节日,顺应了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好奇、爱结伴玩耍的天性,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集体观念和促进个性发展。 2、娃娃场聚集了众多的少年儿童和行商走贩,儿童商品交易购销两旺,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蕴含农村社会对少年儿童的爱护以及对其心身健康成长的关怀,意义深远。
濒危状况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六月六娃娃场它的商品的独特性逐步消失。 2、农事繁忙,在意识上对于这个儿童节日未能引起相关重视,意识渐渐淡化。 3、多年来纯属当地群众自发性地组织。如果得不到相应的保护,有完全被乡镇集市赶集同化的危险
转自 www,gzndc.cn
|
|
上一条信息:
大田县梅岭田氏肇基始祖--田本盛
下一条信息:
田源 田源 田源 田源
|
|
|
|